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太平天国革命领袖之一——冀王石达开的自述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达开久想占据四川省”。这是石达开谋蜀思想的一个明确的表白。当然,石达开夺取四川的努力最终是失败了,石达开本人也于一八六三年六月在成都英勇牺牲。但是,探讨石达开谋蜀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作用,以及他最后失败于大渡河的原因,仍不失为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中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广西宜州市北山白龙洞外左壁刊刻的太平天国将领翼王石达开及其部属题诗,是石达开现存诗文的唯一真迹:石达开白龙洞诗会诗文中透露出政治、军事信息;石达开太平军在广西庆远府毁庙灭佛的真实原由是"焚刹"征粮以解决军需燃眉之急;离开庆远后很快分崩离析的原因则是由于其回师广西实行的错误政策造成"民情恶",和始终遥尊洪秀全为真主而不愿自树旗帜,不能满足其部下攀龙附凤的愿望,加上艰苦的斗争环境促使原籍三江两湖的将士思乡之情日迫.  相似文献   

3.
未来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军事技术的较量。军事技术自主创新是军事变革领域最活跃的因素,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障。增强军事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强化国防领域基础研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完善军民结合的科技体制和注重武器装备二次开发等创新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哲学的角度而言,战争不仅发生在自然空间与技术空间,也发生在社会空间与认知空间。应该将军事科技传播提升到战争较量与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考量,从而把握精神信息战的攻防对抗律。论文针对中西军事电影发展不对称的现实,认为我国应通过加强军事科幻影视及文学创作,用视像构筑国家心理长城。  相似文献   

5.
关于石达开评价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原则分歧。其主要分歧点是,如何对待一八五七年石达开的出走和一八六三年在大渡河的晚节问题。有人提出,石达开在一八五七年大搞分裂主义,企图“拥众自雄”;一八六三年于大渡河向敌人“乞降变节”,因此,石达开是一个“确有变节思想和行动”的人。本文仅就上述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秦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史界对秦、西汉与匈奴关系探讨甚多,但对东汉与匈奴的关系研究似嫌不足,特别是和帝时期汉匈战争的研究还比较肤浅,长期以来总认为它是一场正义的、有积极影响的战争。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因此,对这场战争作出了全新的分析,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教。和帝对匈奴的战争是一场条件不成熟,而且师出无名的战争。战争不仅是军事竞技场上统帅谋略、军队素质优劣的角逐,而且是经济贫富、政治清浊的较量。东汉章帝以来,经济明显衰弊萎缩。水平十八年明帝崩,章帝立,“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究、豫、徐三…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叙述了太平天国时期,湘军与石达开部对峙时,湘军运用各种途径搜集石达开部活动的情报,为镇压大平天国起义奠定了基础,从而说明搜集情报在战争中胜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蒙古和金国的战争持续24年,论性质,学界各抒已见,尚未统一。本文认为蒙古对金战争、是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逐鹿中原,夺取政权,统一中国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战争;它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它是“元大统一”战争的序曲,为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蒙金战争虽有破坏,但战后赢得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这场战争促进了军事武器工业大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它是进步势力与腐朽势力间的一次大较量,以先进势力的胜利而告终的伟大军事行动。它不是侵略战争,是中国内部统一战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必要性和胜利的可能性;严重的军事较量和谈打交织的激烈斗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写战争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写战争不着力写武力相斗,而更注重写智谋较量。在洋洋洒洒百万言里,写用智几乎随处可见,从而使全书增光溢彩,“瑰伟动人”(鲁迅语)。“赤壁之战”,是小说精彩部分之一。魏、蜀、吴三方为了各自的刊益,在赤壁地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大战之前,三方却先进行了一场奇智异谋的铰量,它启示人们:智术对于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军事承包人是活跃在欧洲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招募、供养和管理军队获取利润。军事承包人首先出现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30年战争期间达到鼎盛,在法国大革命后退出欧洲历史舞台。军事承包人既是职业军官,也是承包军事服务的生意人,更是贷款给雇主的债权人。他们的经济利益与雇主在战争中的命运是联结在一起的,因此大多数人都尽心竭力地投身于雇主的战争事业。16—18世纪的军事承包人是通过"政府-私人"合作解决急剧增长的军费与财政资源之间矛盾的重要方式,是贵族在欧洲军事领域扮演角色的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起义著名领袖石达开的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历来都把他在天京事变后率军远征是否“独树一帜”视作其是非功过的标准。本丈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作者认为,石达开在远征过程中未能另树旗号,“自立一国”,是在政治、军事、思想等方面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享誉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有着许多战胜敌人的军事博弈实践。毛泽东的军事博弈实践主要有三大理论来源:一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二是战争题材的理论著作和史书的熏陶,三是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总结。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主要包括:智力的比拼、心理的较量、胆识的角力、谋略的撞击、意志的对抗。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具有灵活性、预见性、风险性和动态性等主要特点。毛泽东军事博弈实践还具有冷静理性、知己知彼、辩证思维和守经达权等军事辩证法根据。  相似文献   

