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张报纸的办报宗旨开宗明义,由此决定了报纸的整体布局。报纸整体布局与版面局部策划密切相关,因为没有版面局部特色的体现,报纸整体形象表现就会出现缺憾。所以,讲究版面策划是办报不容忽视的“根基”所在。应当说,从版面指导思想、版面造型、版面风格包括栏目设置...  相似文献   

2.
新闻标题中的美学康泽民“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搞报纸的几乎人人都明白这一点。可是标题怎样才算好,怎样才算美,人们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影响到报纸上,许多新闻标题浮浅直露,没有特点,很难吸引读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把标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报纸文学副刊高雅的艺术品位崔庚,张云凤一、报纸文学副刊高雅的艺术品位的理论观照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中国社会,也冲击着中国的文化领域。有人断言,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敲响了“高雅文学”的丧钟。如果说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雅文学一定没有出路这一判断成立的话,...  相似文献   

4.
骆驼 《东西南北》2009,(10):67-67
在美国佛罗里达桑福德市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有一个餐厅厨师叫马克·鲍勃。他的烹饪水平一直不错,在一家叫好望角的餐厅里,他做了两年的厨师。当厨师之余,他还热爱博彩,虽然他一直没有中过大奖。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同志在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指出:“在今天,光有文学报道而没有新闻照片是不能成其为报纸的;同样地,如果一张报纸只有好的文学报道,而没有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也不能成为一张好报纸的。”的确,新闻摄影作为一种形象传播新闻的独立的宣传手段,其形象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6.
珍贵的礼物     
爱伦太太是个性格孤僻的人,她没有什么亲人,也从不和别人交往,这半年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一直就是那条叫罗宾的狗。  相似文献   

7.
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上看下看,确定没有人跟踪,我一溜烟儿拐进佳世客步行街那家叫“比萨诺贝”的小店里.在座位上拍着胸口,长舒了口气。  相似文献   

8.
1993—1994年广州报纸展开大战,陡然间形形色色的报纸纷纷面市,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正式刊号的和内部刊号的,林林总总。如今,广东的报纸数量已跻身全国前三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除了拥有120多家全国发行的报纸外,还有仅限在广东省内发行的“内部刊号”报纸280多家,街边书排新面孔的报纸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报纸一多,发行和广告经营受到诸多限制,资金又往往十分有限。面对市场竞争,大大小小的报纸老总们对记者们求贤若渴,纷纷使出“杀手们”,某晚报称:愿以重金“求天下一切大好脑袋”,某晨报称:记者月薪1000元。于是,省…  相似文献   

9.
弄假成真     
用低劣的伎俩愚弄大众,到头来愚弄的只是自己。46岁的著名画家吕西奥·普勒东扎尼,一直隐居在一个叫维麦卡特的乡间小镇上。这天上午,他正在读报,忽然发现报纸的某个角落里登着一条消息,虽然只有四行字,却足以令他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0.
在鲁西黄河之滨的平阴县,县城城边上有两个并没有多少名气的寻常村庄,一个叫南门村,一个叫东三里村。家庭养老方式的大变革,就发生在这里。这里崇尚“女婴男”南门村是平阴县的第一大村,现有939户、3,388人。东三里村与南门村相毗邻,现有487户、!,581人。这里一反传统  相似文献   

11.
田野的呼唤     
乡下的日子与报纸宣传还有一段距离年年岁岁,城里人对乡下收成的好坏,似乎没有过多的感觉。对乡村的印象,来自清明坟上的祭祖,走在油菜花开的田间路上,磕几个响头,掐几株映山红,回家依如往年,留心着各种行情,划算着将一年剩余的粮票换回点什么。自由市场上,从电子表、电熨斗到发夹、头结,什么东西都可以用粮票换到。四月下旬的一天,政府叫市民去开了一个短会:大米每公斤涨两毛,食油每公斤涨两块八毛。平静的市民一下子蜂涌到粮店,借麻袋,排长队,诅咒不完对涨价的怨恨。“农民要发财啦”,“是嘛,听报纸上宣传,如今好多农民都是万元户,种几棵桔树一年就是  相似文献   

