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威廉·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强调诗人的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新古典主义重视的理性在诗歌中被放逐,华兹华斯尤是如此.虽然诗人自言自己并无系统理论主张,但他说若读者有心,自会发现其中的系统性.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人定位方面,华兹华斯都有别出心裁之处,其思想上可溯源到莎士比亚、弥尔顿的启示,下可感受到他对拜伦、雪莱、济慈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及丁尼生、布朗宁等维多利亚时期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影响.他定义诗人的特质、职责等异于常人之处.其中,"沉默的诗人"是其诗论及诗人论的一部分,但是很少得到重视,所以是本文重点阐述之处.这个概念灵感源自诗人颇具诗人气质的弟弟约翰·华兹华斯,并且在诗人的诗歌创作中均有类似的形象.本文阐释了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分析了该概念在其诗歌创作中的体现及该概念对当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汉朝情结"是由唐太宗率先大力提倡和在创作中亲做表率而形成的,它整整影响了有唐一代诗人的诗歌创作.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诗人们外化"汉朝情结"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个性,又创造性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这一个"的诗歌特征.  相似文献   

3.
"五四"诗人康白情崇尚自然美,以自然入诗,追求诗歌自然化和自然诗歌化理论,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崇拜".他在诗歌创作中借用自然崇拜来表达对自由人性的向往,抒发其追求自由的诗人心态,从而使两者相互融合、相互辉映,加速了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盛唐前期,吴地诗人贺知章、包融、张旭和张若虚四人,被称为"吴中四士".以他们为首,当时有一个吴地诗人群体.这些诗人社会地位不高,但都为人放达,个性鲜明.本文拟对盛唐前期这个吴地诗人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台湾中生代诗人的概念作了界定,分析了中生代诗人的群体追求和诗学理念,认为台湾中生代诗人的创作趋向主要表现为:中生代诗人是诗坛创作的主力,他们不再有"集社"的主张和行动,形成"非集团化"的走向;不少中生代诗人向"学院诗人"转型,此外女诗人主体意识提高,女诗人崛起,展现出另一种崭新的风格.中生代诗人所显现的创作趋向,在诗史的演变和发展中有其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诗人批评中,管窥出两位西方最早的"诗人的教师爷"对古希腊诗人创作的不同观点,以求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诗人之"怪"在本质上是诗人"为人"的一种变态性形式,这是与常态形式相对而言的.就哲学角度而言,它源于诗人对世界、人生的特殊而深刻的认识,这不仅表现在诗人对现实问题的认识上,还表现在他对终极问题的思索方面.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诗人笔下常常出现特殊的“美学宣言”式的作品,作为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某些“奥秘”的领悟和发现,它们往往比那些抽象化的论述性文字更加生动和更加深刻地表达诗人的艺术观念。通过对这些诗意化“美学宣言”的分析,并结合诗歌创作的特殊性,诗人们的这类“美学宣言”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的重要意义便展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作为"哥特诗人"的形成是英国哥特小说家与文学批评家不断提高莎士比亚的声名而合力建构的结果。一方面,在借鉴莎士比亚的优秀遗产时,小说家自觉地有选择地将莎士比亚创作中相关的因素融入自己的小说中并加以强化,使莎士比亚因素化作早期哥特小说的重要文学特征,客观上又让莎士比亚的戏剧带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哥特式色彩,成为哥特小说创作之源;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家对莎士比亚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给莎士比亚打上"哥特诗人"的鲜明印迹,使其成为反古典主义的典范。莎士比亚"哥特诗人"的形象构建是在18世纪英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完成的,是英国民族主义思潮高涨的产物,是英国中产阶级发动的反对世界主义运动的结果,也是英国贵族价值观衰落和资产阶级价值观兴起的表现。"哥特诗人"中的"哥特"不但具有"野蛮""中世纪""超自然"的含义,而且富有形式、内容、民族性等深厚内涵,是政治、文化上的自由与文学创作上的自然的表征。在民族主义国家兴起的背景之下,莎士比亚对于中世纪的重塑让他成为英国民族文化的象征。莎士比亚还扮演着改变文学批评原则的重要角色,动态地反映了18世纪中期英国文学批评转型的特点,具有不可低估的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国“湖畔派诗人”一方面钟情于英格兰的湖光山色,迷恋本土民风民俗;另一方面他们在诗歌创作中也追求异国情 调,试图从东方异域发现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异域东方诗人可以放飞想象,探索诗歌奥秘、人生意义。就某种程度 而言,异国情调的想象性特征满足了诗人扩张想象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