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概念。主体性以“人”为认识主体,强调“我”的主体地位。19世纪末,哲学发生明显的转向,主体性被逐渐削弱。西方文论受到哲学思潮转向的影响,也从主体性文论转变为以主体间性和以他者为核心的文论。在哲学视域下梳理西方文论的转向,有助于对西方文论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刘勰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论文与论人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文心雕龙》中,他不同于传统文论大多从文学的社会功用价值方面阐述文学,而主要“是就作者之人而为言”。通过对创作思想活动、文学起源、主体修养、风格表现等问题的详尽论述,刘勰建立了他的主体性文学理论。刘勰在文学中强调主体性,就是强调主体精神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充分尊重和肯定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3.
创造心境是思维中的斯芬克斯之迷 ,历来众说纷纭。从先秦老庄的“虚静”说到清末王国维的“出入”说 ,人们对创作过程诸阶段 ,即审美认识、艺术构思、物化表现中创作心境的认识 ,逐渐趋于辩证 ,从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审美关系 ,开始注意到主体自身也有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这是对创造心境认识的一个深入。“虚静”是老子关于认识状态的基本观点。老子主张以无为本 ,认为没有“无”就没有“有” ,有无相生 ,无可以化生万物 ,作用无穷(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义 )。老子这种含有对立统一因素的宇宙观表现在他的思想的各个方面 ,而在认识状态上则…  相似文献   

4.
试论雪莱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莱不仅是一位大诗人,而且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诗歌创作纲领。他主张诗要表现“永恒真实”,创造“美丽人生”;认为诗能给人智慧、劝人向善,鼓舞人们去探索、认识真理;强调想象和灵感在诗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诗人应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明达、善良、富于想象及善于向前人学习等特殊素质。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当时浪漫主义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哲学视角是孙郁的鲁迅研究中起步早、且一以贯之的一个方向,他独创性地将鲁迅与康德进行比较,认为在强调认识的有限性这一点上,二人不乏相似性。孙郁强调怀疑意识作为鲁迅思想的“内核”,并指出其在文化史上的意义。他以“主体性”思想为参照,对鲁迅思想和作品进行了深度解读,进而指出传统的“主奴文化”是形成“相互主体性”思想的障碍。概而言之,孙郁对于哲学视角的运用,并非纯粹的知识生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自笛卡尔以降的近现代哲学传统,都有着鲜明的以认识为导向的特征,至当代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盛行,“语言转向”又统领了一切。李泽厚基于儒家哲学,认为人的生存先于认识,生存经验大于语言,“情本体”的提出,是他在对以往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对这一倾向的扭转,展现出一种不同于近代西方哲学路径的“实践转向”。李泽厚的“情本体”展现出三重维度的含义:在先验与经验向度上,不同于宋明理学及现代新儒家,“情本体”主张以生存经验为主,拒斥将儒家超验化与形而上化;主体向度上强调“情本体”学说下的人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非康德、海德格尔主张的理性主体;情理向度上,主张以情为本,情理交融,而非“存天理灭人欲”。这三点突出体现了儒家哲学以“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生命”为核心、重视生存经验、实践的特征。李泽厚寄望“情本体”能使哲学走出认识,“走出语言”,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部分的教科书中,都强调认识依赖于实践,认为认识是主体(人)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感官和头脑对于客观世界(客体)的反映,强调了认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性,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却忽视了人这个认识主体的自我修养在认识中的作用,似乎人们只要不断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忽略了认识过程中主体的自然素质、文化素养、情感、意志等因素,对认识的影响,这就不利于正确地理解和阐明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素质的人参加同一  相似文献   

8.
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是大学生、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能力。二者辩证统一 ,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互相作用、互相促进。非学术能力是每一个人成就事业所不可缺少的能力。高等教育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强调、重视大学生、研究生的非学术能力及其培养 ,使其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达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国家和民族的出路,鲁迅强调改造国民性,强调立“人”和珍重当下个体生命的价值;而这强调的结果使得他不得不面临黑暗和虚无的深渊,他的思想不由陷入深深的矛盾和冲突之中。然而有着惊人清醒的鲁迅在“真”的导引下,终于完成了其思想的转换,迈向了更为坚实的抗战和抗争。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认识论中,主体认识图式的研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展示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的一个具体环节。由于它,使人自觉到对客体的认识,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从而形成关于客体的映象。相反,主体对外界信息的刺激,是根据自身所特有的认识图式加以严格的选择的。也就是说,认识图式具有一种能动的特性。怀疑,作为认识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既表现为一种理性思维方法,又是一种主体意识中的思维状态。因此,怀疑也表达了人类认识的自主性、积极性。那么,怀疑在促进人类认识的进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或者说,怀疑在认识图式的运动状态中占据着什么位置呢?这正是本文所要力求探讨的问题。一、关于“认识图式”的哲学理解“图式”一词,在英语Schematics中,有“构架”、“图型”或“结构”之意。在认识史上,从主体意识方面提出“图式”的康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式,如“实体的图式”、“关系的图式”、“质的图式”、“量的图式”等等。但是,不论哪一种图式,他认为都是先验的  相似文献   

