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取得胜利,不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还必须有一支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迈向新的里程。江泽民总书记的工作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刻地阐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华民族跨世纪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跨世纪的宏伟纲领为世纪之交中国青年工作提供了...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求。我国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提出这一战略性任务,对于在我国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广州市天河区担当着重要角色。一、天河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村民思想道…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经济文化高度协调发展,是跨世纪的中国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我们不可等闲视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走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因此也产生出一种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社会发展观。这种发展现把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邓小平的发展观朱东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党的十五大的主题。深入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关于发展的理论,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我们跨世纪的宏伟蓝图,推进伟大事业的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划时代的新贡献,就是明确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十分强调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他们对为什么要解放生产力,如何解放生产力曾经作过重要的论述。但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曾一度把改变生产关系作为首要任务,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它的基本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确立了强国富民的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既包括了战略目标、也包括了战略步骤。这一发展战略是在总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构想和实践的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这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全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具体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经过了20年改革,我国的农村发展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农民物质生活改善后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引导广大农民进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国九亿农民以崭新的面貌迈向新世纪,为农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上,从而使人们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艺设的战略目标现代化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在人们的眼中,现代化几乎是工业化的代名词,人们把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当作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以为只要把经济建设搞好了,其它所有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而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因为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标志并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法制具有以国家为后盾的强制力,有明确的规范和可靠性、稳定性,具有导向、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等功能,因而,对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保障和推进作用。(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要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特征,它作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经载入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纲领性文献之中。党的十五大报告以及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已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和治国目标的确立,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必然主题,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方式的重大进步和发展。这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建…  相似文献   

12.
对邓小平理论基本内涵及科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改革开放论 ,共同支撑着邓小平理论的恢宏大厦。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是着力于解决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本质论和市场经济论 ,正是构成其理论体系的主要标志。我们要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推进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党在当今面临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确保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带领全国人民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的历史性任务。实现改革和发展的跨世纪战略目标,需要党和人民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发扬创业精神,做出不懈努力,而最重要的是需要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的高度统一,行动的高度一致。这就要在我们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切实解决好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问题。从而,用邓小平理论这面旗帜去凝聚人心,激发斗志,解决好跨世纪征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突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解放思…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观念的变革浙江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副研究员葛立成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来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丁晓强等中青年学者的新著《邓小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对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中国文化现...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6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要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基本原则;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成果,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领导,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分析和比较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对于今天更好地学习和领会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农业发展的地位:从毛泽东的“农业是基础产业”到邓小平的“农业是根本” 在农业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上,毛泽东、邓小平一脉相承,都深刻地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在整个社会进步中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文化高起祥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部署,这将决定着我们党和国家的未来。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此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  相似文献   

18.
刘强 《探求》2006,(Z1):15-16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物质产品极度匮乏,人民的物质生活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正是在这种突出矛盾的情况下,邓小平理论在论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着重强调经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中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社会阶层,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看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如何看待民间资本,如何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等等,这些都是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大胆突破,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基层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明确了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有效解决了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问题,从而有利于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我认为,层次分析法是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好方法。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世界观、方法论,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第二层是基本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我们党据此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第三层是在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万远新  张铁军 《创新》2019,13(3):40-47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资源和精神根基,它决定着新建文化的理论品性和民族特色,也有利于新建文化的民族认同;文化主导性是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主要内容,它体现着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代性发展要求,是对人们现实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文化主体性和文化主导性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并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进行诠释与建构的辩证统一,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