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兄妹     
他是比我早一分钟来到这繁华世界的孪生哥哥。 他的脾气倔,认准了一条理,便总也转不过弯;我任性、要强。他疼我。我从懂事起就知道。从出生至小学、中学,我俩形影不离。我10岁那年,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上学,几个高年级的男同学来抢我的书包,他和他们打起来,最后,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回家后,面对爸妈的质问,他指着我说:“我在保护妹妹!准敢欺负她,我就揍他!”  相似文献   

2.
朱法元 《社会工作》2010,(15):63-63
慨叹时光易逝,一转眼,韩公离开我们就已一周年了。 一年来,我对我这位恩师的思念可以说是从未间断过。只要思绪一静下来,抑或有什么牵扯到他的物事,脑子里总是那么急剧地映现出他的音容笑貌,恍若他的生前。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从来都是事先没有稿子,不需要外交部给他准备 施燕华:我那时候做口译基本都是双向的翻译,既要英译中也要中译英,因为中国当时对外交流没那么多,国外除了美国、英国之外,大部分都没有中文翻译——连美国那时都没有特别好的中文翻译,重要的会谈我也要做双向翻译。现在交流多了,国外学中文的兴趣很大,连一些小国家,像瑞典都有了中文翻译,单向翻译增多了。  相似文献   

4.
刘基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十年代以来,论及刘基的文章多认定他是唯物主义进步思想家。本文不同意这个看法。作者从刘基的天道观、心性论和春秋学三个方面剖析,认为刘基多承袭了朱熹等理学家的观点,他的元气论是以理为绝对本体的唯心主义天道观,并以此作为礼义纲常的哲学根据和心性修养的极则。他一面以反对有灵觉的鬼神论,来维护理的绝对性;一面以论说天人感应,借经发义。因此,刘基是唯心主义理学家。  相似文献   

5.
社区休闲     
我们办公室经常来客户,因此用办公经费买了些好烟、好茶叶用来作招待。这些东西都由高主任保管,他可是个小气的人,没有客户的时候,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是没法享受这些好烟好茶的,我们背地里总说他抠门,是个铁公鸡.昨天下午,隔壁办公室的老林着急地跑来问我:“小张,我那儿来了几个重要客户,可连个好茶叶都没有,你们屋有吗?先借我用用!”我忙说:“有是有,我们办公室上周才买了铁观音,一千多块钱一斤呢!可现在部在高主任那里、呆会他来了你问他借吧.”老林一听便叹气了:“我早知道他是个小气鬼。要不是今天来了重要客户,我才不向这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开口借呢!”正说着,高主任走了进来。性急的老林张口就说:  相似文献   

6.
去年,在汉城举办的第十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上,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李退溪的太极说》的文章。太极说只是李退溪的天道观的一个侧面。我认为,有必要对他的天道观作全面的考察。于是,我又在反复阅读李退溪的著作的基础上,写出了这篇文章。不妥之处,请方家不吝赐教。“理”这一范畴是李退溪用以建构自已哲学体系的基石和出发点。无论是他的天遭观还是人道观,都是由“理”推衍出来的。所以全面地剖析“理”的性质和特征,对于把握李退溪的哲学思想的实质,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我这样一个年龄,做事有点老,退休有点早。"57岁的这一年,王功权选择了重新创业。对比他"比剧本还夸张"的前半生,这次创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剧情,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他只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件他看好的事情,也是一件有情怀的事情。大部分时候,王功权的目光都是柔软的,甚至有些慈祥,总是笑容可掬。透过他的笑容,看不出他"比剧本还夸张"的人生——27岁挣脱体制赴海南淘金,参与创办过一家声名显赫的房地产公司,管理过两家著名投  相似文献   

8.
阿马蒂亚.森,印度人,在西方和印度早负盛名,但是中国人———首先是学术界———熟悉他,当在他荣获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他的著作被陆续介绍到中国来,接二连三,看来有一些热。热是好事,好在他似乎比别的经济学家更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发。不过,已经迻译的作品多与经济学专业有关,且往往横跨多种领域,如经济、政治、数学、哲学、伦理、社会学等,外行如我者,总不免望而生畏,因为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毕竟难窥门径。现在好了,我们有了一本不那么专业的著作翻译出来,凡是对文化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拿来读。它就是眼前这部…  相似文献   

9.
父亲老了,为了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去惹他生气,既没必要也太不孝,父亲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我还去斤斤计较什么呢?我可以去改变自己,但是我没有理由要求父亲去改变。  相似文献   

10.
电视?我当然喜欢看了。我喜欢看西游记。里面有孙悟空有猪八戒还有那么多妖怪,多好玩啊。我还喜欢看哪咤,要是我也有个烽火轮就好了,那样我就想上哪就上哪,比我的滑冰鞋好玩多了。为什么会喜欢看电视?爸爸妈妈工作都那么忙,也不陪我玩,自己玩那些玩具也没意思,看电视不光能看到无颜六色的画面、里面还有活动的人物还有人会跟我说话,比一个人呆着有意思多了。  相似文献   

