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乐餐厅     
老人与小孩一位老人沿街缓慢地散步,突然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一个门口使劲够门铃,但门铃太高,小男孩即使踮着脚,总是差一点点,心地善良的老先生停下来对小男孩说“:我来帮你吧。”于是,他使劲摁响了门铃。里面传来了人声。“现在,我们逃吧,快!”小男孩一溜烟地跑了……最准确的回答两岁的小女孩沙沙学识字。妈妈指着树木的“木”问“:这个字念什么?”沙沙摇摇头。妈妈拿过一个小板凳问:你看这个小板凳是什么做的呀?”沙沙奶声奶气地说“:屁股坐的。”孝顺的女儿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她父亲的声音时,便大声哭了起来。她母亲问道“:孩…  相似文献   

2.
门铃     
我家安防盗门了,还带了一个门铃呢。我多么希望有人从外面按铃,让我听一听那悦耳的铃声啊! 星期五是安防盗门的第二天。下午一放学,我写完作业就来到门口,搬个小板凳,坐着等妈妈爸爸回来按门铃。我在门口等了足足十分钟,便不耐烦了,拿来饼干边吃边等。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饼干已被我统统消灭,可还是没有人按门铃。为了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门铃声,我想出去自己按  相似文献   

3.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  相似文献   

4.
段凝 《国际公关》2015,(2):44-47
他说,中国有很好的文化积淀,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品牌被世人知晓只是时间问题3月的北京,阳光明媚,温暖柔和。走进东四附近的一条胡同,大街上的喧嚣立刻变得宁静。宏盟集团副主席、亚太区主席杜孟先生就住在胡同的一个四合院里。《国际公关》记者轻按门铃,应门的是一位老先生。从大门进去,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两旁摆放着不少绿植,它们  相似文献   

5.
习惯     
由于电池没电,家里的门铃一直都在“休息”。今天,我买了新电池,装在了门铃上,并告诉了全家人,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事:刚吃完饭,就听见“冬冬冬”的敲门声,我生气地叫道:“不知道按门铃吗?”一开门,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爸爸,门铃已经装上了电池,以后就不要再敲门了。”我对爸爸说。我刚回房间,“嘭嘭嘭”一阵急促(cù)的敲门声传来,我立刻奔向门口,气愤地叫道:“烦不烦,怎么就不知道按门铃呀!”一开门,原来是姐姐,我警告她:“记住,下次按门铃!”我想:这样下去可不行,电池就白装了。于是,我在门口贴上“请按门铃”四个大字,希…  相似文献   

6.
惠林 《社区》2013,(14):56-57
在北京香山脚下.有一座四海孔子书院。前段时间有机会在那里参加了一个读书会,会上很荣幸地聆听了钱逊老先生的演讲——如何读《论语》。钱逊老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对《论语》有很深的造诣,家学渊源深厚.父亲为国学大师钱穆。  相似文献   

7.
叩响国家语委宿舍楼的一户门铃,在家政服务员的引导下,记者只见一位清癯和蔼的老人正从书桌旁的椅子上站起来迎候。他就是记者所要采访的久闻大名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我们面对面坐在有年头的、略显斑驳的小书桌前开始交流。难以想象,这位唯一健在的《汉语拼音方案》设计者那么大的学问竟是在这小小的书桌上做的。尽管老人有些耳背,采访中偶尔还得借助纸笔,但记者自始至终都能感觉老先生思路的清晰、思维的敏锐和精神的豁达。  相似文献   

8.
我爱散步,经常在小区里看到一对老夫妇。老太太坐在轮椅上,表情木然,由保姆推着。老先生总是跟在旁边,不离左右。老先生话很多,老太太则不怎么说话。笔者经常看到老先生给老伴喂水果、喂水。老太太呢,好像总是担心老先生走远,紧紧攥着他的手。老先生就老老实实地让她攥着。这对老大妇肯定很恩爱。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先生向我讲述了他和她的婚姻经历,令人惊讶不已。  相似文献   

9.
正上午十二点半,宅急便的师傅已经熟门熟路地按响我家门铃,取走了四个蛋糕。"小姑娘,今天生意不错啊,每天一个人这样做累不累啊?"师傅笑眯眯地问我。我放下手中的打蛋器,回答他:"习惯就好啦,也算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哈哈。"时至五月,离我大学毕业并  相似文献   

