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临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邱东圣,1997年一上任就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在一次老干部会上,他当着大伙的面,作出了“忠心献给组织,爱心献给群众,孝心献给老人”的承诺。4年来,他为老干部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上任伊始,邱东圣碰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就是如何落实离休干部的“两费”问题。他在下乡调查时,85岁的离休干部谭翻身含着泪诉说了“两费”被拖欠多年未能落实的情况。老人到县里、市里反映过多次,可是没有结果。邱东圣跑了几个乡镇,了解到像谭翻身这种情况,全县还有26位老干部的“两费”无着落。他感到了问题的严重,马上向…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他的,他是学校的。他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情感都献给了山里的孩子,至今仍单身一人。30多年来,他像一只小小的渡船,把孩子们渡出封闭的山沟,送往知识的彼岸,送往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3.
正当遭受命运的不公时,有人愤恨,有人流泪,也有人从此把更多的爱献给社会,献给需要帮助的人。2020年1月31日,杭州红十字会公布获捐物资明细,一个较为熟悉的名字跃入大家的眼帘——林生斌。林生斌是谁?他就是2017年发生的那起"杭州保姆纵火案"中受害者的丈夫。这起惨案让他痛失  相似文献   

4.
作为红军后代,我曾多次听父亲讲过红军长征的故事。2014年是我的父亲诞辰100周年,抚今追昔,我更加怀念已故去的父亲,更加缅怀为新中国诞生英勇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无数红军指战员。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也献给与他一样把生命献给共和国事业的人。  相似文献   

5.
雪君 《现代交际》2009,(1):11-13
一个38岁的女人,从18岁开始,秘密成为她的邻居、一个比她大23岁的书画家的“阁楼情人”。整整20年,她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即使结婚生子。她也无怨无悔地与他暗度陈仓……这成为他们之间永远不能公开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丈夫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女排事业,就是在前妻遇难,父母病危的日子里,他都征战在赛场上。如今,丈夫壮志未酬,他不甘心啊!李东红轻轻替丈夫擦去眼角的泪水.深情地说"你去吧,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  相似文献   

7.
乌力吉。今年77岁,曾任内蒙古师范学院团委书记,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党总支处书记等职.1991年离休.现任内师大关工委副主任和大学西路街道办事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毕生精力献给了内蒙古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因为你的情,我才重新有生命;因为你的爱,我的生命才多彩……”黎炬浩用他那残疾的嘴常常哼唱着这首献给妻子的歌。  相似文献   

9.
正55岁的吴刚火了,一部《人民的名义》,让他饰演的"达康书记"成了GDP流量担当。但大家看完,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李达康的荣耀和梦想、焦灼与喜悦,几乎全都献给了他的工作。最后,那个最亲近的人,反而被忽略了。剧中,达康书记和妻子分居8年,他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和妻子吃顿饭都要预约时间,这样的婚  相似文献   

10.
一位75岁的藏族老人,退休14年了,十几年如一日,不计报酬地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上。他就是西藏大学原副校长、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了近40年、把毕生心血献给了这片壮丽的高原热土的格桑旺金。  相似文献   

11.
一名中国小伙,在北京邂逅了一名漂亮的德国女孩。相恋3年之际,女孩回到柏林,深爱女友的他,为了表达爱情的忠贞,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决定以搭便车的方式,穿越1.6万多公里和13个国家,一路以穷游方式前往柏林!他计划用沿途拍摄的照片制作成一本相册,作为献给女友的特殊礼物……  相似文献   

12.
一位丈夫在网上发表了一封5000字的长信,慷慨激昂地痛斥了一位他怀疑与他妻子有染的网名为"铜须"的学生,随即有数百人在未经事实验证的前提下,加入攻击的行列,发出"网络追杀令",其中一人更建议"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那位丈夫做祭品".  相似文献   

13.
《安家》2009,(7X):84-114
<正>2009年夏,谨以此册献给那些辛勤为北京别墅市场奉献了别墅精品的制造者!献给那些执著于北京别墅生活居住梦想的追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庞士谦先生撰写的《埃及九年》一书中我们看到了马维维先生的名字。由此萌发了登门造访的念头。马老先生30年代曾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在尼罗河畔度过了八个春秋。回国后,特别是解放后30多年来,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伊斯兰经学教育。如今,他是中国伊斯兰经学院副院长,72岁高龄,仍在为培养下一代而辛勤工作着。  相似文献   

15.
齐静 《老人世界》2011,(12):11-12
马海德,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与斯诺并肩走进延安。他出生在美国,但他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为中国消灭性病和在2000年全国争取达到消灭麻风病作出了贡献。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相似文献   

16.
金琦 《老年世界》2009,(19):19-20
金琦老先生出身于旧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良好的传统及专业教育。为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奉献了五十多年。他是鄂尔多斯荒沙野地变绿洲的创始人、见证人。1980年被自治区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仅以此文献给为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人陷入了生活的沼泽。痛苦,就像阳光投射下的阴影,你一转头,就发现它是生活中必然的组成。已经79岁的核弹功臣魏世杰,前半生献给了国家,后半生全情倾注于患有精神疾病的家人身上。他总调侃自己是"倒霉老头",而他这一生,也似乎是在告诉所有人:当你明白苦是人生常态的时候,你就能战胜它。  相似文献   

18.
在株洲,有这么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他为了在百年后能将遗体献给医学事业,孜孜不倦地奔波了16年。他去世后,他的亲属尊重他的意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为此,株洲电视台拍摄了捐献活动的全过程,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也以“16年的心愿”为题作了宣传报道。他就是株洲市百货站退休工人陈振纲老人。1985年,陈振纲热热闹闹地度过了他的70岁寿诞。那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也许人老爱怀旧,许多往事一齐涌上了他的心头。想起自己的一生,陈振纲有30多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受够了缺吃少穿苦难。解放后,劳苦人…  相似文献   

19.
王琦 《当代老年》2013,(9):11-11
河南省洛阳嵩县的一名孝子网友“山间小溪”,十年前得知父亲得了重病,用DV记录父亲人生最后的时光,在父亲去世的那天,他把十年来记录的父亲的音容笑貌做成了视频,作为献给父亲的歌。5月28El,有网友在大河论坛发帖,说出了这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27岁生日那天.我拿到了检查结果.乳腺癌。没有眼泪,没有惊慌,脑海在短暂空白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不要失去乳房。因为我是一个妻子.因为我爱我的博.因为曾经在某个清晨,博轻轻抚摸着我的乳房说.这是上天献给他最迷人的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