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菲律宾华人社会组织不能离开菲律宾社会,因菲律宾华人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不能不受到菲律宾社会的制约.此外,菲律宾华人社会是中华民族向海外发展形成的,菲律宾华人的社会组织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东南沿海的闽粤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根据菲律宾华人社会组织的原则和性质,将这种组织分为依照中国文化组建的社会组织、适应移居地社会创建的社会组织以及半官方的社会组织三大类,并指出菲律宾华人社会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加强菲律宾华人族群内部的联系和整合、协调菲律宾华人族群与居住国社会的联系、促进菲律宾华人族群与中国的联系、加强海外华人之间的联系网络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民族的称谓、分类和划分菲律宾社会科学家和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没有一定之规。中央政府最普通的叫法是“文化集团”,实际上就是指山地少数民族,但山地少数民族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名称,他们要求称他们为“菲律宾部落人”或“少数民族”这个中性词。人类学家称少数民族为“部落菲律宾人”。菲律宾教会称他们为“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希望用自己的名称。基督教徒称他们为“异教徒”、“野蛮人”,等等。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身是菲律宾民族关系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彭慧 《世界民族》2007,(6):35-41
二战后兴起的菲律宾穆斯林分离运动与伊斯兰复兴运动下相关国家及组织的支持和干预密不可分。"9.11"事件后,随着恐怖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菲律宾南部地区的穆斯林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合流,其已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恐怖组织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菲律宾穆斯林分离运动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冷战时期的相对明晰向后冷战时期的混沌状态之转化。菲律宾南部已成为世界上民族、宗教矛盾和恐怖主义汇聚的热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卡潘潘甘人(Kapampangan)人类学会于最近成立。目的是增进卡潘潘甘人文化研究的兴趣,探讨其世系、起源,并鼓励进行卡潘潘甘词典的准备工作,以提高对城镇和卡潘潘甘人的研究,恢复和促进卡潘潘甘人古典文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会员入会要通过邀请。对菲律宾和东南亚有兴趣的专家可以函寄:Evangelina H.Laeson,Angeles University,Pampangan,The Philippines。  相似文献   

5.
穆斯林分离主义运动是长期困扰菲律宾的民族问题,然而它又不仅仅是民族问题,因为民族矛盾都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西班牙入侵菲律宾之初,菲律宾北部和中部还处于“国家”形成的过程当中,而南部的社会发展水平则比较高,已经出现了像马京达瑙和苏禄这样的早期封建国家。由于直到西班牙殖民统治后期菲律宾南部穆斯林聚居区才被征服,因此该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基本上被排斥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范围之外,其社会经济发展在1 8世纪末、1 9世纪初反而开始落后于北、中部地区。2 0世纪初,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殖民地。美国的殖民政策虽然有别于西…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的森林消亡与部落解体:巴拉望岛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导言本文旨在探讨森林消亡对菲律宾土著民族生活的影响。与其他地区一样,菲律宾热带森林植被的消亡也是和国家发展政策以及这些政策中有关土地转让和土地授予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由于土地的控制权对土著民族的生活极端重要,本文将着重分析土地控制权的丧失问题(这一问题总是伴随着森林消亡)。我的民族志资料主要得自巴拉望岛。作为菲律宾第五大岛,巴拉望至今仍是农业边缘区,并且是菲律宾最大的原始森林区之一。该岛也是当前一  相似文献   

7.
论菲律宾的梯田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勇 《世界民族》2001,10(3):61-67
文章描述了菲律宾高山民族的起源、衣食起居、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并从考古学和民族学角度将其与中国百越民族进行了比较.认为,菲律宾高山民族祖先是中国古代的百越民族;高山民族的梯田文化源自中国,是由中国移民带入菲律宾的;菲律宾政府强调民族一体化的政策、外界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在因素的变化,使得梯田文化日益商品化,其前途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的荖叶、槟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东南亚的荖叶、槟榔陈鹏东南亚绝大多数民族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咀嚼叶、槟榔的习惯。这一习俗的流行范围很广:西自缅甸,东至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北起菲律宾的巴坦岛,南至印尼的尼亚斯岛,囊括整个东南亚地区。这种习俗也和许多其他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一样,不受地...  相似文献   

9.
“请你跳舞给我看, 我将说出你是怎样的人。”──莱尔诺·奥罗莎·葛钦戈(菲律宾国家艺术家)  相似文献   

10.
印度人移民菲律宾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他们主要是来自旁遮普地区信奉锡克教的锡克人和来自英属印度信德省信奉印度教的信德人。在与印度宗教文化、习俗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菲律宾印度人进行了一定的文化调适,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缩小与菲律宾主体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鸿沟。  相似文献   

