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韩松落 《东西南北》2010,(10):53-53
两个人都是我的朋友,却分手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爱了,能怎么办?可只是男孩不爱了,女孩还爱得死去活来。男孩烦了,找到我,让我去劝劝,他甩着一头乌发说.“她不就是因为年纪大了才不愿意放弃吗?”  相似文献   

2.
他虽然隐居菁山、闭门写书,表面上似乎看破政治,远离尘世,实际上,他参与政治的欲火并没熄灭。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 他病重期间,以悲哀的语调说:“我不能随蒋公回大陆去了,这是我深感遗憾的。”  相似文献   

3.
《半岛新生活》2004,(10):29
有人描摹了中国汽车时代来临的一个标志:20年前,人们喜欢说:吃了吗?10年前,人们喜欢说有事儿呼我!5年前,人们喜欢说:给我发伊妹儿!现在,还没见面呢,朋友就在电话那头问:车没地儿放,咱换个地方吧!  相似文献   

4.
刘墉 《东西南北》2010,(6):37-37
1978年我刚去美国时,每次坐美国朋友的车,下车常会看到奇怪的眼神。起先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有一天碰到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问我:“刚才你是不是有什么事不高兴,是不是我说什么话,你误会了?”  相似文献   

5.
闫薇 《东西南北》2010,(12):70-70
宣称绝不做广告的微博达人潘石屹,广告效果好极了。 “朋友送来一部三星3G的手机,说让我用一用,并在微博上介绍一下。我想这不就成广告了吗?……我的微博原则是绝不做广告。想把这部手机送给微博上的朋友,只有一部,如何送?送给谁?请大家出出主意(此事我交代给李楠办了)。”这是SOHO董事长潘石屹微博中的一条。  相似文献   

6.
百年奥运,精彩圆满,但也留下无数遗憾。曾听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设计师说,她为宋祖英开幕式演唱设计时,配衣服有一副钻石耳环,结果演出化妆时,搭扣出了问题,只好不带耳环上场。尽管演出没受到影响,但她却感到终身遗憾。设计师无奈道,当时我简直疯了!现在回想起来,仍不堪回首。  相似文献   

7.
一位文科生给作家梁晓声写 信说:“你们这一代以及上一代的许多人,为什么对于父母的去世往往那么悲痛欲绝呢?这是否和你们这一代人头脑中的‘孝’字特别有关呢?” 或许我不属于“你们这一代以及上一代”,我面对母亲的去世,显得较为理性些。那天,也就是1999年4月24日,当我远在异乡,听到母亲病逝的噩耗时,我没哭,而是考虑怎样在春运期间,尽快买到回家的机票。坐在飞机上我还责备自己,怎么就没有眼泪呢?要知道,父亲病逝那年,正是生活最困难的1972年,母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将我们兄妹6个拉扯成人的。这几年,母亲…  相似文献   

8.
维一 《东西南北》2011,(14):42-43
凡是听说我曾经在故宫做过警卫的,不管是生人,还是朋友,给我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见过故宫盗宝的贼人么?”我不想吹牛,坦白地告诉他们:没有。  相似文献   

9.
合肥的气味     
苏北 《东西南北》2010,(2):72-72
有昆虫的气味,有植物的气味。我的朋友说,人是靠气味来识别的。我不能确定,那么我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我想:人是靠气味来识别的,可能主要还是指在恋人之间,在亲情之间,在朋友之间。  相似文献   

10.
流沙 《东西南北》2010,(11):72-72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是真事。 某人,上班捧着一个大纸盒子,满头是汗。众同事围过去看,见一堆小陶罐,大如拳,广口,给鸟喂食嫌大,装酱油还没盖。问他用场,此人双眼放光,用手比划:“才一毛八分钱一个,多便宜。”是够便宜的,问他干什么用,他一搔头皮,说:“这到没想。”众人哄笑,再便宜没用也白买呀。  相似文献   