10.
初春的一个下午,当记者站在省政协高层公寓的一套楼房前,刚一按下门铃时,门便开了。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家庭都拥有门铃,但这些门铃基本上都只有一首乐曲,毫无个性可言。在如今这个追求与众不同的年代,你有没有想过让自家的门铃像换手机彩铃一样方便?一名在深圳打工的女孩,依靠这个创意换来了五十多万财富!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12,(1):58-59
泻药一位老先生到药铺去:"劳驾,请您给我一剂泻药。"药剂师把一剂泻药递给他。"见效快吧?"老先生问道。"特快!您看对面的酒店,离这儿大约50米远吧?只要您一跑到那酒店,一定会见效!"过了一会儿,老先生愁眉苦脸地又来了。"您还要一剂,老先生?"药剂师问。"药剂师先生,我来是为了告诉您,您多估计了两米!"  相似文献   

13.
朱梅琴  王田夫  蒋洪宁 《社区》2011,(36):19-19
“要没有‘爱心门铃’,我恐怕早没命了。”9月29日,家住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清溪社区的王老太出院了。再次“死里逃生”,老人逢人就夸“爱心门铃”真管用。  相似文献   

14.
他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在下面按铃让我给他开门。 他扬扬手里的奶粉,不是说奶粉不够了吗要多美滋的,贵呢。我接过来,先问一句,妈可好?  相似文献   

15.
两代人之间     
黄世玫 《老友》2010,(3):45-45
在一位老先生80岁的寿宴上,老先生与子女之间就"父亲"的认识问题,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老先生说:"当爸爸啊,就好像是一个球。在利用价值最高的时候,孩子们你争我夺,常常伸手要钱,在这个时候,爸爸就像是篮球一样;等到这个做爸爸的退休以后,价值越来越低,孩子们就你推过来,我推过去,这个时候,爸爸就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仁寿山13幢3单元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新住宅楼。2000年入住之初,来自四面八方的居民素不相识,人们每天开门相见,却不相往来,出入楼道擦肩而过,却不理睬,甚至还出现过一些尴尬之事。有一次,一对年轻夫妇到仁寿山13幢探望父母。这对夫妇从车库进楼门时数错楼层,误按了4楼住户的门铃,4楼住户发现陌生人按门铃后,便很不礼貌地大声埋怨说“:你们怎么搞的,未弄清楚就乱按门铃!”弄得这对小夫妻非常尴尬。这件事正好被住在5楼的周德荣老人撞见,当时,周老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心想,本来邻里居住在一起应该亲如…  相似文献   

17.
鉴于学界对“够”与形容词组合的这一现象存在争议,本文基于叙述和断言的分野论述“够A了”和“够A的”形式与功能的分化。“够A了”具有动态性,表达叙述功能,通常陈述一个已然的状态,语义上带有比较的意味。叙述着眼于事件发展的脉络,“够A了”充当前景或背景信息,不具有独立的完句性;“够A的”具有静态性,表达断言功能,通常对事物进行评价,表达言者立场。断言作为一种主观判断,可以充分完句。“够A了”和“够A的”体现了信息编码的两种不同方式。  相似文献   

18.
沈阳盛京银行中兴支行曾有一个老储户,姓刘,年龄80多岁,在该银行存款有35万元。在2009年8月之前,刘老先生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到银行一次办理转存,和不少银行员工都挺熟。可是自从2009年8月份办理完转存之后,虽有多笔存款相继到期,刘老先生却再也没出现过。2011年年初,银行方面开始寻找刘老先生及其亲属。"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19.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美国太平洋海岸边一个海滨别墅去做客。这是一位亿万富翁养病的地方。推开窗户,便可看见汹涌澎湃的海浪。初识老主人按响门铃,穿过小花园和约40平米的过厅,进入一楼客厅。客厅约有  相似文献   

20.
门铃破案     
“星期日晚上9点你在哪里?”警察问一个嫌疑(xianyi)人。嫌疑人说他在哥哥家。警察说:“可是有人在你哥哥家按了半天的门铃也没人答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