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业“大跃进”运动的兴起离不开当时的政治运作。在动员方式上,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打掉农民的自卑心理,提高其自信心,运用大众传媒进行舆论灌输,使整个社会步调一致,统一到对运动的支持上;在运动模式上,循序渐进,开展鸣放辩论;在运动伦理上,实现价值观的重构;在组织保障上,建立严密的基层权力网络结构体系,经过上下互动,使运动顺利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塑造着政治人和政治体系的政治行为模式,从而会对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局面已经显现,这一变化将会推动政治体系逐步迈向民主、开放和透明,促进公民权利保护的机制建设,推进中国法治国家建设,从而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一次错误实践。撇开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领袖传播、组织传播、媒介传播等几个方面的合力作用,对在极短的时间内,能使大跃进运动成为全国普遍性的高潮加以分析,以期对现在的政治传播机制构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崛起特殊,构成复杂,分化缓慢,涉足范围广阔,社会影响深远.这个社会群体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湖南的政局和乡土社会的变迁,而且不断地瓦解着晚清的国家政权,影响着清政府各种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积极参与了“大跃进”运动的决策与推动 ,除了在当时发明“公社”这一用词外 ,他还曾大力提倡大炼钢铁与供给制。随着“大跃进”危害日益明显 ,从 196 1年开始 ,刘少奇对“大跃进”的错误有所纠正。与当时的大多数中共领导人一样 ,他对“大跃进”的错误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积极参与了“大跃进”运动的决策与推动,除了在当时发明“公社”这一用词外,他还曾大力提倡大炼钢铁与供给制。随着“大跃进”危害日益明显,从1961年开始,刘少奇对“大跃进”的错误有所纠正。与当时的大多数中共领导人一样,他对“大跃进”的错误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7.
政治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中,它以一定的社会分层为基础。建国以来,我国的政治分层的变迁经历了两个阶段,文革前的政治不平等程度较高,文革结束以后,政治不平等明显降低。但是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分层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利于我国政治发展的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政治分层概念、变迁以及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领域经历了并还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关系、所有制的调整,宁波市农村社会阶层发生了根本而又深刻的变迁,这种变迁影响了农村的政治发展尤其是政治参与。一方面社会阶层的变化给农民政治参与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民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社会阶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文化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时期,与此过程相伴随,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研究政治文化的变迁趋势,有助于加强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0.
政治文化是当今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政治变迁有着深刻的影响。政治文化有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历史维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超阶级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现实维度具有有鲜明的阶级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政治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历史过程,是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政治文化的两个维度是认识、分析和解释不同政治体系变迁路径的有效工具,同时也对政治变迁起着促进或制约作用。鉴于政治文化在政治变迁中的作用,积极主动进行理论创新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政治新文化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术研究不能搞大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现状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博德里亚所说的"内爆",即纯形式内部的"增殖"、膨胀,是统计数字上的"大跃进",可以说几乎是当年大跃进运动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学术版重演。原因大致有三个:一可谓是"穷国学术政治",是急于发展的赶超意识所致。二是历史上不断出现的全民动员模式、大跃进模式的老调重弹,遗韵回响,或曰旧病复发所致。三是受西方社会的"官僚体系"、工具理性、技术意识形态、数理计算模式的影响所致。其结果诱发学术犯罪、学术腐败,引导学术吸毒、学术卖淫,逼学术之良为学术之娼。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大声疾呼:救救学术的时候了!因为已事关学术的存亡与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2.
在1958-1960年中国"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概念作出的界定.在实施工业"鞍钢宪法"、农业"八字宪法"以及全国"双革四化"运动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一,技术革命离开必要的投资和技术的培训,片面强调群众运动,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其二,把专家排斥在"群众"之外,造成技术开发主体与技术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其三,大跃进中的所谓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无非是设计的简单化、小型化以及工艺的省略,并没有增加多少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的决策是错误的。"大跃进"政策执行是贯彻"大跃进"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执行的结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机械执行、野蛮执行和扩大范围执行等偏差。这些偏差使"大跃进"决策的消极后果错上加错,给人民群众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从"大跃进"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总结"大跃进"政策制定及执行的经验教训,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中国粮食产量、消费与流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浮夸、浪费与瞒产使后人无法真正了解大跃进与困难时期的粮食生产情况。在粮食消费上,浪费是客观存在,但是粮食消费分配中保护城镇的政策是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关键因素之一。食堂内部的分配不公也使饥荒进一步加剧,在饥荒暴发初期继续大规模出口粮食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对于当时盛行的浮夸风现象,尽管没有提倡,但其一系列的决策和主张,实际上对浮夸风的产生和蔓延起了鼓舞、推动的作用,从客观行为效果的角度来看,他实际上是相信、认可了浮夸风,并且被卷入其中,成为浮夸风不自觉的提倡与鼓吹者。随着运动的发展,毛泽东对浮夸风的认识开始转变,由相信、认可的角色逐渐转向对其作出怀疑、否定的判断,并由此开始了局部的纠偏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由于根本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其纠偏的成效是有限的,未能从根本上纠正、终止浮夸风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李庆刚 《南都学坛》2002,22(6):35-38
1 95 8 - 1 960年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在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历史条件下 ,也掀起了扫除文盲的“大跃进”运动。这一运动随形势发展 ,由兴到衰 ,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扫除文盲运动中 ,存在着严重的浮夸现象 ,但一些具体的做法也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群体效应,从众行为对"大跃进"运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跃进"运动中的从众行为较多于各地刮浮夸风、共产风和办公共食堂的过程中。导致人们从众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的文化心理、群体压力和群体凝聚力以及新闻传播的影响等。"大跃进"运动中的从众行为具有场景性、互动性、无序性和爆发性等特点。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正反两方面的: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广大干部和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整合了群体行为,为现代化建设准备了充分的人力资源,弥补了其它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和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使"大跃进"期间出现的"左"的错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得不到根本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