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黎明泽  林佩红 《探求》2013,(6):34-38
志愿行动从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凸显了人的社会实践性,在人生阅历的丰富、社会规范的掌握和社会交往的拓展三方面充当了人的社会化途径,在人实现价值主观努力的体现、人实现价值社会环境的营造和人实现价值基本路径的提供三方面担当了人的价值实现的载体,并从受助者和志愿者两个方面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束了冯特和杜威一统天下的沉闷局面,掀起了西方心理学史上的深刻革命。但这种革命是以放弃心理学对内部意识活动的研究、牺牲人的尊严、把人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为代价的。马斯洛以深刻揭示人的本性、全面反映和体现人的心理本性的完整的需要—动机理论,彻底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全面矫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弊端,恢复了人的尊严。尽管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并非完美无缺,但对于恢复人的本性和尊严,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秀娟 《探求》2006,42(1):33-36
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自古有之。黑格尔、费尔巴哈以“既成论”表述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抽象的、先验的人的本质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则以溯因为基点,即探讨人的本质何以生成为人的本质之关键,从而确立了人的本质的辩证发展观,完成了人学研究的一大转向,实现了人的本质论研究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4.
宋一 《创新》2008,2(3)
奥运会包含了强烈的生命伦理精神与社会伦理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角度,对奥运会进行了新理解,是奥运会理念发展的新阶段,充分彰显了和谐的时代意义。从整体来看,北京奥运会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突出了人与自我的和谐。在当前,要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弘扬和谐精神,推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广 《学术交流》2005,19(8):14-17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理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三重内涵;从主体角度看,人的发展包括人的个体发展和人的类整体发展;从历史维度看,人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辩证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确证了人在物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强调了人与社会、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人的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突出了人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归根结底是一种人学,他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理解,奠定了其人学思想和哲学框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关于人的阐释当中,蕴涵着人的本质具有既定性和创造性双重内涵。人的本质的既定性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具有自然性、活动的对象性、社会性等性质。人的本质的创造性表现在:人的本质也是不断生成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自身在不断地自我确证、自我创生。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创造性的表现,同时又始终贯穿于人的既定性本质的各个方面,使人的双重本质不断互相结合、相互印证,展示了人的本质的全面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宗教人、理性人、非理性人、生物人、文化人的图像,奥古斯丁制定了"预定论"的救赎教义来使人类解脱罪恶;理性人的图像使得一个人从服从、接受来自普遍的传统和规则,转而真正服从自已的理性,服从来自自己灵魂的指令;叔本华作为唯意志论的创始人,认为推动着理智活动的,是人的意志;生物人的图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突出人的生物性方面;一是进化论思想中关于人与动物的连续性;卡西尔是对人类的神话、语言、艺术、历史、科学等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中得出文化人、符号人的图像;从中我们需要创新对人自身的认识,更好的了解人类、理解人类.  相似文献   

8.
如果每个人爱的闸门都打开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和谐、家庭和睦、社会的和谐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一个不懂孝道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一个不讲孝道的民族,是一个道德残缺的民族。孝道,本来应该是人生的第一课,但种种原因,很多人都缺失了这一课。——吕明晰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一改古代哲学把人寓于宇宙本体和近代哲学使人寄存于认识论的做法,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人的世界",从而在使人变为哲学的中心话语、转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注重主体之间的关系和突出价值、真理问题等方面,开启了现代人学新方向.这对于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是以物的逻辑理解人,把人理解为抽象的人。而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的伟大之处在于超越了整个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扬弃了抽象的人本主义,把人理解为现实具体的人、历史生成的人,因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传统哲学上的历史观,也不是离开历史谈抽象实践的实践唯物主义,而是将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历史的、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回答人的活动的客观性问题,从而也实现了哲学的真正变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双重本质存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哲学日益呈现出人与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本然关系,重新解读马克思思想,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已揭示了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马克思把实践视为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的最终根源,而实践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文化世界的生成才具体体现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存在及过程.只有从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中才可说明人的具体特性,并由此警觉人的实践与文化本质存在的当代问题和解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蒋述卓 《探求》2006,(2):80-80
构建和谐广东,应怎样做现代广东人?2005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东人精神丛书》,从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为我们亮出了精彩的答案。“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这是对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规范表述。《广东人精神丛书》正是立足于这一基本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广东与世界的结合,从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到海外广东人的刻画,从广东人的商业精神、开放精神、艺术精神到学术精神的剖析,多层次、多视角、多纬度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熠熠生辉的广东人精神。这套丛书在当前构建和谐广东、文化大省的契…  相似文献   