14.
宗新 《山西老年》2013,(1):22-22
1962年10月至11月间,中国和印度因边界问题展开了一场军事较量。最终,以中国的绝对胜利而告终。但是,中国政府没有就此收复失地,而是选择了主动停火和撤军。外交档案新近解密的中印之战真相,使人们了解到了这场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人们所熟知的楚汉战争爆发于公元前二○六年——前二○二年。这场历时达五年之久的战争,是两个阶级的生死较量,是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是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奴隶主阶级复辟与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今天,我们分析楚汉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对于吸取历史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深入批林批孔、评法批儒,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们所熟知的楚汉战争爆发于公元前二○六年——前二○二年。这场历时达五年之久的战争,是两个阶级的生死较量,是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是自秦统一中国以来奴隶主阶级复辟与新兴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今天,我们分析楚汉战争胜败的根本原因,对于吸取历史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深入批林批孔、评法批儒,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石达开等题壁诗在今广西宜山县(原庆远)北山白龙洞。诗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序文,接着是“翼王题”的落款与和诗,以及元宰张遂谋、地台右宰辅石蔡亲、户部大中丞肖寿鐄、礼部大中丞周竹歧、兵部大中丞李遇隆、吏部尚书孔之昭、户部尚书李岚谷、礼部尚书陈宝森诸大员的和章;第二部分江右李岚谷古风一篇;第三部分工部大中丞吕玉衡和精忠大柱国朱衣点的和章及附录楚南刘云青原韵。石达开所题原诗:“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称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白龙洞诗刻是研究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思想、活动的珍贵史料。诗刻序文的落款明确地刻上“翼王题”三字。翼王是洪秀全在1851年永安封王时给石达开的封号。石达开承认这一封号也就是仍然承认洪秀全的领袖地位。另从诗刻仍用太平天国正朔、遵天国礼制等,说明石达开仍打太平天国旗号,坚持反清斗争,大节无亏。在石达开的诗中还重申了“毁佛崇天帝(即天父上帝),移民复古风”的主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  相似文献   

18.
明清战争,自一六二二年后金兵占广宁又撤回辽河以东,到一六四四年清兵入关为其辽西对峙时期。在此期间,双方激烈地进行军事较斗的同时,也曾多次进行议和。对这个时期双方议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明清战争的性质、双方在对峙时期的战略及战争胜负原因的探讨。(一)辽西对峙时期,明清之间多次议和。每次议和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主要是因为:一、这个时期,明清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都需要一个缓冲时间来重新调整军事部署,以便造成一个有利于自己,不利于对方的形势,打破僵持,击败对方。明清战争爆发后,明朝一败于抚顺,二败于萨尔浒,三败于辽沈,四败于广宁。后经孙承宗四年  相似文献   

19.
一八六三年春,石达开率军几万人到达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旧属四川越西厅,今属石棉县),他的目的是越大渡河,北上进图川中,但陷入绝境,进退失据。从五月十四日至六月十一日被俘,困守紫打地二十七天,最后全军覆没,造成了令人痛心的历史悲剧。对这一重大事件,有一些记载,亦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仍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和难解的谜。一九八五年十月,即石达开覆灭一百二十多年后,我们来到紫打地进行实地考察,凭吊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兹将所得记叙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图谋重建在全国的独裁统治,共产党则力争和平民主。四平保卫战就是国共两党在战争与和平、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等问题上展开的激烈较量。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周恩来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科学地预见了东北局势的发展.为中共中央制定我军在东北的战略方针,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四平保卫战期间,周恩来密切注视国民党的动态,多次同国民党进行严正交涉,揭露其“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战争阴谋。同时,将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方针昭告天下,以谈判斗争有力地配合了四平保卫战这场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