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山 《东西南北》2013,(19):46-47
受自己成长经历的影响,进入中国教育体制的英国教师Neil,不理解有些明显说不过去的制度为什么还必须要学生去做;他认为相比于高分,人格培养应该更重要…… Neil是个英国教师,没有中文名,由于谐音,不少同学就干脆喊他“牛”或“牛哥”。这一次,Neil真的牛了。  相似文献   

2.
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两种人:实实在在干事的人和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前者要好好干事,后者却偏偏想方设法不让他好好干事,这就有了矛盾。矛盾既然存在,斗争也就难免,有斗争,当然也就有胜负之分。按照“邪不压正”的道理,这干事的人应当是胜者,但让我们不能不脸红心跳的是:那些干事的人却经常败在专门琢磨干事人的人手里。而更让我们不能不惊诧的是,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并不鲜见”。《今日商报》最近推出的“回首20年”专栏中就有一例:20多年前,南京汽车工业公司财务科负责人王步美提出了“净产值承包分成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3.
孙秀萍 《东西南北》2010,(10):10-11
一度被中国家长看成是对孩子“寓教于乐”的动画片,在中日韩三个东亚国家正被上升到国家“软实力”的竞争层面。做得最突出的还是日本,其前首相麻生太郎被认为是“动漫外交”的积极推动者,曾带着动漫书去见外国政要,邀请波兰外长访日时参观动漫基地。  相似文献   

4.
郑琳  田文生 《东西南北》2010,(12):13-13
2010年7月7日,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文强要被执行死刑了。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即7月6日晚6时,文强会见了其大姐文万琴和儿子文伽吴,10分钟,最后的诀别。临别前,文强嘱咐儿子,好好做人,不要恨社会,少上网玩游戏等。  相似文献   

5.
方歇 《今日辽宁》2014,(11):53-55
刘鹏远的名字起得很“远”. 鹏是一种神鸟,长得大,飞得远。《西游记》里,大鹏扇动两下翅膀,就赶上了孙悟空的筋斗云。父母给男孩子起名,带“鹏”字的话,都是希望他志在四方、前程远大。生于1956年的老刘,名字里还加了个“远”字,若人随名走的话,这个人一定是使劲往远了折腾。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2009,(8):7-7
商人做生意只有两件事——赚钱、纳税。但是,有些商人腰包一鼓,就觉得自己哪儿都硬,就开始想第三件事——出名。“名利”是挡不住的诱惑。而“名”又排在“利”的前面,所以“名”更不容易被拒绝。从上幼儿园争戴小红花那天起,人这辈子就开始了争名夺利的旅程。世易时移,人们对奢华的举动已经不那么惊讶,甚至把上房揭瓦、衣着袒露当作个性张扬的表现。但是,作为商人则必须为人低调,不应在媒体上频频露面,更不可故意炒作自己,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7.
日听猪音     
有一个传闻是有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有人问他:“做人快乐还是做猪快乐?”亚氏答道:“做猪快乐。”再问:“那么你选择做人或是做猪?”他答:“还是做人。”做猪为什么会快乐呢?大概因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人会思想,头脑复杂,所以做人痛苦。但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不肯放弃思考,宁做痛苦的人,也不做快乐的猪。所谓人各有志,如果有轮回的话,给我选择,我是做猪不做人。哲学家喜欢做人,无非是吹皱一池春水,为世间平添烦恼。只要人人是猪,天下自然太平。当然,许多父母不作如是想,他们不要望子成猪,连望子成人也不肯…  相似文献   

8.
《东西南北》2013,(24):72-73
1949年10月1日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举国欢庆,华夏沸腾。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铭记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对一个人.似乎更加难忘,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对手”——蒋介石。此时此刻,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这位曾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是如何度过这刻骨铭心的一天的?  相似文献   

9.
林让 《东西南北》2010,(2):20-20
如果你问一个法国人:“一个人年岁大了,但体力还行,还想再发挥点余热,那他该去干点什么呢?”法国人想一想,可能会说:“他可以去当市长。”什么?去当市长?没听错吧?法国人会很认真地对你说:“没听错,真的不是开玩笑。”因为,在法国有许多高龄市长,70开外的很正常,80以外的也不稀罕。比方说,梅斯市的让-玛丽·娄什市长今年81岁;马尔提格斯市的保罗·隆巴尔市长82岁;弗孔杜开罗市的阿瑟·利什利市长88岁……  相似文献   