11.
孙丹 《东西南北》2014,(12):30-32
“很多人说第二季里多了很多人文情怀。”“没有人文。”“没有人文?”“真的没有人文,理解错了。我们不配谈人文,我们和割麦子的人、打工的人一模一样。我们凭什么说去对人家进行人文关怀?这样说太可耻了。我们是朋友,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七月的青岛就像一条银河,无数大大小小的明星争先恐后.奋不顾身地往里跳。作为一个娱乐记者,我对这种说法尤为赞同。的确,在这个流火般炎热的月份,我们在绿树成阴的岛城见到了太多太多耀眼的星星。曾与朋友谈起过理想中的居住之地我说:“那里要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朋友笑曰:“你说的不就是青岛吗?”我又说:“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还想能天天在那里看到美女明星。”朋友不说话了确实,那个时候,要想在青岛看到个明星简直太难了。但是,在这个七月,我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一批批的明星,排着队地往青岛跑,不但有我仰慕已久的美女明星,还有好多能引爆尖叫的帅哥明星。有次采访的时候,一位女同事看着罗中旭兴奋地尖叫:“我的旭旭也来啦!”起初我以为她是在叫我,还好一阵子脸红心跳,直到后来才回过神来。那位女同事又幸福地感叹“这才是我理想中的青岛呀!”我这才知道,原来大家的理想都是一样的。在七月的活动里,最吸引入眼球的莫过于由“海洋节办公室”主办、华仁集团全程赞助的“同一首歌”。“同一首歌”是央视的王牌栏目之一,这还是它首次登陆青岛当然,晚会的效果相当成功,事后也有许多读者反映这次的“海洋节”比起往年平添了许多新意,尤其是对“同一首歌”,更是赞不绝口,7月16日晚,中央三套又播出了本次“同一首歌”的实况录象。再次看到熟悉的一幕,又勾起了很多青岛人对那晚的美好回忆。本刊记者曾全程跟踪采访了这次活动,并拍下了许多精彩的照片,不敢独享,还是刊登出来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吧.我们一起看一看,七月在岛城的明星都有哪十宗“最”。  相似文献   

13.
戎华 《东西南北》2009,(5):33-33
有个朋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的先生偶然去菜市场买鱼,在讨价还价的时候,被卖鱼人抢白:“你的夫人总在我这买鱼,她从来不问价,她是我的老客户,我都是给她最新鲜的鱼,最便宜的价格。”她的先生很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夫人是谁?”卖鱼人说:“她每次付钱,打开钱包,我就会看到你的照片,看过多少次了,我认识你!”  相似文献   

14.
我叫陈圣兴,是兴国县长岗乡的一名退伍军人,人们说我是“禾镰王”。我怎么与小小禾镰结了缘?说来有段故事——那是1988年,我到浙江义乌的一位朋友家做客,住了半个月时间,跟着他走亲串友,发现这里个体经济发展迅猛,户办工厂随处可见。我的朋友问我,“看了这么多,今后有没打算也做点生意或者学门技术?”这话正  相似文献   

15.
盲眼之王     
“比尔·盖茨?”这个盲人用不屑的语气说,“在我眼里,他不过是个穷人。”  相似文献   

16.
刘墉 《东西南北》2010,(5):67-67
搬进台北的高楼,小李真是兴奋极了。小李住在17楼,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小李那十几盆花,阳台朝北,不适合种。适合种的东侧,却只有窗,没阳台。“何不钉个花架呢?”有朋友建议,并介绍了专做花架的张老板给小李。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上有很多谈论韩国人的吃的文章。这个我印象中可以称为富裕的国家,在吃上只能用“可怜”形容——韩剧里,排骨居然当作礼品送人,而收到这份礼的人居然还欢天喜地;还有,论个买西瓜在韩国人看来实在是太奢侈了,他们一般都论片买。我的一个朋友说,有一对韩国夫妇来中国,连吃3个月牛肉没换过菜,因为韩国牛肉太贵,不能这样撒着欢吃。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和我妈妈一起出去。碰到熟人都会问:‘这你女儿啊,章含之?’我妈说‘是’,大人会说:‘哟,长得真没你好看,一点不像。’之后妈妈也从来没跟我说.这些人不对,我挺好看的,我就当然认为自己长得很丑。  相似文献   

19.
佚名 《东西南北》2009,(4):29-29
有个女友问我,在表述对异性性感方面的要求上,男人和女人谁更赤裸裸?我说,可能是男性。你没看到满世界花红柳绿的刊物封面,都是美女当家,基本是为了满足男性的审美欲望。  相似文献   

20.
港台腔     
以前我以为港台腔普遍存在于地方台女主持人当中,现在惊诧地发现,男主持也在走这路子,包括很多不大看书的女演员。有位很红的女明星,接受采访时最爱说:“对。”虽然她没有加上“酱紫”,但这个“对”应用于所有不需要说“对”的句子开头、结尾、中间。她不是科班出身,可以原谅,可主持人呢?难道他们不是经过了普通话等级考试才能坐到那位子上吗?难道我泱泱大国,找不到几个字正腔圆的娱乐主持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