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研热”中的院校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内地研究生规模发生变化,引起各类院校图书馆的服务相应改变。宜适应读者需求变化,科学规划文献资源建设;关注“考研”动向,重视信息组织;调整服务方式,满足各类型读者需求。侧重研究教学型的大学图书馆,就上述问题试做探析。  相似文献   

2.
穆长欣 《快乐青春》2009,(10):75-76
有个侗族聚居的吉祥寨,寨主名叫聂恭禧。他虽有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却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因此,人们都称他“铁公鸡”。  相似文献   

3.
春节时曾去看望久违的老师,在老师的书房里有一个特别的书柜,书柜上下七层码满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旧书,书不但陈旧且有些脏.在我看来,这些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装帧设计上都没有收藏价值.老师却深情地说,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留下的.老师的父亲曾做过废品收购工作,每次收回带字的物品,都让儿女把能读的书刊挑出来,闲余时,让孩子们轮流读给他听.老师和他的4个弟妹就是在给父亲的读书声中度过了童年.直到他们纷纷离家到各地读大学、工作后,老人家一直留着这些书刊直到去世.老师说他现在已有了孙子,他想把老父亲对书的敬畏与热爱传下去.  相似文献   

4.
这句诗是说士人读书最好能有女人在一旁伴读。最近有人在报纸上著文,以为这是词人茫然的想象,如实有其事恐怕心要旁骛,书读不成了。这话我甚同意,我认为读书贵在专一,不一定如古人所说“头悬梁”、“锥刺股”,但如有娇姿在旁,岂能不为之分心乎?正如《孟子》所说“奕秋诲奕”之比。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体现着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和始终如一的服务理念。本文着重论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怎样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7.
威廉·艾略特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哈佛大学政治系的泰斗人物,也是后来的哈佛大学校长。1947年10月的一天,刚刚进入哈佛大学政治系学习的基辛格,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拜访艾略特。当时艾略特正埋头做学问,当他看到进来的又是一个本科生时,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因为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学生来拜访自己,希望得到他的指点,然后又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按照对待以往其他同学的惯例,艾略特给基辛格开了一张书单,一共有25本,“回去把它们都细读一遍,然后写一篇读书报告给我,重点是比较一下康德的《纯理性批评》与《现实理性批判》。”艾略特冷冷地说。  相似文献   

8.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引路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为使服务水平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本文阐述了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引路人;学科馆员的岗位设置及职责;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中原书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书风,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原书家的智慧和几代中原人多年的辛劳与付出。"中原书风"的出现既是一种书法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一出现就带有中原文化创新、包容、开放、厚重的气质。"中原书风"也是一种审美再现,它雄强、朴厚、博大、灵动。"中原书风"更是对中原历代书法经典的继承与融通。从中原书法的文化属性、审美属性和外在形态来看,"中原书风"的源头就是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存孝 《阴山学刊》2010,(4):127-128
以现代超市为借鉴,通过引进现代超市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创新办馆理念,改善图书馆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图书馆员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读者利用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分析信息咨询一站式服务的必要性和优势入手,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统一检索平台,培养高素质的学科馆员,设立网络咨询中心等措施,使图书馆信息咨询一站式服务得以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刘汉王朝武帝刘彻的的年代里,他发动了好几次防御性和统一中国的战争。“这些战争扩大了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地大物博的现代中国的基础;打开了中国与中亚细亚以至欧洲、中国与日本、中国与南洋的交通;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发展比较落后的各族人传播了汉族的文化;输入外国的物产和文化,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这些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无疑都是起了重大的进步作用的。”汉武帝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文治武功,他的雄才大略,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民族的愿望,固然起着一定的作用,然尤为重要的,就是那时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而创造这个经济基础的首先不能不归功于桑弘羊。  相似文献   

13.
在汪灏等编集的《广群芳谱》卷二十八“石榴花”条中提到的“脱果法”,其具体内容,可以在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果谱》中见到。这一内容,陈淏子《花镜》卷二和杨巩《农学合编》卷七也有引录。“脱果法”,张宗法《三农纪》卷之五作“脱  相似文献   

14.
《深圳特区报》载云中君文《外国题材畅销书鱼龙混杂 国内作者冒名当假洋鬼子》揭露:作者署名诸如谢尔、罗斯、乔纳森、林德尔的外国题材畅销书中,不少并非外国作品的中译本,而是土造洋书,是假洋鬼子们利用崇洋心理赚取码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书厄与中华文化之兴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厄是指图书遭受的毁灭性的破坏的现象 ,书厄是图书的灾难 ,也是文化的灾难 ,但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藏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分析了书厄的性质和成因 ,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书厄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宋建 《家庭科技》2007,(12):46-46
签名盖章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曾经有一位生意人,本来不是自己欠的贷款,只因盖了一个章,竟稀里糊涂地欠下100万元,还被告上法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出土的汉简当中关于“扁书”的记载屡屡出现,通过对汉简中扁书的内容、作用以及分布情况的研究,我们认为扁书在西汉与新莽时期,具有政府用于宣传官文书内容的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胡风“三十万言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万言书"整体具有浓重的愤激、驳诘情绪,但又有明显的文学理论批评色彩.其中第二部分<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思路设计相当大器,思辨力强,由三个板块组成:在第一板块中,胡风调动现实主义理论修养,驳斥了林默涵、何其芳的攻讦,甩掉了他们强加的理论"原则"帽子;在第二板块中,则在理论细节上进行申辩;在第三板块中,胡风主动出击,对林、何的理论批判鞭辟入里、咄咄逼人,理论批评自由舒展.他不无情绪化地归纳出林、何批评思维方面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名噪一时的"五把刀子"说.胡风的理论批评固然有力,但似乎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倾向,他对"题材决定"论的指责可为著例.  相似文献   

19.
刘群 《北方论丛》2015,(4):67-70
汉语介词和动词的特殊关系使得“找”的语法化成为可能。“S+找+NP1+VP1+NP2”句式是“找”实现语法化的句式;“寻觅”义是“找”实现语法化的语义基点。但是,“S+找+NP1+VP1+NP2”句式中,“找”语法化倾向虽然很明显,但还未完成完全退掉动词用法而成为纯粹的语法标记。  相似文献   

20.
所谓“北朝三书”,习惯上指《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这三部作于北朝中后期的著作。从根本上来说,这三部书都是学术性的著述,本非文学作品。《水经注》是以记述河流为主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著作;《洛阳伽蓝记》是记述洛阳城邑建制兼及当时史事的史地著作;《颜氏家训》则“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①又能以儒家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