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极其复杂,二者在历史上曾有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作为人类两种不同类型的意识形式,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与宗教将在相当长时期里同存共生,它们之间进行对话是可能的。引导科学与宗教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对话,将有益于促进科学与宗教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
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当代全球化的人类社会扮演着令人注目的角色,其中当代世界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或多或少都与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误解、误读和摩擦、冲突相关联。因此,积极开展和探索宗教对话的新资源、新途径、新观念,就需要不断开辟具有人类普遍价值的参考资源,从而为文明对话的努力前景提供比较可取而可行的路径,是宗教学界和理论界共同的责任。本文在以中国宗教的传统为个案的基础上,梳理了宗教对话和文明对话的现实性、可能性,以及为营造和谐发展社会具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和宗教代表了人类思想的两大体系.科学与宗教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上,宗教与科学曾长期混存,宗教为科学家提供信仰和研究的动力,宗教需要理性为信仰服务.科学发展一旦超越了宗教教义所允许的范围,就会遭到宗教的制裁.现在科学和宗教的地位和影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科学还无法证伪宗教的一切命题.在科学时代,宗教需要接受科学的挑战,科学需要不断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宗教与科学从对抗转向对话.  相似文献   

4.
立场反思:教育学与哲学和科学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是在与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成长起来的,它先后经历了“亲哲学”和“亲科学”阶段,而今正在走向“事理知识”时期。对话使教育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及系统方法论、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及后现代思潮的理论与信仰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使自己的知识形态、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同时也使自己的学科立场摇摆不定。当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日趋强烈并使学科之间界限日趋模糊之时,意识到并坚守自己特定的学科立场,是教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识,也是证明自己存在合理性的根本理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基督教思想界已经存在的主要关系理论,梳理它们与宗教他者的关系,从而阐明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真正合适的关系是什么:基督教需要完全地确立起其他宗教的他者身份,任何排斥、包容、驯服、扭曲宗教他者的模式、态度都不利于宗教的和平以及基督教信仰中爱之核心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界定科学与宗教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着力探讨了二者的诸多差异(立足基础、价值关涉、真理属性、运用方法、介入方式、社会功能)和相同之处,进而论述了科学家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海霞 《东岳论丛》2006,27(3):196-197
由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涉及哲学、宗教学等许多基础研究问题,又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而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尤其是在科学哲学领域和宗教学领域,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自1980年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如何?二十年的研究表现出了哪些特点?在系统查阅二十年来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梳理。二十年来国内学界有关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著作主要有:李申主编的《高科技与宗教》、钱时惕所著的《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周建漳等人主编的《科学与宗教的对话:第六届中美哲学宗教学研讨会论…  相似文献   

8.
劳资关系在当代中国人的认知当中曾经是阶级对立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人逐步与各种形式的劳资关系相遇.本文考察劳资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今中国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说明劳资关系理论从阶级之间对立到管理之中协调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保罗·尼特代表的伦理-实践的宗教对话在宗教多元主义的基础上,力求把宗教的他者与苦难的他者紧密结合起来;以伦理为宗教对话的中心和进路,强调宗教的伦理化;以实践为宗教对话的首要和原则,凸显宗教的入世性和实用性;并呼吁和引导各宗教积极进行伦理一实践的对话,共创宗教和谐和生态-人的和谐等。这些观点与中国宗教有诸多契合相通之处,对中国宗教对话、宗教和谐乃至社会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汤恩佳 《学术界》2006,(1):41-47
儒教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宗教,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它载负着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能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面临洋教的冲击,应确立其主导地位,这样对于促进世界和平,提升人类道德素质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时代寻求信仰理解的可能性,是威廉·詹姆斯哲学思考的主要目的。为了实现宗教与科学的融合,詹姆斯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在对大量个人神秘的宗教体验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门"宗教科学",即以心理学所公认的"潜意识的自我"解释宗教经验中个人与"还有"的会合,使宗教现象成为能够为科学所分析的事物。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宗教对话越来越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宗教对话不仅是一个关乎教义和理论的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关乎苦难和责任的伦理实践问题.基于全球苦难和全球责任的伦理实践构成了新的宗教对话的出发点、动力和支柱.事实证明,伦理实践的宗教对话在现实世界是可行的和富有成效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性”概念既有一般意义,又有多方面的具体意义,它在不同领域内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就科学和宗教两个领域来看,理性不为科学所独有,也不是隔断科学与宗教两个世界的天然屏障。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或意义世界的一部分,崇高的信念和理性化的信仰也常常成为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刘春华 《东岳论丛》2007,28(4):123-125
近代科学来自西方。西方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古希腊——中世纪——近代三个时期。西方文化从古希腊经中世纪到文艺复兴,都是双向度的,它一方面要为现实服务,讲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想的批判的反思的。就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而论,科学摆脱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控制,无疑是人类与文明的巨大进步,然而在现代的西方世界,大多数人过着宗教生活,许多科学家仍然是虔诚的宗教信徒。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宗教冲突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国际关系中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信仰多元化的时代,宗教和解和对话已经成为关系到国际关系、世界和平、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大问题.宗教和民族冲突的解决需要新思路,包括民族和宗教宽容,国家对宗教信仰采取中立立场,尊重民族自决,避免以武力来解决民族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而对话的基础不是具体的信仰本身,而是信仰之上的普世伦理和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16.
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啸霆 《河北学刊》2007,27(3):43-48
对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历史上曾发生过争论。从历史上看,科学与宗教是接续关系,从结构上看是转换关系。前者主要表现在西方数学源于宗教;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分娩出了现代科学;以及中国道教的自然哲学是古典科学等三个方面。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在现代,基督教由中心沦为边缘,而科学则成为新宗教,但科学与宗教仍将长期共处。另外,在对待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上的“中国现象”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从科学的知识、活动、建制和文化等四个基本维度看它与宗教的对应关系,可知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宗教对科学仍有多方面互补的意义,从前提性知识到价值目标,从方法论补充到社会规约等,双方形成了新的对话格局。新时代的科学应更加独立、民主和理性,并积极寻求与宗教及其他文化的多方面合作。  相似文献   

17.
李国红 《兰州学刊》2011,(2):192-195
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儒释道三教为典型和代表所展开的宗教对话其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有一个宗教实现了制度化,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权威并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在一个国家性的意识形态权威所主导下的宗教对话,其最终的结果是不同宗教最终走向融合和统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宗教权威由天上落到地上,使宗教实践从外在仪式制度到内心体验,彼此封闭独立的个人成为宗教的基础,这就使传统的宗教对话形式和结果不再可能。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本是西方学界一直关心的问题,这些年在我国学者中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从西方看,近30年来关于二者关系研究的“学术论著以几何级数激增,成立了数十个研究中心,每年就这一主题开设大约100门的新课程”,如普林斯顿、剑桥和牛津等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创设了专职席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从康德哲学看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哲学分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 ,他给科学和信仰划分了地盘 ,各自为战。本文认为 ,在理性科学还未能完全地解释世界之前 ,科学和宗教是并存的 ,并且宗教还有它存在的理由和根据。但我们唯物主义者坚信 ,科学的最终发展要最大可能地认识世界 ,消除宗教中的异已力量 ,宗教的消失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传教士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感情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尚未研究的课题(伊罗生)。耶稣会士刘松龄在中国传教长达35年之久,对他所从事的事业——宗教和科学的传播,其实是失败了,无论是"科学"还是"宗教"(或这一名词背后隐含的含义,如"政治理念"和"组织建构"等)以及它们的历史作用,都应持一种批评的态度。同时,对于当事人刘松龄本身,在认识其复杂和多重人格的同时,仍保持应有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