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2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讨论计划生育工作时,李鹏同志指出:必须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民都要增强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充分认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通过人口科学教学和科研的实践,深感人口意识和人均观念是两个具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它们的有机结合,则构成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口思想。如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1989年4月14日,我国人口达到11亿,亮出了人口黄牌。人口膨胀已成为中国的头号难题。巨大的人口压力,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正受到威胁。在现实社会中,不少的人将人口控制的筹码完全放在经济条件改善的天秤上,把人口控制的失效归结于经济的不发达。根据此种观点,似乎经济落后的国家必须等到经济起飞和现  相似文献   

3.
论战国至魏晋北方民族融合中的观念意识王红自东汉末年以后,北方的匈奴、乌桓、鲜卑、羯、氏、羌等民族不断迁入塞内,与内地的汉族等民族杂居相处,本民族的社会与经济因此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渐与中原民族混同为一,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在这一历史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两种人生状态,生和死是截然分开的。但在哲学本源上,两者又是和通为一的。海德格尔指出:“日常生活就是生和死之间的存在”。在生命的繁衍过程中,我们一步步逼近死亡。生与死同在,生因死的必然而显出其珍贵,死也因生的可贵更具备丰富的意义。生和死的相依相融关系就决定了人类一面张扬生命意识、追寻理想人生,一面也无法回避死亡这一天然宿命。特别是那些对生命有深刻体验的作家,必然会把视线投向死亡这一神秘领域。而纵观中外文学,事实证明,无论在生死观念上作家之间存在着多大分歧,但对死亡的透视却已经成为不约而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展龙 《北方论丛》2012,(1):93-98
元明鼎革之际,一大批士大夫高扬儒家道论旗帜,恪守忠义观念,坚决与农民起义军为敌,并通过死节这一极端方式践履了忠义观念与国家意识,为拯救元王朝的历史命运进行了最后的努力。然而,他们的忠义精神和死难行为并不能阻止元王朝的覆亡之势,元明嬗替的历史洪流最终淹没了他们我元进士,有死无二、虽非进士,但亦忠魂的生命呐喊与道德呼唤。  相似文献   

6.
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意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活在人们观念中的直接反映,是中国的现实情况在中国人观念中的直接反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念意识的特点是:(1)各种观念意识并存,具有特殊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1979年之前,中国的宣传口径一直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让人信心百倍,有一种自豪感.但是1980年之后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就是"人口众多",在"资源丰富"后面加上了"人均资源不足",并且宣传的重点是后者:中国人均土地不到13.3亩,只有世界人均39亩的1/3;中国人均耕地不到1.5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5.5亩的1/3;中国人均草原4.5亩,不到世界平均9.5亩的1/2;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只有世界平均水准的58%.根据2005年公布的"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森林覆盖率18%,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1979年之前,中国的宣传口径一直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让人信心百倍,有一种自豪感。但是1980年之后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就是“人口众多”,在“资源丰富”后面加上了“人均资源不足”,并且宣传的重点是后者:中国人均土地不到13.3亩,只有世界人均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民族主义观念的建构历程进行疏释是窥探中国民族主义堂奥之必要路径。通过充分开掘中国民族主义观念的传统特质,既可深入发扬中国民族主义之精神,加强民族文化之自我认同,又可破除拒斥"普世价值"者的民族主义狭隘论所带来的固步自封。中国传统民族主义观念之特质在于其"文化意识"。而中国民族主义文化意识的建构历程则诏示:其当代民族主义只有在具有开放与包容特质的文化烛照下,才能逐步走向真正的自信与新生,并藉此有望贡献于现代世界政治新秩序的良性建构。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激烈。作为接受对象的每个个体,都位于大众传播的中心,使受众的个体乐于接受是信息传播的基本条件。电视传播要想在众多的大众传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必须树立牢固的受众主体观念和传播的服务意识。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论述。受众是传播的重心受众,大众传播的对象,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的主体,电视传播中指电视观众。他们是传播的重心。受众是电视传播的接收者,信息传播的目的地。无论传播者提供什么信息,信息所包孕的社会的、文化的,伦理的和艺术的内涵,只有在受众的接…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文明界面,是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以民主法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建设,其基础是人的建设,是充分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明确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的培育.所谓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它在本质上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状况的变化,但随着文化基因传承下来的中华传统人口观念亦对中国人口政策具有某些影响。通过梳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发现古代中国人口观念属于扩张性的,即努力增加国家人口总量以期增强国家力量,从而不会对民众的生育进行控制,甚至会努力吸引其它地方的人口来到本国以增加人口。此外,中华传统人口观念中重男轻女的理念对于家庭生育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尽管当代计划生育政策会受到传统人口观念中某些消极思想的挑战,但业已纳入到能够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之中的人口发展规划必然会对经济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适度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度人口,又称最优人口数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带来最大社会效益,主要是最大经济效益的稳定人口。 适度人口的概念排斥两种情况:第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定历史时期,人口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因此影响着经济发展,从经济过程的表现上看,主要是劳动力(生产的主观要素)短缺,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和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就存在这种情况。第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人口数量超过了物质生产条件所能容纳的限度,结果是,人口增加不但不再促进经济发展,反而引起经济收益下降。人本来是第一个生产力,但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又会过多地转化为  相似文献   