11.
论苏格拉底的“善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善的原则”是他对“理性原则”的展开和深化。在“认识你自己”的理性原则中,苏格拉底强调,人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自知无知乃一切真知之始;然后,他又通过灵魂、理念和回忆给人指出了由“无知”到“知”的途径。在苏格拉底看来,这“知”绝不是纯粹的“知”(即关于自然的认识),而是同人的“行”(即德行)相统一的。因为纯粹的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提出 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这种意识能力是人所特有的。它表现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在认识外界的同时,能逐渐把“自我”析出,做为意识的对象和内容,加以自觉的反映与控制。 人是一个高度复杂高度完善的自动调节系统。在一般情况下,这个系统与外界处于一定的动力平衡之中。这种平衡的保持是以人的自我意识的调节为前提的。“我”作为自己观念的主体,能意识到自己和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他人)的复杂关系,因而可以认识到客观外界对自己的要求并由此支配自己  相似文献   

13.
性格,是一个人在处世接物方面表现出的一些关于他如何对人对己对事物的基本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定性格,就必然在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在“做什么”和“怎样做”中表观出来。因此,我们研究和掌握学生的性格,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可以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有一全面的认识,从而更能了解自己,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在宗教改革中的突破,尤其是他对人的主体性的发现及其意义,指出路德强调耶稣是通过“真正的人”来体现“真正的神”,以人与神可以互通来实际上提升人的地位;因此,路德以“因信称义”而回到个人的信仰之基,回到人的“自我”,突出人的信心,主张“只靠信心成义”,从而突出人的内在自我及主观能动性,由此开始在神学认知上从客体往主体、从神权往人权、从神学往人学、从依赖到自主的重要思想转换;而其对“称义”的见解也更多侧重于人爱公义、智慧和善良,体现出信仰的美德,彰显的是人靠主体去倾听、传承,由此得道称义;这样,“称义”不是外在的被动依赖,而乃内在的能动活跃,而“信”则是完全回归自我,表现人的内在纯洁和虔诚。路德坚持人只要凭着主体之信就能“称义”“成义”,力主以这种“人的发现”来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在人的认识的起源问题上,皮亚杰的观点十分鲜明:既不赞成人的认识单纯来自客体的经验论,也反对那种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先天所固有的先验论,而主张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环节——动作才是认识的真正来源。他认为“主体只是通过自己的活动(不仅仅是通过知觉)来认识现实的”,因而,人的认识的“起源应该在主体的活动中去找,即在主体动作协调的最一般形式中去找”。(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教本》,1970年英文版,第6页) 为了揭示出不同知识(皮亚来把知识区分为,反映对象特性的物理知识和反映作用于  相似文献   

16.
尼采的价值倡导最终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创造的追求,他所热爱的生命创造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生命形态的持续化和个性化创新,主要有三个特性:创造的身心一体性,包含否定的肯定性以及永恒的开放性。“超人”是这种创造性生命的人格化表达。“超人”不是主宰众人的英雄或怪物,他的基本特征在于:(1)能够认识和征服“末人;”(2)能忠实于自身生命进行个性化创新;(3)能持续不断地创新;(4)能在未来出现在不断努力的人群中。尼采这一思想深化了如何创造和提升个性化生命的认识,其局限性在于他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性和历史性在生命创造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从而陷入了唯意志论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的早期道德教育思想,多针对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教育而发。其思想内容表现为“立真去伪”、“取善去恶”、“自爱爱人”和“自治利群”。为使这一思想得以实现,学校得有相当的纪律以导引,相当的制度以规范;而在德育过程中,还应强调师生接近,注重“以人教人”;最后靠学生自身的修养功夫。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人、是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爱是有在的标准”“我欲故我在”等命题的分析,本文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特点是他通过强调感觉的能动性而建立起感性主体,从而使哲学的基础和主体不是抽象的思维实体,也不是被动存在的物,而是有血有肉、有对象,并且本身能够成为对象的人。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献章提出的“万化我出”说,上承朱熹、陆九渊,下启王阳明,构成宋明理学发展史的重要环节。他认为,心是与道相对而言的主体,心虽离不开身,但具有至上性、主动性。人借助于心与道相通。基此,他提出天人一气、天人一理、天人合德、天人同体等命题,阐发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他认为,天人合一的关键在于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陈献章的人学思想强调自我,强调在道的面前人人平等,强调任何人都有进入与道同体境界的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市民倾向  相似文献   

20.
李济的中国民族史研究表明“民族主义”在中国学术领域内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态势.一方面,他认为应当利用人类学方法来研究中国民族历史,并注意去除其“欧洲中心主义”气味及摆脱研究者自身民族意识的限制,故他在讨论中国民族的形成时,尝试结合体质测量与有关民族认同的历史记载,兼顾“中国人”在体质与文化两方面均表现出来的“同一”与“多元”并存现象;另一方面,当他逐渐感到人种史已经深陷“民族主义”泥淖中时,为推进中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为改变中国人对待自身文化之观念,又强调考察中国民族的历史离不开这种基于人的形体测量的人种史研究.了解这一态度对深入理解20世纪中国学术成果的思想史意义甚为重要,它显示了在“文化特性”与“科学普适性”的双重影响下,人类学家李济为探寻中国民族发展史而建立起的独特方法论及其所处的矛盾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