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各国主要以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形式发展高技术产业。通过对“硅谷”等国际及有关地区高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构建互联网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理论框架,在理论研究互联网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基础上,结合2006—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的正向非线性影响;互联网对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环境约束机制,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倒U型动态特征,但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将削弱互联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提出加强互联网建设,推动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与高技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有序推进金融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非正式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影响研发人员非正式创新网络运行的重要因素,探索高技术产业集聚和非正式创新网络之间的关系。在相关文献阅读和前期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正式创新网络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杭州、上海、深圳三地的高技术园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研访谈,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支持和文化环境等外部因素是影响研发人员参与非正式创新网络频率和意愿的最主要因素,此外研发人员的外向性格特征和跳槽经历等内部因素也会对研发人员参与非正式创新网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要素资源集聚趋势日益凸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掌握创新要素集聚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对福建省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泰尔指数和区位熵测算了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要素空间分布变化情况,进一步采用Moran’s I分析创新要素空间相关分布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2008—2018年福建省高技术产业创新要素资源集聚的不平衡程度逐渐减小;福建省大多数城市间呈现空间负相关,主要集聚特征为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的相关影响因素,可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高新园区、原始创新即发明专利、新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推广等因素关联度较大,而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因素的关联度较小。为进一步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建议:(1)推进高新产业向园区集聚,壮大高新产业规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增加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鼓励创新发展,促进高新产业发展;(4)促进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5)继续抓好高技术产品创新,着力推进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园区既是高新技术与现代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也是高新技术与现代经济融合的有效形式.当前,高新技术园区已成为高技术及其产品的重要聚集地,高新技术园区特有的灵活的机制为园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保证,而园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又加快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技术产业具体生存的区域环境为立论基础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与高技术产业系统的互动关系 ,指出环境是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必要条件。然后对四川省高技术产业成长环境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相关结论 ,并剖析其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福建高技术环境,提出了建设闽东南高技术产业带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我省东南高技术带建设不仅是我省国民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形势发展和祖国统一的要求。文章提出了以科技园区为龙头,以福厦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产业为主干的闽东南高技术产业带的布局  相似文献   

9.
在基于创新投入产出分析京津冀地区创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方法,计算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明晰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产业利润以及政府扶持对京津冀高技术产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发展呈波动型上升趋势,各个高技术产业间创新效率差距不大;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产业利润以及政府扶持对京津冀三地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归纳分析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其缺陷与成因,构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中介和金融机构为沟通桥梁和资金保证、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研究支撑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同时提出在产业经济学视角下,创新体系的构建要考虑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及产业布局等基本要素,以揭示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高技术产业创新风险概念、特征的基础上,对高技术产业创新不同阶段的风险以及风险防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是上海市落实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成为上海市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有力支撑。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经济效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对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占有领先地位。然而在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成绩下,产业结构不合理、利润率持续走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出来,影响了上海市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完善融资,推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台湾吸引海外人才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台湾高技术产业近 2 0年来发展迅速 ,已成为继美、日、韩后的世界第四大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台湾当局注意吸纳海外人才 ,特别是留学人员 ,参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台湾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与海外人才回归形成了相互促进的正反馈 ,使台湾经济呈良性循环发展。台湾延揽海外人才发展高技术产业起步早 ,方式多样 ,成效明显 ,支持强度大并以法令、法规确立下来。其主要方式有 :制定《加强培育及延揽高级科技人材方案》 ;创办新竹科学园区为海外学人返台创业提供理想环境 ;发展关键产业依靠海外学人参与咨询 ,规划及建设 ;向祖国大陆和前苏联各国延揽人才。参考台湾的某些作法 ,结合祖国大陆实际 ,提出了吸引留学人员回归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创新环境的系统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天的高新技术园区在发展的意义上 ,已经成为现实的社会实体。从这一理念出发 ,思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其创新环境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可以说它是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创新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严格意义上讲 ,缺少这个基本条件 ,高新技术园区难以形成 ,创新环境不完善 ,即便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园区 ,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由此决定了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必须重视对园区社会创新环境的研究 ,通过精心培育创新环境 ,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园区在 2 1世纪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斯坦福工业园和剑桥科学园的创立与发展为两个典型案例,分析并探论了大学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时代全球要素资源重组、全球竞争格局改变,科技金融与高技术创新产业之间的互动越来越明显。金融资本作为引导、支持创新的关键要素,在摆脱我国高技术产业链“低端锁定”的困境和高技术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金融资本更有针对性的对接高技术发展的产业阶段,有利于提升高技术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水平。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建立科技金融和高技术创新发展指数,运用关联分析方法分析科技金融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序关系;构建Stata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高技术产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快速发展期的科技金融的支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与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呈现同向增长,但上、中、下游的高技术产业对科技金融需求差异显著;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对科技金融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市场科技金融创新还未能满足长江经济带下游产业快速发展需求,技术资本化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长江经济带上、中游高技术产业发展主要依赖公共科技金融的支持,市场科技金融支持不显著,需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加大科技金融工具创新,精准配置与施策,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生态学、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分析了美国硅谷这类高技术园区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演化机制。提出了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技术全球化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技术全球化的内涵与性质 ,及其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技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积极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树立全球视野的技术资源观 ,并要重视区域性产业聚集的作用 ,尤其是创新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态学、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分析了美国硅谷这类高技术园区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演化机制。提出了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学科技园最主要特点是在大学周边直接依托于大学,是高技术企业的创新基地。大学城是孕育大学科技园的母体;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大学科技园成长的摇篮。大学科技园的功能: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科学技术外溢、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创新活动的平台。中国大学科技园的运行机制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科技园要求一流的管理,要按市场机制企业化运行。大学科技园区能最为有效地实现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形成,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沈北大学城汇集着2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为沈北新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有力地促进沈北新区成为教育之城与文化之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