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休谟提出了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后,哲学家们都在为寻求适当的答案而努力,从而形成了形形色色有关归纳的辩护与批判。本文着重介绍了莱欣巴哈和波普尔关于归纳问题的理论,并对两者理论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指出归纳只有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去检验知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刘建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5):33-37
古典归纳论者的归纳式辩护、现代归纳论者的演绎式策略以及逻辑经验主义者的实用辩护方式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归纳问题,其原因在于深层思想根源上的共同缺陷.必须打破对演绎逻辑原则的极度崇拜,克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方法论基础的片面理解及其与实践必然性的割裂局面,问题的解决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3.
古典归纳论者的归纳式辩护、现代归纳论者的演绎式策略以及逻辑经验主义者的实用辩护方式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归纳问题,其原因在于深层思想根源上的共同缺陷。必须打破对演绎逻辑原则的极度崇拜,克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方法论基础的片面理解及其与实践必然性的割裂局面,问题的解决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4.
刘苏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5-69
"归纳问题"的提出和对归纳思维方式的质疑,实质在于我们没有对归纳推理与归纳方法进行区分,从而因为归纳推理中的困难使得整个归纳逻辑陷入困境。只有对两者加以区分,分析归纳推理诸要素及其困难,以及归纳方法在实用上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为归纳辩护。 相似文献
5.
谭文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14-118
简述了归纳法和归纳问题,指出了波普尔反归纳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提出了归纳和演绎具有对称性、证实与证伪具有一致性的观点,并认为,尽管归纳逻辑难以表证,但归纳法始终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真理的基本方法,归纳得出的结论同样需要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谢俊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7)
现代归纳逻辑主要包括帕斯卡型归纳概率逻辑和非帕斯卡型归纳逻辑。基于枚举归纳法的帕斯卡归纳概率逻辑的知识创新意义在于 :它在不断增加确证事例的基础上 ,说明下一个事例出现的概率有多大。非帕斯卡归纳概率逻辑的知识创新意义在于 :证据支持不仅有形式的方面 ,而且有内容方面 (信息量方面 ) ,因此 ,非帕斯卡概率逻辑中所谈概率是相关信息度。这种概率更恰当地反映了知识增长的整个局面 ,具有重大的知识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绿蓝问题看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顿新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31-35
归纳问题是近代以来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之一。波普尔首先把归纳问题转化为假说的选择与接受问题,然后在其证伪主义范式下对其作了正面解答。波普尔的解决方案在经验层面上诉诸可证伪度标准,或者说潜在证伪者类标准,但该标准没能解决绿蓝问题。在方法论层面上,波普尔用被他拒斥的“狭隘合理性”规则来攻击归纳,从而陷入了不协调的窘境。 相似文献
8.
熊立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2):45-47,,57,
归纳推理是个别推出一般的过程,现代归纳逻辑在20世纪开始与概率理论相结合。休谟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提出的质疑,一直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兴趣。现代归纳逻辑不再把归纳推理看成是发现规律的方法,而作为检验认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证伪主义是波普尔在批判归纳主义与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证伪原则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为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但也面临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学归纳法能证明一个表示逻辑定理的全称命题的真实性,即通过证明一集合对象具有某性质,从而证明该集合所有对象具有该性质,其原因在于用归纳法证明的集必须首先是一个用归纳定义给出的归纳集,它是与自然数集相同的最小归纳集,它具有封闭性,即:如果该集合的初始元有某性质,并且有一生成函数使得在初始元基础上,可不断生成新的元,如果这些生成元也有该性质,那么由生成元运用生成函数所生成的其他生成元,也有该性质,于是可断定,该集合中所有元都有该性质.归纳集所具有的这种封闭性质,就是数学归纳法原理.它是一前件真而后件不能假的蕴涵命题,因此归纳证明实际是通过证明它的前件(奠基和归纳两步)真,从而证明后件(归纳命题)必然真的演绎证明. 相似文献
11.
证伪主义是波普尔在批判归纳主义与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证伪原则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他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为科学与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但也面临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2.
黄正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4):12-16
休谟问题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所谓归纳问题等于休谟问题,那实际指归纳问题是在现代语言哲学背景下对休谟问题的一种重述.由于休谟问题是在传统认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而根据我们获得的经验渗透理论,这样归纳问题实际上可被消解. 相似文献
13.
林冈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由于事物的本质是无限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统一体,我们不可能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完全绝对的归纳证明。归纳证明,其中包括完全归纳证明以及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契合法、差异法等不完全归纳证明,都具有相对性,都不可能获得具有完全绝对意义上的真实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熊明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Z1)
推理的演绎与归纳之分是从推理的导出关系而言的。推理的结论为其前提演绎地导出是指:如果推理的前提都为真,那么其结论为真,而推理的结论为其前提归纳地导出是指:如果推理的前提都为假,那么其结论为假。在形式语义学中,若一组命题演绎地导出一个命题,则该命题就被定义为该组命题的演绎后承;类似地,若一组命题归纳地导出一个命题,则该命题可被定义为该组命题的归纳后承。相对于形式系统,“演绎”和“归纳”的涵义如下:形式系统在形式语义下是演绎的,当且仅当该系统的语法推演关系等于该语义中的演绎后承关系;形式系统在形式语义下是归纳的,当且仅当该系统的语法推演关系等于该语义中的归纳后承关系。已经证明:形式系统在某形式语义下是归纳的,当且仅当此系统的镜像系统在该形式语义的镜像语义下是演绎的。对于任何按照某一形式语义建立起来的演绎系统,我们都可给出一个形式语义(它同前一语义具有相同的真值概念),并能按照该形式语义建立起一个归纳系统;反之也成立。演绎系统和归纳系统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15.
帅国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金岳霖归纳思想的发展过程是从注重归纳到对归纳的动摇与困惑,再到对归纳问题的解决(逻辑论证与哲学批判),最后联系演绎理解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既有金氏学术兴趣的转移,也有其受到不同思想家的影响和时代的推动,还有社会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朱同丹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Z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胜利,要求打破以经典权威为认识前提的演绎思想习惯,树立重实际、重经验、重实践的归纳思想新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归纳思维有一致性,又不完全相同。着重定性分析实事求是路线必须要确立在包含大量的定量分析的归纳思维方法基础上,以归纳思维的精确化、定量化做为自己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梁聘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1):83-87
本文试图商讨下列“归纳问题” :1 .解释性普遍理论是真的这一主张能由经验理由来证明吗 ?2 .我们怎样能证明一种归纳原理 ,如未来将和过去一样 ,或所谓“自然齐一性”原理是正确的呢 ?3 .归纳论证能在逻辑上和经验上被证明是正确的吗 ?4.修改为或然形式的归纳并没有克服归纳问题 ;5 .普遍性概括是真的概率等于零 ,等 相似文献
18.
袁丽梅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19-20
汉字在日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运用和掌握好汉字 ,对学习日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日语中常用的两个汉字的分析 ,从不同的几个方面 ,归纳出汉字理解和使用的方法和规律 ,以便更好地促进日文汉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刘建平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8-11
归纳问题是归纳逻辑中的根基性问题,其内涵通常被分析为心理学、逻辑学和哲学三个方面。面对归纳疑难,休谟通过排除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提出了心理主义解决路径。对该路径应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客观评价。归纳问题依然存在,对它的深入研究推动着归纳逻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宋清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7)
通过对科学哲学上著名的知识增长方式"归纳-演绎"和证伪的研究,得出二者是和科学史上不同阶段的知识增长方式相对应的,都有其合理性的地方,但综合考查科学史,二者还都具有不完备的地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