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希伯来神话无不例外地涉及到世界各民族神话都会涉及的三大起源问题,即宇宙的起源,人类的起源,文化的起源。而这三类神话都有从巴比伦神话中借鉴的痕迹,但希伯来根据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需要对其作了改造。所以神话中表现出了比巴比伦神话更强烈的宗教观和道德观。这种改动是由希伯来民族的历史、生存环境以及民族性格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年川边藏区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比较全面地对20世纪初川边藏区所进行的政治、社会、经济改革的背景、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这次改革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本文认为这次改革虽然是由清吏赵尔丰主持并在其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这次改革总体上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对川边藏区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有着重要的进步意义,其影响也是深远的,赵尔丰不过是历史的工具,执行了历史的使命而已.  相似文献   

3.
古埃及法老埃赫那吞执政期间发起了废除多神而提倡一神的宗教改革运动。其改革受到民众的否定,以失败告终;相反,希伯来人首领摩西在其后率领族人逃出埃及,将希伯来宗教改革为犹太一神教,取得成功。对比这两次宗教改革,民众的态度是成败的关键。民众接受改革的程度受其宗教传统、文明属性、民族特性、历史观以及领导人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对比历史上两次改革中的民众因素,剖析其形成原因,无疑对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改革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说维柯的新科学在西方思想史上首次将历史做成了科学。人的历史要成为科学,需要撇开上帝的启示,否定希伯来人作为特选子民。但《新科学》却在如此紧要之处显得暧昧不清,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成功。仔细梳理新科学对希伯来民族的描绘,最终发现,维柯一方面以"插话"的形式述说希伯来人的特殊历史,一方面又把它当作"各民族"的部分来加以描述。作为"插话"的希伯来民族理当排除在新科学之外,而作为各民族部分的希伯来民族则与异教民族一块成功筑造了新科学。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犹太民族形成的历史,事实上也是希伯来文化积淀、整合,最后组成希伯来主体文化的历史。在世界各民族形成的历史中,犹太民族似乎是研究民族主体文化积淀过程的最好素材之一,这也是笔者挑选犹太民族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或者文化心理,实际上是这个民族主体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经常起着重大主导作用的因素。那末犹太民族的文化心态的集中表现形式是什么?它是如何积淀、整合而成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然而,要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就必须首先从希伯来文化得以规范积淀的犹太教着手,而犹太教的主要内容事实上也是希伯来主体文化构成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研究流散文学与本土经典的关系有助于从跨民族、跨文化的视阈揭示文学发展的规律性,对古犹太流散写作与希伯来经典之间关系的考察能提供一种带有示范意义的个案分析.希伯来经典是在犹太民族国破家亡之后的流散时期逐步完成其经典化过程的,犹太人经磨历劫的苦难历史为之赋予博大精深的品质.后来的犹太流散写作既传承了希伯来经典的观念形态和言说方式,也会通多种异域文化要素,与本民族经典所体现的古老传统构成种种对话之势.古犹太流散写作的诗性话语并非希伯来经典的简单复制,而是呈现出诸多变异和更新.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化史的角度出发,对为世界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古代希伯来犹太上帝化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古希伯来犹太上帝化的形成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民族特性有密切关系,由此形成特有的契约观念。对古代希腊、罗马化,特别是对基督教化、对近代西方化观念、对伊斯兰教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思想等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西方文明传统中的“双希”因素及其与西方文明发展之间的渊源关系。分析认为:研究西方文明的历史必须追溯其根脉,探究西方文明演化过程应始于对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两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希伯来精神代表了西方文明传统中的宗教渊源,而希腊精神展示了西方文明传统中人文主义的基础;将“双希文明”互动关系的进程置于历史演变和文明交替的宏观框架中,以哲学思维的视野对其进行观照才能深入勾画出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希伯来神话与希伯来民族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在宗教化视角的观照下,解决它,既看到了对神崇拜及罪、惩罚、拯救诸观念,也看到了人创造神话的宗教寓意,更显示了希伯来宗教的独一神教物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希伯来文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一世纪之间,是世界四大文学宝库之一。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希伯来民族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以及封建萌芽时期一千多年中的发展历史,展示了希伯来民族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广阔生活画面和精神面貌。它是世界古代文化遗产中的艺术珍品,是我们研究人类童年时期的宝贵历史资料。 希伯来文学由犹太教《圣经》和《次经》(或称《经外经》)两大部分组成。犹太教《圣经》是犹太人被巴比伦帝国俘囚之后,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一世纪之间整编而成;《次经》则是后人编辑的。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民间的集体创作、少数是无名氏的作品。这两部由古希伯来民族历代积累起来的文献又是各种文学体裁的总集,既有神话、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人格精神的形成,既决定于儒道融合的楚骚文化和西方“二希”文化的多元文化根基,也决定于“五四”运动和20世纪40年代民族文化反思的特殊时代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决定于他个体信仰中的民族主义观念和宗教观念。闻一多的人格精神特质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与坚韧性,这种开放性渗透在他的创作、学术、诗学和社会理想之中,而坚韧性则体现在他的英雄理想、人格自守、恃心傲物和“杀身成仁”的气质与意志之中。  相似文献   

12.
希伯来圣经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部文化经典,其潜在的性别结构有着深层的男性中心主义特征。圣经在本体论阐释、人类阐释、历史阐释以及价值阐释等诸多方面均表现出了父权制的遗痕。圣经是一部男尊女卑的书,是一部在两性关系上统治与被统治的经典,面对这样一种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女性的独立与解放有必要从自身的价值出发,以人类与自身的需要和权利为基础来建构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四个方面论述两希文化相互融合的原因,指出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吸引、渗透并从野蛮分散的状态逐渐走向融合的过程,以及两希文化相互融合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五四乡土小说的性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中 ,论者早已经注意到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存在和影响。但是对于乡土小说的性质问题 ,或者就乡土小说研究乡土小说 ,或者还缺乏文学史意识。这表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尚未实现从现实性批评完全转化到历史性研究这样一个必须转化的过程。本论题讨论的要点是 :思考五四时期中国乡土小说与五四精神的相一致性 ,以便回答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乡土小说的一个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5.
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所进行的最主要的外交活动。它取消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一些特权,是近代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订新约运动有着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应该看到改订新约运动具有不彻底性。文章试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作一考察和分析,以求对其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对国家、民族深刻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最底层原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历程的起点;"官督商办"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中国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口,是当时中国既定政治框架内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唯一选择,包含着妥协与无奈。"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首先是洋务派对中西文化价值判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生活运动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多持否定态度。本文专从卫生防疫的角度,分析新生活运动的产生具有其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必要性,整理并罗列出新生活运动关于卫生防疫的具体量化成果,析论卫生防疫运动的不足与历史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再论清初的“复明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初年旨在推翻清朝统治、恢复明朝的政治活动被称之为“复明运动”,它是南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复明运动”的性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通过对“复明运动”个案的研究,“复明运动”应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它是清初民族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参加者不仅有明朝的宗室、文武官员,还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的目的是为恢复汉族的衣冠文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创伤后早期心理干预是指创伤性事件后3个月内的心理干预,而眼动疗法则是创伤后早期心理干预领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将注意力集中于意识层面的图像,然后再执行一系列的快速眼动。本文系统总结了早期心理干预的定义,讨论了创伤治疗的关键期,以及需要接受干预的对象;介绍了眼动疗法的早期心理干预,包括神经生物学的作用机制、治疗步骤、治疗方案等,并说明了眼动疗法在早期心理干预中的必要性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