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农业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分析西南贫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 发展的优势,提出西南贫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态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它与国家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息息相关。通过阐述生态安全、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的内涵,在总结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及"三农"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中国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指出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最后论述我国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摘要]在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随着资源环境的约束力加大,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气候安全型城市建设目标,都市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成都市2000~2011年都市农业发展实际,对成都都市农业生态安全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在2000~2007年之间成都都市农业生态安全度呈现交替升降变动趋势,2008年以后在都市农业发展前提下农业生态安全有所提升;目前成都市农业生态安全总体态势趋于好转。因此,积极以“三型城市”建设为契机,继续推进生态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长期的农业生态安全建设实践中,孕育了丰富系统的农业生态安全建设思想,以显扬生态农业之美,防御自然变异之害。文章从哲学思想、生态意识、心态追求、布局法则和生态技术和管理措施六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贫困山区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经济—生态的重建,对西部贫困山区的经济繁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环境的改善涉及的是相对简单的生态技术,而真正复杂、难于解决的是在落后地区如何发展经济、摆脱旧体制和封闭思想束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间的关系问题,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讨论了黑龙江垦区构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23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从发展循环经济、环境综合整治、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垦区与地方合作共建、健全生态安全建设领导机制等9个方面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发展都市农业 改善城市生态——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生态危机也在加重。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可以有效化解城市生态面临的危机。都市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为依托,以多种经营为条件,集生产、服务、消费于一体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种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在城市中大力推行都市农业可以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强化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8.
只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农业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浙江宁波通过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法不断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需要化解制约因素,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农业科技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与加大投入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维护土地生态安全,有利于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合肥市为例,采取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共选取19个指标,构建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0年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进行评估。研究发现,2011年至2020年,合肥市土地生态安全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变化幅度较小,土地生态安全响应指数从0.0819上升至0.3091,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十年间增长50.81%。提出完善土地法律法规,强化土地行政管理措施;坚持土地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强化相关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危机的爆发已经严重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挑战,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在对区域生态共同体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及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结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困境,论述筑牢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优化示范区生态安全格局是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依据示范区的自然地理单元区划分和生态安全走廊建设的具体要求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筑牢辐射区划层生态安全走廊;第二,强化协同共建,建设协同区划层生态发展区;第三,加大生态红线管控,优化生态布局,强化生态共治共建,筑牢核心区划层生态安全走廊,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建设展现出的新经验、新面貌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生态危机的爆发已经严重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挑战,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在对区域生态共同体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及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结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困境,论述筑牢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优化示范区生态安全格局是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依据示范区的自然地理单元区划分和生态安全走廊建设的具体要求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筑牢辐射区划层生态安全走廊;第二,强化协同共建,建设协同区划层生态发展区;第三,加大生态红线管控,优化生态布局,强化生态共治共建,筑牢核心区划层生态安全走廊,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建设展现出的新经验、新面貌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低碳和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目标核心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正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的特殊区位与生态属性,使发展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成为必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条件、发展生态农业的丰富经验与现实基础、以丰富的科教与智力资源作支撑以及各个层面的制度创新,使实现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成为可能。未来大秦岭生态城市群农业建设模式应注意突出特色和农业产业体系的生态友好性,在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诱发农业的经济功能,同时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通过强化政府的引导与媒体的宣传、强化金融支持与改革以及实施生态农业品牌化战略等,促进大秦岭生态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贫困山区长期经济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发展落后所致。因此,要谋求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要做好农业这篇文章。根据目前这些地区的具体实际,贫困山区发展农业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狠抓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实现传统农业句现代农业的转变贫困山区农业落后最突出表现在至今仍沿袭几千年以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是农业内部要素单一;二是生产经营零散;三是农产品科技含量过低;四是长期困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要想实现贫困地区农业发展的飞跃,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劳动积累的功能农村劳动积累即是对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投入。这种劳动投入具有下述功能;1)改变功能,即改变贫困山区落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贫困山区沟壑纵横、“挂坡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2,(6):13-13
频频爆发的“瘦肉精”、“农残超标”、“转基因食品”等食品安全问题,使民众对身边的农产品是否安全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哪里能买到孝如心菜,何时能吃上安全食品”成为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以城市为依托的CSA生态都市农业逐渐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设起来,以其绿色有机的生态种植模式从产业链的源头解决了捉产品的安全问题,为消费市场提供了优质、卫生、无公害的鲜活农产品。CSA生态都市农业一时间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成为改变中国传统农业模式的星星之火。然而CSA生态都市农业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制约着生态都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大开发中 ,如何加快贫困山区经济发展 ,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发展大农业上做好文章。分析了西部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一切社会产业之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契机下,以外部性理论为探究视角,通过对农业生态问题的负外部性解读和农业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探讨,明确农业生态保护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我国农业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架构的基本原则以及国家责任制度、规划和影响评价制度、综合利用制度、专家监督制度、利益分享制度和纠纷解决制度等具体法律制度,对加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和谐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部民族贫困山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其扶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我国民族团结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西部民族贫困山区县--四川省昭觉县农村贫困现状与农村扶贫状况的基础上,总结了适合民族贫困山区县的扶贫模式--"三集中"扶贫模式,提出通过发展县域循环经济和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来推广发展"三集中"扶贫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强调终身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对贫困山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贫困山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中小学素质教育意识,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从而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严明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中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缺乏系统化体制和机制、部分干部缺乏实事求是精神.乡村振兴中严明政府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如下:一要强化底线思维,发展绿色农业,保证农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