14.
论人口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属于“人口”范围内的“文化”。什么是人口文化? 我们认为反映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便是人口文化的内涵。人口文化与人类文化不同( 人类文化即指一般的文化) ,人口文化比人类文化反映的内容要窄得多,它包含在人类文化之中,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还必须进而搞清人口文化的外延,即应当把人口文化表述为若干类文化现象,一是人口数量文化,二是人口素质文化,三是人口结构文化,四是人口边缘文化。一定的人口文化,归根结蒂也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中国人口文化发展有其鲜明的历史特点。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发展社会主义人口文化的历史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相似文献   

15.
商标,俗称“牌子”,是商品生产者为使自己与他人的商品相区别而以文字、图形或二者的结合用于产品包装的专用标志。商标信誉对于产品销售,占领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经济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利用和保护商标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一、商标是无形财产,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商标是企业知名度、形象、商誉和质量的载体,只要不断加以开发,即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脍炙人口的青岛啤酒商标,去年第一个被推上评估台,经专家测评为2.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6.
厂长、经理如何把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企业家,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与产品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观念进行根本的决裂。对此,结合我在第七砂轮厂工作的实际,就企业家如何实现观念变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谈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第七砂轮厂坚定不移地进行了内部改革,获得了“六五”期间产值、产量和实现利税分别年均递增13.58%、11.12%和13.17%的成绩。在物耗不断下降。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了产值产量和实现利税的同步增长,主导产品单位耗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意识与共产党人的观念赵荣达,毕可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时候,也必然会伴随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这些意识的内容是什么?它们和共产党人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是当前党的建设上亟待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笔者愿以本文来表达粗...  相似文献   

18.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是九十年代我国经济腾飞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它为我们更新观念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然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工作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人在经济生产领域中的积极性,在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又着重于制度建设的思考,面对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政治积极性重视不够.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今天,人的民主意识、政治积极性不仅是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而且对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作家是怎样从生活实践进入实际的写作实践过程,从而创造出文学作品来的呢?不论文学创作理论和作家们的创作经验谈都强调,进行文学创作,需要有创作的准备。创作主体需要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对纷纭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思索、体验,有了大量的、细致的和深刻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并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了创作的欲望甚至冲动和激情,才有可能进入实际的创作过程。但是,创作主体具有了上述各项准备,还不能直接进入写作实践过程,创造出实际的文学作品。这是因为,创作主体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有具备进行写作实践活动所必需的创作实践观念。创作主体从生活实践进入实际的写作实践过程,需要在进入这个过程之前,形成相对完整的创作实践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