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贸易理论不仅要研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要研究其产生的结果。价值增值作为结果的分析表明,一切影响生产率的因素,都间接地成为价值增值的起源。价值增殖的起源可分为:由贸易和分工本身形成的比较或绝对优势;由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所决定的生产率差异;由历史、自然原因所形成的要素禀赋的差异。由贸易带来的价值增值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研究有:产业内部贸易理论,“需求相似”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获得性理论等。在多种国际贸易理论中,要素禀赋论以及环绕这一理论所展开的生产要素的流动价格与收益的研究,涉及了价值增值机制对生产要素进行国际调节的一些特征,它们是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某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其政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贸易理论一向以古典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来解释国与国间贸易存在的原因。但这已不足以解释战后国际贸易的现状。新贸易理论则认为规模经济的存在才是贸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市场结构发生了变化。该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相异产品等理论构筑了新的理论模型,并主张政府干预贸易的“管理贸易”政策。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制订和外贸战略的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安占然 《兰州学刊》2005,(3):116-117
自古典贸易理论以来,技术差距、要素禀赋差异、人力资本差异以及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相继被认为是影响贸易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实际上,这些因素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会因市场结构、产业部门、产品生命周期的差异而不同.贸易结构的变化,可依赖国内要素积累,由低级向高级结构成长,也可通过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来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新贸易理论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实现自由贸易后 ,不同的要素禀赋者的福利变化。同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 ,受损者不占多数 ,但都是熟练劳动要素含量高于该国人均熟练劳动要素存量一定倍数的阶层。与越发达、劳动力规模越大的国家实现自由贸易 ,发展中国家内受损者越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5~2011年云南省内不同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收入分配状况等各方面的面板数据,研究各要素对我省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建立了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对各要素进行实证检验,对比分析单纯考虑要素禀赋和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引入要素禀赋与对外贸易的交互效应及控制变量等因素,研究这些因素影响收入分配差距。我们认为,要素禀赋差异对云南省收入分配差距有显著的影响,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外贸易对云南省收入分配差距具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它与不同的要素禀赋结合对于收入分配差距所产生的联合效应是显著的,且不同效应之间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改善我省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研究领域,要素禀赋、竞争力、技术等因素常常被用来诠释贸易发展的重要缘由,而文化作为影响经济、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作用一直没有被量化且被人们所忽视。利用毕达哥拉斯理论合成方法对中国与41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文化距离进行测度,然后以1992—2009年间中国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检验文化距离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流量产生影响,结果表明:文化距离对文化产品的贸易流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与贸易对象国之间较大的文化距离会阻碍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7.
依据不同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从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发展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二是从李嘉图的相对优势原理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模型发展为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国际贸易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力。可以预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成为未来贸易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有效的法律制度,改进交易效率,才能在国际贸易分工的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价格水平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但自20世纪90年以来,价格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FTPL)引起了人们对价格决定的重新思考。该理论强调财政政策对于价格水平的影响。如果财政盈余与政府的名义债务是独立的,价格水平由财政政策决定,这种财政制度称为非李嘉图制度;如果价格水平仍由货币政策决定,财政盈余对政府的名义债务做出调整以确保预算约束成立,此为李嘉图制度。本文结合FTPL理论的推论,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冲击的外生性假定和不同变量顺序下得到的脉冲响应所蕴含的不同经济学前提,对中国1979~2005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李嘉图制度更符合中国实际,物价水平仍然是由货币当局决定,但财政政策对价格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由冲突论向和谐论演变是贯穿经济思想史的一条主线,其典型是“李嘉图定律”和帕累托最优原理。西方国家为了跳出“李嘉图定律”和“库兹涅茨假说”的阴影,在某些观念、生产关系和具体政策上作了局部改变、调整和变革。这些演变和调整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原理包括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说以及新近工业部门内贸易理论新发展,本来是指导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之间以及它们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目前尽管各国保护主义思潮有强化之势,但是,只要还有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的地租理论在他的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李嘉图本人曾清楚地表明这一点。他在自己的最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的序言中认为:确定产品分配的规律“乃是政  相似文献   

12.
运用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对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现实状况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四点政策建议:把握好农业规模经营的"度",创新农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以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国际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对国际分工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共同决定了新型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但两者的影响力发生了交替变化。在产品内国际分工这一新的分工模式中,地理因素的影响力在上升,要素禀赋对分工格局的影响力却有所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局限于区域内部的分工体系中。这种趋势引导国际分工在空间上朝着更加区域化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4.
一方面,比较优势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要素禀赋基础;另一方面,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利于技术创新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比较优势动态升级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机制,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赢得先动优势。可以借鉴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合理成分,以促进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之部门剩余说李嘉图是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剩余劳动力理论与机器的分析,即与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密切相关。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三版第三十一章“论机器”中。该著作是1821年发表的。李嘉图定义下的剩余劳动力包括劳动力之部门剩余和劳动力之全社会普遍剩余两个部分。前者起因于机器对部门经济和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后者反映的是工业化中劳动力的总需求和长期需求状况。以下,首先考察作为李嘉图早期思想的劳动力之部门剩余说。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服务贸易体系中,美国、英国、日本等服务贸易大国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要素禀赋,各国支持服务贸易政策的比较与借鉴,对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是有益的;但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区别,体制与发展特征的区别导致中国在推动政策上应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我国海运服务贸易技术外溢效应存在性的理论分析,运用索罗残差法对2000-2012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海运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经济体制及科研环境等变量通过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海运服务贸易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竞争因素、学习和示范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流动实现其技术外溢,而技术外溢效应水平主要受我国海运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在海运服务贸易之外,经济体制约束和科技研发支出均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基于契约理论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节约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来影响企业绩效.然而,契约理论的研究视角过于狭窄,没有研究公司治理的战略指导功能对绩效的影响.基于战略理论的分析表明:公司治理通过参与战略管理的系列活动,可以获取垄断租金、李嘉图租金和熊彼特租金,从而影响绩效.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提出了综合契约理论与战略理论的公司治理影响绩效作用机理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掉要素禀赋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而把集聚经济作为内生变量,就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该框架,城市集聚经济的变化、要素价格变化、产业的集聚经济布局指向和运输费用等共同决定了城乡产业结构及其演变。对于北京市城乡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要素积累的地区差距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要素积累以及随之而来的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本文采用卡米诺·德格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考察1987年至2009年间我国要素积累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我国要素积累的地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距主要存在于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并在省际分布上形成一定的二级梯度特征。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应结合要素积累的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考量与布局,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相对比较优势,并依托区域禀赋结构的动态演化渐次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