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放心     
正钱钟书与杨绛婚后不久,钱钟书遇到了难处:他想到牛津大学深造,可担心走后妻子寂寞。杨绛笑了笑说:"为什么要寂寞呢?我可以去英国陪读啊!"晚年的杨绛有一种担心:自己走在他的前面。"钟书病中,我只想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于是,杨绛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还坚持每天早上散步、做大雁功。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在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钱钟书去世后,杨绛更加注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因为,她要整理他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  相似文献   

2.
明红 《老年人》2003,(11):54-55
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学贯中西,学识渊博,退休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翻译共两部8册《唐·吉诃德》)。杨绛经历的人世变故和波折可谓不知其数,但她总能处变不惊,以乐观心态度过难关。她1911年生于江苏省无锡,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1966年8月,杨绛、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随后夫妻双双被“发配”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斗完又勒令我们脱去鞋袜,排成一队……押我的那个大姑娘拿一条杨柳枝作鞭子,抽得我…  相似文献   

3.
2003年,冯小刚的一部贺岁片《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风靡大江南北。剧中的台词“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一时间成了离异夫妻使用频率极高的一句口头禅。然而,离婚了,真的就不用再来找对方吗?答案是否定的。湖南省益阳市的纪云梅女士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离婚了,照样来找你!  相似文献   

4.
杨绛老人的家在北京西城南沙沟。94岁高龄的杨绛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1986年,西班牙国王授予她“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表彰她为西班牙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江峰青 《老年人》2004,(9):49-49
在《杨绛散文》的卷首,我看到了先生翻译的一首题为《生与死》的小诗,是著名的英国诗人兰德在暮年时写的:“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之所以将其置于作品的卷首,许是因为这首小诗表现了一个走进暮色的老人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吧。面对人生暮年的来临,能拥有一种欣赏生活,乐观从容的心态,实在难能可贵。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少老年人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心情郁闷,坐卧不宁,自怨自艾,对人生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兴趣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我现在遇到了婚姻的困惑。”来访的这位女士一开始就说。于是我问:“如果愿意,可以讲讲你们婚姻的故事吗?”“我们结婚10年了,我和丈夫感情很好。”女士说,“我们是高中同学,在双方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开  相似文献   

7.
人生随笔     
《老年人》1999,(5)
常说文学是人学。说到底,文学就是人生学。远离人生,也就远离了人,远离了文学。文学的最大功能,就是冶人情愫,启人心智,有利于塑造美好的人生。诗不例外。只有具备了浓郁的人生真味的诗,才能动人心旌,助人向上。这个认识,对我来说,是经过了困厄的磨砺之后,才渐渐形成的。认识形成了,写人生的诗便多起来。二行一首的,有:“人生的最大痛苦/是他没有痛苦过”;“人生的陷阱/往往是他自己亲手掘成的”;“人生是一部大书,脚印是文字/写出来了,便无法修改”。看得出,这是经历过痛苦,对痛苦的价值有了全新的审视之后,才能写…  相似文献   

8.
彭国梁 《老年人》2011,(2):40-40
与百岁老人有关的文章,我写过3篇。其中一篇写的是唐代药王孙思邈,101岁升天。他在长沙呆过,现今长沙还有“药王街”和“洗药庵”两处遗址。另外两位百岁老人却是我亲眼所见。其一为文化老人章克标,108岁。他老先生在一百岁时征婚,找了57岁的林青女士,一时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杨绎先生一百岁。她经历了中国近代史中全部重要的历史事件,是为数不多的依然健在的民国名媛和文学大师。《百年风华:杨绛传》本书全面记录了杨绛与钱钟书伉俪以及两家长辈鲜为人知的轶事典故,不少内容直接引用了杨绛著作中的记载,以大量真实的史实还原了这位杰出女性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0.
豳默小品     
《金色年华》2010,(10):63-64
老谢在报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最后一句话写着“欲寻一位知心女士和我风雨同舟”,并留了手机号码。第二天,老谢收到一条短信:“请问你说的风雨同舟的‘舟’,是小木船还是豪华游轮?”  相似文献   

