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建党初期,为了改变广大雇工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以及悲惨的生活状况,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在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中,积极维护在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工商企业中雇工的正当权益,并伴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初步结合,其维护雇工权益的目标趋于理性,内容趋于具体,方式趋于灵活.其成功经验是:坚持普及宣传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积极主动地维护雇工权益;坚持生存保障与发展保障相结合,全面深入地维护雇工权益;坚持罢工斗争与立法运动相结合,形式多样地维护雇工权益.  相似文献   

2.
王强 《江汉论坛》2007,1(10):83-87
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立足苏区实际,对广大雇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益给予全方位和多层面的保障,既为雇工参政议政创造了条件,也极大地提高了雇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深入剖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保障雇工权益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可以为当前更好地保障非公有制企业工人权益和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广大雇工具有政治上的主人翁和经济上的被剥削者的双重身份,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政策与实践的复杂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在纠正左倾错误路线中,使雇工权益的保障逐步契合苏维埃根据地的实际。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政权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把阶级斗争放到次要位置,对雇工权益的保障体现出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民主政权在与具体工作中存在左的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完善雇工权益保障的制度体系。新民主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保障雇工权益的政策与实践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王强 《晋阳学刊》2006,(2):92-95
为了维护劳资对抗和冲突中弱势一方——劳方的正当权益,解放初期,党和政府从保障雇工就业机会、制定劳动标准体系、建立劳动保护制度三方面构建新中国雇工权益保障制度,这一过程呈现出区分性、节制性和阶段性的历史特点。并且党中央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宽松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政策依据;加强工会建设,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土地革命时期,在"一切为了斗争"的政策指导下,苏区一味强调提高职工待遇,不仅影响了根据地的经济,并进而影响到工农联盟的巩固。在抗日战争时期,客观形势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共产党调整劳动政策,兼顾劳资关系,并以思想教育的方式来促进职工改变对权益的认识。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劳资两利"的政策,采取了既扶持工商业者又兼顾职工权益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权衡职工权益与阶级利益,对劳动政策进行多番调整,既是党的路线调整的直接体现,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政策的认识在不断趋于规范与理性。  相似文献   

6.
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私营企业的劳资冲突具体表现为用工制度不规范、劳动时间过长、拖欠工资、侵犯雇工人身权益等。私营企业雇工在社会中的地位、在私营企业中的地位、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等原因致使部分私企雇工的合法权益常受侵犯。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加强劳动法执法力度和劳动监察力度,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加强私营企业的工会组织建设,强化工会维护工人权益的功能,鼓励雇工参与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7.
牛亚欣 《南方论刊》2022,(4):27-28,35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在留法勤工俭学时期,赵世炎以不断探索的求真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为勤工俭学学生争取权益;以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维护祖国利益;以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参与创办中共旅欧党团组织,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赵世炎的精神风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代表了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新契机,为其发展设置了新的目标,即构建"学习型"政党文化.将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结合起来,以井冈山精神催生"学习型"政党文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9.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强调维护弱势群体的经济权益,但同时主张在处理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经济权益关系上,既要反"左"也要反"右",既要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存在的差距有其合理性与合法性,维护强势群体合理、合法的经济权益,反对将强势群体"妖魔化";同时又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公正原则与机会均等原则,控制收入差距过大,着力于解决好两极分化问题,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着力于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切实维护好弱势群体的经济权益,解决好维护弱势群体经济权益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三次农民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力 《河北学刊》2005,25(5):27-33
在20世纪前20年,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似乎处于被社会改革遗忘的角落。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并担当起领导革命的责任之后,中国农民大致经历了作为主力军的革命浪潮(30-40年代)、作为落后生产者的被改造浪潮(50 年代)和作为“二元经济”束缚者的解困浪潮(80年代至今)。这三次农民浪潮给了我们诸多启示,中国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权益逐步得到了尊重与维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华侨政策和侨务工作。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归纳,阐明:华侨工作,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党就关注华侨问题,并从中国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制定了保护华侨,维护华侨基本权益的政策;党还根据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客观需要,组织华侨、团结华侨,吸引华侨参加革命斗争,使华侨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1949年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经历改造、"革命"与建设的几次语境转换.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的框架中,对文化进行有限度的改造;1956-1966年,文化的发展轨迹处于建设与"革命"之间;"革命"语境的扩张,导致1966-1976年文化的所谓"大革命";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复归理性建设的轨道,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必须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其不断走向胜利的首要前提条件.毛泽东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的首要政治前提之一,在于创造性解答了党的组织建设过程遇到的"领导核心问题",即廓清了领导核心的本质内涵、重要作用、形成条件以及它和集体领导的辩证关系,为中国共产党如何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实践原则.学习研究毛泽东领导核心思想,对于新时代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群众路线也在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解决"四风"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史视角考量,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集中表现为"主义"崛起、"社团"兴起、"阶级"奋起和"革命"涌起并呈现激进化的演进态势,与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创建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主义"的崛起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创建准备思想条件,"社团"的兴起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创建提供组织支撑,"阶级"的奋起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创建激发民众意识,"革命"的涌起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创建营造政治氛围等.换言之,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演进与激进化态势及其话语体系的诸多层面.为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创建提供了重要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仅呈现出民心为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的特征,而且也在历时性和共时性演进的历程中呈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17.
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培育生成了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标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创新成果.革命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发展注入了红色基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力量之本、定力之基和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概念名称,这些名称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否定,并逐渐稳定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这些概念的演变与发展,既体现了中国时代变化的特点,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理解与运用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目标、形势和主张对宣传思想工作性质、任务、内容和方式等作出的自觉调整和转交.在这种历史演变中,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得以清晰地体现出来,它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一项具有强烈政治性的宣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优势.进入新世纪后,党进一步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这既是对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外管理科学中"学习型"新概念的借鉴和发展,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又是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概括和升华;它的提出,经历了新世纪头十年的酝酿过程.  相似文献   

20.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成效。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权威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权威理论,而且不断完善了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每一代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领袖核心地位的确立与维护,都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转折与变革。党的百年历程表明,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权威思想、扎紧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制度笼子、必须以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作为关键。总结上述经验启示,对新时代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以及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