12.
论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审判吴宪光一、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含义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至少包括以下两个要素:(一)受处罚人确实有违法行为。这一前提条件界定了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范围。受处罚人有违法行为,受处罚过重叫显失公正;受处罚人没有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则叫...  相似文献   

13.
贴近读者研究读者适应读者郭德同报纸必须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在新闻界可以说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应该看到,在办报实践中这个问题有时解决得并不是太好。强化读者观念,把办报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读者、面向群众上来,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读者是...  相似文献   

14.
佚名 《东西南北》2008,(6):56-57
让生命从喜悦回归喜悦。美国有这样一群人,叫讣迷,他们一般订好几份报纸,每天紧跟着讣闻栏目,认真地看每一个死者的故事,如果是熟人或者名人死去,他们会研究每份报纸为什么这么写,一篇讣闻和另一篇有什么不一样。作者马丽琳·约翰逊是一位专栏作家,也是一位讣迷。她的讣闻写得出色,她会仔细地记录好的讣闻,琢磨句子的节奏。她曾经为戴安娜王妃、杰奎琳·奥纳西斯、伊莉莎白·泰勒等著名人物撰写讣闻。  相似文献   

15.
笑话     
报纸似女人 一家报纸的老板在他的报上出了一个题目,如果答对了.由报社提供一笔到香港旅游的费用。题目是:“为什么有人把报纸比作女人?”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海南岛,有一种树叫沉香树,它提供给人们的产品叫沉香。沉香的产生很有意思,它是从伤口里流出来的,没有伤口就产生不了沉香。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报纸副刊编辑的基本素质邵作发,张雅安90年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对于报纸副刊编辑的素质要求自然也不同以往。在30、40年代,那时的报纸副刊编辑的充任者主要是大大小小的作家,例如张恨水、赵景琛都当过副刊编辑。这说明当时对副刊编辑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关于报纸副刊的若干特性,研究的文章很多,大家对此都有较深刻的见解,因此,副刊特性有多少不是本文讨论的课题。本文讨论的对象是副刊特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掌握了这些辩证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副刊规律,从而办好副刊这块园地,使之更加枝繁叶茂,万紫千红。一、新闻性和艺术性的对立统一,创造了报纸副刊的生存条件报纸副刊的第一组也是核心的矛盾,当推新闻性与艺术性的矛盾。在报纸副刊的若干特性中,这一组特性是尤其不能缺少的。如果没有新闻性,副刊就无法在报纸这个机体中生存。正由于存在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使得副刊必须服从整个新闻版面的整体要求,而不能脱离整体建造独立王国。就报纸副刊而言,如果只注意文学品位,而忽略新闻素质,那就偏离副刊方向。况且,现在文学刊物百花齐放,报纸副刊无论在篇幅上,还是在文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摇滚乐是舶来品,中国没有摇滚的文化土壤,所以中国人不适合搞摇滚.这是不对的。据考证,世界上第一个摇滚青年正是出在中国,《晋书》上记载,此人“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这种状态和今天某些摇滚乐队演出时的状态很像,而且,根据这段文字,能让人想象出此人弹起琴来,曲风定是重金属风格。光喝酒弹琴还不算,此人还纠集了一伙人组建了中国的第一只摇滚乐队,取名叫“竹林七贤”,乐队的队长就是刚才提到的这位老兄,他的名字叫阮籍  相似文献   

20.
马卫 《东西南北》2010,(10):43-43
襄渝线上,达州至安康之间正是莽莽的大巴山。有一个叫桃叶渡的地方,伫立着一座小小车站,只有慢车在这儿停两分钟,其它车一概不停。因此,站长李长腿整天没有什么事但不能离岗,得坚守在这儿。惟一的职工袁开芸除了干好本职工作还得煮饭洗衣,因为她还是李长腿的老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