11.
柯南 《现代交际》2003,(8):21-22
看到过一则漫画的对白:女士对给自己开门的男士说:“别因为我是女人而替我开门!”男士回道:“不,夫人,是因为我是男人!” 这就是典型的有绅士风度的男人。当然,在欧美国家,这样的绅士男人不是稀有动物,因为他们有“女士优先”的传统。但在国内,虽然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男性群体已经具备了这样的修养和风度,但毕竟对这一传统“拿来”的时日尚短,很多男士不曾意识到这也是考查其素质的一个方面,所以,当尊重女性成为一种社会公德时,我们有必要为男士提供一点儿帮助,让他们的魅力在女士面前一展无余。  相似文献   

12.
事实上,“一夜倾情”正在变得时髦又泛滥,而且有着“一夜倾情”经历的中国人正在迅速增加。有着剔除相同信息功能的网络搜索引擎 GOOGLE 可以提供将近6万条各网站上有关“一夜倾情”的信息。举新浪网为例:你会发生“一夜倾情”吗?男士:会。男士:不会。女士:会。女士:不会。男士或女士:不知道。新浪:自己的另一半发生了“一夜倾情”,你能接受吗:答:能。不能。不知道……网易:作为大学生,你会对“一夜倾情”持什么态度?答:反对!反感!“一夜倾情”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均不负责的行为。也是婚姻的刽子手。又答: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可以接受……毫无疑问,中国人对这种泊来的“生活方式”,还处于众“说”纷纭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一家食品部,售货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8个孩子对着一位30多岁的女性喊着:“妈妈,我要火腿肠。”“妈妈,我要虾条。”售货员忍不住问道:“你怎么有这么多孩子?”其实那位被称为妈妈的女士,是赤峰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园长、38岁的农家女孙月光。那些“儿女们”都是康复乐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张晓峰 《老年世界》2013,(19):37-37
2013年7月l7日,是文学大师、著名学者杨绛102岁华诞。虽然已是期颐之年,杨绛仍然笔耕不辍。在耄耋之年,杨绛还为世人呈献了闪耀着她人生智慧的《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在中国已故的知名女作家中,只有苏雪林活了102岁。目前的杨绛,听力和视力有些下降,但身体健康、心情恬淡,或将刷新中国作家最长寿的记录。那么,杨绛有哪些养生之道可供我们借鉴呢?  相似文献   

15.
谁都知道:孩子非常幼稚,看问题往往极不成熟。有时候,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表达,还显得特别可笑,产生一定的幽默效应。汤姆想逃学,他打电话给老师,学着父亲的Q气说:“老师,很抱歉!因汤姆生病了,今天不能到校上课。”“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难过。嗜,您是谁?”“我是我爸爸!”汤姆撒谎报病冒充自己的“爸爸”,可惜又失言露出了马脚,自己还不觉得,就令人为之捧腹了。这里,就是由于孩子撒谎不小心露了底儿,不知不觉地创造了幽默。某女士请客,朋友们都来了,女士要女儿讲几句表示欢迎的话。女儿说:“我不知道要说什么话。”一…  相似文献   

16.
徐虹 《老人天地》2014,(1):21-23
修炼与涵养,固然使她睿智和淡泊。但淡泊与淡泊,她对于学术还是认真的。杨绛,本名杨季康,钱钟书的夫人,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潍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  相似文献   

17.
一语浇心     
有人把幽默喻为生活中的“调料”、事业上的“润滑剂”,颇有一番道理。 据载,主持人问一位参选“香港小姐”的女士:“肖邦和希特勒,你愿意嫁给谁?”那位女士说:“我愿意嫁给希特勒。”满座皆晾。女士柔声细语接着说:“如果我嫁给希特勒,肯定不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全场掌声雷动,最终她摘取了“香港小姐”的佳冠。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1月29日晚,在三里河南沙沟杨绛先生的家中,我第一次和先生见面。保姆开门后,先生亲自迎我至客厅门口。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色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的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我。我有点拿不准地问:"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  相似文献   

19.
“我的许多学生、朋友和亲人,都希望我回到我的文学研究专业。我自己又何尝不希望?但看着小动物们一双双哀哀无告的眼睛,我就想:我不能抛弃它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有一点力量,一点办法,我还得为这些生命去挣扎!” ——芦荻(72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教授)  相似文献   

20.
阅读     
《金色年华》2013,(8):78-79
1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走到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第一个集子,由杨绛女士编定。本书则是这个集子的注释,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是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