13.
最新闻     
《东西南北》2012,(4):4-5
西方人在辽阔的空间里寻求安定,日本人却在狭窄的空间里找到宁静。近来,日本商家在各个行业专门推出“一个人的服务”,为偏爱独处的日本人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卡拉OK、一个人的烤肉店、一个人的高尔夫……成为日本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正2010年云南省瑞丽市俄罗村开始实施"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试点工作。截至目前,俄罗村共计有964名0-18岁儿童得到由项目支持的基本儿童福利服务,基本福利待遇较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村中设立儿童福利主任和儿童之家后,通过对村中0-18岁目标人群的走访调查,首先掌握了本村儿童的总数及家庭基本信息,其中:男童510人、女童454人、残疾儿童3人、服刑人员子女2人、感染艾滋病儿童2人、艾滋病至孤儿童3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17人、辍学儿童1  相似文献   

15.
人就是人     
世界上有许多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比较起来,其中捉摸难度最大的大概要算是人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用说,就是死了,哪怕死了千百年,仍很难对他作个丁是丁、卯是卵的结语。说是盖棺定论,其实是盖棺论未定,论难定!死了的人都这么不好捉摸,活着的人自然更是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了。但是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回避、拒绝许多东西,却不能不面对人,不能不与人交往,不能不被人管,也不能不去管人。这个世界上,我们最爱的是人,最恨的是人;最亲的是人,最疏远的是人;最想念的是人,最讨厌的是人;最相信的是人,最猜忌的是人;最依恋的…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小说表现各类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甚至不同性别之间人与人的关系,作者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和谐问题的途径时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爱与和谐相融的思想意识,这种和谐思想意识对世界各民族希望建立一个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和谐兼容的世界家园的美好理想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几年来,天津社保中心大力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工作。2011年,以《社会保险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人数持续扩大。截止2011年底,天津市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了53.71万人、75.88万人、105.35万人、29.69万人、29.72万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比上年增长63.9%,占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的19.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更多的农民工得到了全面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8.
徐柏青 《唐都学刊》2004,20(4):126-130
孔子的教育思想具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在教育目标上提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即“君子”的要求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强调素质教育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强调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 ,注意采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因而 ,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仁学主张 ,即以人为本 ,提倡和强调关怀人、尊重人、爱护人、维护人的尊严的精神内涵 ,具有人本哲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学主体性的角度,探讨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艺术形象体系总体内涵,即通过人性的异化与复归,使人获得自我实现,使人的非自身复归为自身,把人应有的全面情感归还给人占有。这一总体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把不自由的人还原为自由的人;2.把不全面的人还原为全面的人;3.把不自觉的人变为自觉的人。上述三个方面的立体的多维交织,构成了多层次的审美主体建构,形成了有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等多重侧面效应的审美本体。  相似文献   

20.
王青 《日本学刊》2016,(4):126-143
当代日本学界力图构建超越近代资本主义原理的"共生"理念,以人与人的"共生"和人与自然的"共生"为契机,建设消除人对人的歧视与压迫的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社会,其中以尾关周二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进行的理论阐述最有代表性。尾关分别采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交往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对资本全球扩张趋势的洞察以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观点,深刻批判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带来了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彻底解决以上危机状况,人类应该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作为哲学理念,构建人与人共同共生型社会和人与自然生态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