10.
东部佳世客步行街上.“小吃美食节”正如火如荼地开着,为这居高不下的气温又添了一丝热力。去小吃街上走一趟,随处可见埋头苦吃的美女佳丽,如果你还没有去过.那么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做一次优雅的乱“食”佳人。  相似文献   

11.
东方是“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而西方是“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教师要对学生们进行“狼”的教育,而不是“羊”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自清末修律中国法律开始了近代化转型以来,我国法律对“人”的想象也发生了变化,由宗法伦理义务本位逐步转向了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权利本位,实现了从“伦理人”向“科学人”的转换。这种转换表明我国法律关注的核心从人一人关系转向了人一物关系,这是我国法律发展的进步,但这种进步的文本意义大于实践意义。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让“科学人”从文本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张晓明 《创新》2013,(6):42-43,63
“中国梦”作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是在实践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化与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融道路、理论、制度为一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行动指南与制度保障。对于“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去不断地领悟与感受。只有理论上的自觉才有行动上的坚定,才能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伟大实践中去圆“中国梦”,才能通过中国梦去传递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声音,从而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周末无聊,翻阅以前做的卡片,看到一则资料:著名华裔作家韩素音在一次接受记者争访时,就大陆的社会风与问题上锐地指出;“……我们不能光要政府做这做那,而是每个人都要有所行动……那么,我要问:你自己打算怎么做?”这是韩素音在问我们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几年过去了,我们做得怎样?用鲁迅的话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在餐桌前,在车厢里,在会议上,在闲谈中,我们随处可以听到人们对歪风邪气的讨伐。讨完了,优完了,也就与我无关了。有句古语“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是提倡人们独善其身,明哲保身,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5.
自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出对华“去风险”概念以来,美欧在该概念措辞上逐步趋于一致,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其主导的国际机制,联手推进“趋同存异”的对华“去风险”进程。美欧意图联合盟友和伙伴,拉拢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关键产品供应链、“经济胁迫”和“非市场政策”、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新兴技术标准制定、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上,进一步朝着具体化、机制化、趋同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美欧虽然均采用“去风险”的对华政策表述,在战略意图、实施路径等方面存在趋同之处,但仍在战略目标、优先区域等方面有所区别。美欧对华“去风险”战略给中国经济、科技、外交层面带来一定压力,但其战略目标能否完全实现,不仅取决于美欧之间政策的趋同水平,还取决于美欧正致力于推进的新规范在全球层面的接受度,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阿柯 《东西南北》2009,(4):35-35
施瓦辛格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每一个行业取得成功后,都会自动退位让贤。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花无百日红.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弃”的奥妙。  相似文献   

17.
Honey Moon——蜜月,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古代桃顿族的“抢婚”。丈夫为了避免妻子被对方抢回去,婚后立即带着妻子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殷旅行生活中,每日三餐都要喝一种由蜂蜜酿成的酒,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蜜月。现在,人们已不喝蜂蜜酒了,许多新婚夫妇更喜欢用“蜜月旅行”这样的方式,来作为婚姻生活的开始。不知何时,Honey Moon被引人了国人的婚典中.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被新婚情侣们贯彻执行着,好像是一种逃离.不过味道甜蜜。想想都会激动不已呢,逃离开如雷贯耳的祝福和叮咛,躲到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疯狂也罢,卿卿我我也罢,总之就只两个人,不过真的要仔细计划一番才不枉称之为“甜蜜的逃离”。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读过三字经,其中有我们朗朗上口的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说的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那么我们做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一的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应注重德育教育,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成为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形成良好的品德人,那么我们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一谈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9.
薛庆超 《东西南北》2011,(24):74-75
如果说毛泽东有遗嘱的话,这就是毛泽东的“政治遗嘱”。83岁的毛泽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但他既没有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也无力去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了。  相似文献   

20.
《东西南北》2012,(3):5-5
估计很多人去德国之前,都想象过一幅画面:大街上,锃亮的保时捷、宝马、奔驰,摩肩接踵,闪闪发光;小巷里,多彩的奥迪、甲壳虫、Polo巧笑倩兮,一骑绝尘。到了德国,你就会发现,这幅“香车美女图”只是沉浸在汽车梦中的中国人一厢情愿的想象。实情是,“汽车王国”比所谓的“自行车王国”中国更像是一个自行车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