11.
习惯法研究的缺陷莫尔加在他的《菲律宾诸岛志》中,记述了16世纪末他住在马尼拉时菲律宾的状况:“这个岛其他地方的土著居民是与卡加延省同种的。但是,马尼拉及其周边的居民是例外。据说,他们不是这个岛上的土著,而是马来系民族,祖居其他岛屿或很远的地方,很久以前就在马尼拉定居下来。”当时正值伊斯兰教的势力从苏禄、棉兰老经比萨扬席卷北上。1571年,在马尼拉建立拉贾·索莱曼苏丹国,并在巴石河对岸的唐多(现在菲律宾著名的斯拉姆大街还保留着它的名称)建立拉卡·杜拉苏丹国。正当伊斯兰教刚以马尼拉为中心站住脚时,西班牙人和天主教便接踵而至。结果,阻止了伊斯兰教的传播。这是论述巴朗盖社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伊富高人     
伊富高人居住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山区伊富高省,种植水稻。马来血统,语言是南岛语。1939年有7万人,1948年减为5万,70年代中期增加为13万人。他们的梯田灌溉系统采用简单技术,沿陡峭山坡挖筑,举世闻名。伊富高人缺乏政治组织,一向依靠联姻和贸易合同办...  相似文献   

13.
<正>一、林惠祥其人林惠祥出生于1901年,福建晋江人。192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考入菲律宾大学研究院人类学系,师从菲律宾人类学之父、美国教授贝雅(Henry Otley Beyer)。结合文化人类学的学术训练和此后在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的工作经历,林惠祥的学术成果集中表现在他对东南亚及中国东南地区的民族调查和考古研究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考察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中民族意识形成的过程、特点及其对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东南亚的知识分子在"亚洲觉醒"之前便已经觉醒.觉醒的知识分子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这是东南亚民族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团结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民族意识的实质特点.  相似文献   

15.
巴塔克人是居住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中部山地的一个民族集团。现在大约有360人,本世纪以来,他们由于接触了并从属于低地菲律宾社会而承受了重压。巴塔克人是一个正在消亡的民族(本世纪30年代他们还有五六百人),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已经无可挽回地  相似文献   

16.
一与亚洲的交往菲律宾群岛,在麦哲伦“发现”以前,就已经受到亚洲大陆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的文化影响。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影响菲律宾的外来文化主要是印度、中国和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的影响主要反映在语言方面,源于梵文的许多词汇,以及竹刻文字,传统宗教中的吠陀等等。有人认为印度文化的影响是十世纪以来通过与印度化马来人的交易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家对西太平洋尼格利陀人的遗传源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之所以至今未得到彻底解决,是因为遗传资料几乎一点也没有留存下来。自1976年以来,我们实现了对菲律宾尼格利陀人全部居民的遗传研究工作。这一研究工作包括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和从菲律宾各种尼格利陀人和非尼格利陀人中取血样、在日本进行的实验室工作。我们已经从吕宋岛的中西部(阿埃塔人)和棉兰老岛东北  相似文献   

18.
小小的香港     
何美 《民族论坛》2005,(7):36-38
这个海湾城市可能是全世界最狭窄,最拥挤的大都会,她有着几乎是全亚洲最庞大的白领人群,有着“星光大道”与“东方好莱坞”,有着随处可见的公园和体育场等康乐设施,有着24万菲律宾,印尼等佣工的法定假日,有着旺角,铜锣湾和兰桂坊活泼泼的香艳之夜……旅行在这座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外国人管窥着东方,中国人则寻觅着西方。香港很小,但我们却可以从这里看到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有3000万左右的海外华人,其中80%居住在东南亚,10%左右居住在美国。东盟四国(指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平均不到居住国总人口的10%,而其经济实力却超过了东盟四国私人经济总量的50%。美国的华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然其科技水平居全美各族之冠。在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一些东盟国家爆发了规模不同的迫害华人的骚乱。经济实力较强的华人为自身安全和经济发展前景计,较可能选择向同族人聚居的香港、台湾移动,以分享“两岸三地”稳定发展的经济成果。也有可能向民族关系比较和谐的美国移动,以使华人资本与美国华人科技力量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优势  相似文献   

20.
1971~1972年《全国地理》杂志和 NBC 电视台向世界披露了在菲律宾棉兰老岛上,存在着据说是生存在石器时代的塔萨代人。他们腰束短裙,穴居,钻木取火,使用石斧,以狩猎采集为生,且不用武器和陷井,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农业。……14年后被一些探访者断定,棉兰老岛这个并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