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洪彬 《职业》2014,(21):30-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职业教育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职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加强校企合作、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亓文秀 《职业》2023,(15):47-49
以数字化为契机推动数字化赋能技工教育,是技工院校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本文从国家政策布局、经济转型发展、数字化技能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技工教育的时代意蕴,从人才培养内容、学习方式、人才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技工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趋势,从完善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多主体协同育人、开发学习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科技的日趋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需要。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技能人才的内涵、社会需求及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勇  郭东江 《职业》2014,(2):32-33
本文论述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如何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满足我国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发挥高技能人才基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填 《职业》2013,(30):29-31
本文论述了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如何根据企业的工作实际来规划与建设,以实现社会用人需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受企业认同与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曹娟  张微微 《职业》2022,(20):52-54
笔者立足如皋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如皋市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为例,从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论述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张良智  张丽芳 《职业》2023,(7):85-87
山东劳动技师学院积极推动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深入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精神,坚持就业导向办学理念,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围绕产业办专业,立足需求育人才,积极回应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职业价值观选择、社会需求标准获取、职业能力提升和校内完成求职等方面诉求,主动对接社会用人标准,指导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将就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了高技能人才供需匹配度。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42%,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省劳技、学技术、就业好”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随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特色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质量也越来越高。文章从长吉图特色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出发,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旅游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高娟 《职业》2016,(20)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把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模式,本文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发展,从5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社会对金融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文章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结合行业企业岗位(群)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标准、现状及趋势,深入分析了广东省现行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推进广东省金融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钱晓平 《职业》2013,(12):99-100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针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五年制高技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介绍。  相似文献   

12.
马思茜 《职业》2013,(21):142-144
技工教育以培养“第一线、应用型、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技工院校专业技术教学中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目前专业技术教改的主要方向。文章结合服装行业的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对技工院校培养服装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王堂祥 《职业》2023,(3):8-11
高技能人才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培养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中职学校在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黔江区民族职教中心为例,探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促进武陵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所起的作用,以期打造武陵山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民族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提供样板,为同类型地区的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丽华 《职业》2022,(17):39-41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刻不容缓。苏州技师学院不断创新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先进理念,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探索与实践,采用“5+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蔡宇宏 《职业》2013,(23):30-31
通过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本文从高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需要出发,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探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杉 《职业》2023,(5):48-50
本文以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为依托,面向机场运维保障行业、智慧机场行业,按照运维保障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完善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数字化师资团队建设、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数字化教学管理等方面,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展开研究,以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杨靖 《职业》2016,(14):17-19
北京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为了解决订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国内最大的民营电影后期制作公司强强联合,共建“姊妹”视效工作室,共育适应首都产业转型的高技能人才。本文对如何创建校企“姊妹”工作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周志德 《职业》2018,(24):22-23
以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理念、技术标准、选手培养机制引领技工教育创新发展,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如何将世界技能大赛工作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有效衔接,有选择地设立并综合建设世赛项目实训基地,是广大技工院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建设和运行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带动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端发展的视角,分析世赛基地特点,对接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需求,提出技工院校实训基地综合建设目标,并探索其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9,(27)
广州市技师学院近年来紧扣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与途径,探索开展以真实合同的生产实习,进行了中高端产品生产或服务及产品研发的项目教学.在现代学徒制理念引领下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技工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刘涛  柴建伯 《职业》2020,(3):70-71
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所需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本文介绍了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把信息化技术与德国双元制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结合起来,为技工院校探索出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创新、总结实践,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