11.
"跳水王子"田亮创造过包揽跳水项目所有单项冠军的历史,他却说自己常常把目标定在第二。"从我7岁进入体校开始,我就和"第二"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体校有个规定,每次考试的倒数一名就要退出学校,我刚好倒数第二,第二年也是如此。亚特兰大奥运会时,我也是以"第二"完成了所有比赛。第二并不丢人,我没他那么强,但至少我可以做到除他以外最强。"田亮说,做奥运冠军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体育  相似文献   

12.
阮直 《东西南北》2008,(12):53-53
人们参照着的时尚标志不过是那一浪接着一浪的潮汐,哪个都不是头儿,哪个也不是尾儿。其实,你时尚不时尚都得跟着向前走,就像主人牵着哈巴狗,链子攥在人家的手,走慢的为落伍,走快的为潮流。有谁敢说"我就不时尚",那么我们就找出一幅他20年前的照片,看看他的发式,瞧瞧他的装束,问问他当年用的化妆品,我们就知道时尚的力量有多强大了。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师     
总有那么一些人,以自己平凡而鲜活的生命,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我读初中是在一所极其偏僻的乡村中学,大学生来这里就想走。可是教我们的大多是正规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皆是服从分配而来。学校里奇人很多。有一个老师,教地理,说话都结巴,可是他的心算非常了得。我们食堂经常请他算账,那时候每个学生都交粮食或者  相似文献   

14.
正如我们所提到的,是W·I·托马斯,当时美国社会学界的元老,提出了作为社会科学基础的这一定理:“如果人们把情境当作是真实的,那么其结果交将成为真实的。”尽管这一定理在托马斯的多卷著作中只出现过一次,尽管它当时只用了一段话来加以说明,但他却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因为这个定理包含着深层的社会学内涵,它对广泛的社会过程具有指导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晓 《东西南北》2012,(14):44-45
时至今日,律师杨矿生仍能记起2009年12月22日11点45分,他和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第一次会见时的情景,"我办过那么多大案要案,从来没有紧张过。但见到文强的第一眼,我还是紧张了。我点了一支烟,抽了一口,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16.
王皎  李菁 《东西南北》2013,(17):58-60
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上,易中天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巨大空间的挤压下,他看起来个头甚至比女主持还小。他特意理短了头发,特意不穿前几年在百家讲坛上那种标志性的唐装。衬衫,西裤,皮鞋。总之。他是“新青年”。有女学生站起来提问,“我想问易老先生一个问题。”他马上打断,“我看起来有那么老吗?”他接着发挥.“东方人总是以老为尊,如果我是西方人,凭你这句我就可以拂袖而去。连战参加台湾的综艺节目,主持人问应该怎么称呼他,连战说,就叫我战哥吧。”  相似文献   

17.
王剑 《学习与探索》2007,(5):200-204
明中叶以后诸帝多怠政,但世宗嘉靖皇帝并非完全如此。嘉靖前期,他励精图治,中后期虽少临朝或不临朝,他却能牢牢地控制着朝政而威柄不移。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嘉靖朝为明代使用密疏十分广泛的时期,这对嘉靖朝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嘉靖皇帝的理政方式,因而其理政方式不同于以前或以后的诸帝。嘉靖皇帝的理政方式与诸帝相比主要有三个转变,即早朝由勤于理朝到临御日浅,由上朝理政向重视章奏批答的转变,由批答章奏向更加重视密疏的转变。从形式上和表面来看,这三个转变是一个比一个隐蔽,一个比一个看起来好像是疏于理政,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嘉靖皇帝就是在越来越"怠政"的表象之下,通过密疏政治越来越严密地实现了对朝政的绝对控制,从而形成了嘉靖皇帝独特的理政方式。  相似文献   

18.
合肥的气味     
苏北 《东西南北》2010,(2):72-72
有昆虫的气味,有植物的气味。我的朋友说,人是靠气味来识别的。我不能确定,那么我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我想:人是靠气味来识别的,可能主要还是指在恋人之间,在亲情之间,在朋友之间。  相似文献   

19.
清明,去扫墓的路上,人多得不得了。朋友小赵说过:只要是个有孝心与爱心的人,都会给故去的父母亲人买一块墓地,买了墓地,自然年年都会来扫墓。清明前后这几天,天天送朋友去扫墓,你是我送的第三位了。人太多,路上堵车。静寂笼罩着一切。几乎每一个墓碑前,都有鲜花。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多的墓碑前停留着,忙碌着,可是静寂仍然笼罩一切。整个山坡上,肃穆多于悲伤。清明,如果在乡下,还能看到更震撼的景象。那里的人不是为父母  相似文献   

20.
正他渴望走出淘宝直播间,在更宽阔的渠道发声,突破"网红"的身份局限。"这是我要成为李佳琦的代价"凌晨3点,火锅还在咕嘟咕嘟冒着泡。李佳琦没有困倦,聊起一桩烦心事。2019年4月,他和几位明星为一个美妆品牌站台,上海外滩的震旦大屏幕上,演员们的大幅单人硬照轮流播放,却唯独没有李佳琦。"他们不认可一个网红可以去上震大屏。"李佳琦放下酒杯,语气突然激动:"这件事我非常介意,我凭什么不能上这个大屏?现场那么多人都为我来的,大家都期待看到李佳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