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文学大系〉研究》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中国新文学大系》,所进行的文献学个案研究。包括对《大系》编辑出版背景与过程的考察与研究;对《大系》编选体例、编辑思想的研究;对《大系》所涉及的文学革命运动(包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内容、断限、分期,它发生的历史动因、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与传统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关系等)和文学论争的研究;对《大系》所涉及的现代文体理论研究;对《大系》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等。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不乏对文学文献进行个案研究的先例。如对《昭明文选》的研究,以至于形成了千年不衰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回顾与总结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历程与贡献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与广东经济出版社联合开展了“影响中国经济建设的 10本经济学著作”论证、遴选活动 ,最后选出 10本著作 :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论稿》 ;马寅初《新人口论》 ;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于光远《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 ;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蒋一苇《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 ;刘国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 ;吴敬琏、刘吉瑞《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为了深入研讨 10本堪称中国经济发展里程碑著作的内在价值、历史作用和意义 ,2 0 0 0年 4月下旬 ,由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江苏省委党校、广东经济出版社等多家单位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 10本经济学著作”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的著名经济学家和中青年学者共聚一堂 ,就这 10本著作的学术地位及其对中国近五十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进行了探讨。 10本著作再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所走过的艰难曲折历程 ,凝结了共和国 5 0年经济学说精华。本刊从本期开始 ,以收稿先后为序 ,对 10本书中的代表性论点摘要陆续刊发。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论坛》2011,(7):2-F0002
周宁,1961年出生。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西方中国形象的变迁及其历史和思想根源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跨文化研究与戏剧学研究。代表作:《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大中华帝国》《世纪中国潮》《鸦片帝国》《历史的沉船》《孔教乌托邦》《第二人类》《龙的幻象》《比较戏剧学》《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世界是一座桥》等。  相似文献   

4.
茅盾,不仅是中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中国神话学的奠基巨人。他在二、三十年代写的《神话杂论》、《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收入《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楚辞与中国神话》,《关于中国神话》、《读<中国的水神>》(收入《茅盾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是探讨神话学理论的专著,是“企图在神话领域内作一次大胆的探险”,“实在是开荒的性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序》)茅盾的中国神话学理论迄今还没有人给予认真的总结和评述。本文力求系统全面地在评述茅盾的中国神话学理论方面作一些探索和考察。  相似文献   

5.
蒋孔阳     
蒋孔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文学的基本知识》、《论文学艺术的特征》、《形象与典型》,《德国古典美学》、《美和美的创造》、《美学和文艺评论集》、《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蒋孔阳美学艺术论集》、《美学新论》、《文艺与人生》等。译著有《近代美学史述评》、《从文艺看苏联》等。主编有《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美学与艺术评论》、《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哲学大辞典·美学卷》、《辞海·美学分册》、《中国学术名著提要·艺术卷》、《西方美学通史》等。蒋孔阳全集已…  相似文献   

6.
<正> 冯沅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和戏曲史家。她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赞扬。她的论著较多,计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中国古典文学简史》、《南戏拾遗》(以上均与陆侃如先生合  相似文献   

7.
<正> 孔范今教授,1942年生于古城曲阜,196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现为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兼任山东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当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孔教授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先后出版有《柳青创作论》(与人合作)、《悖论与选择》等专著,编注了《鲁迅选集·小说散文卷》,主编出版了大型丛书《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4卷14册,800余万字)。发表了一系列在全国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开设的课程除基础课外,还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中国现代文学历史  相似文献   

8.
《阴山学刊》主编、包头师范学院院长刘振洪发表在《阴山学刊》1999年第 3期的论文《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权与人权问题》 ,被中国人权研究会 (挂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编辑、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论人权与主权》一书全文收录 ;发表在《阴山学刊》2 0 0 0年第 3期的论文《平等与不平等 :政治参与的困惑》 ,被国家教育部主办、上海师大承办的《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 0 0 0年第 6期“学术卡片”首篇摘编 ;发表在《内蒙古师大学报》2 0 0 0年第 6期的论文《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 ,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 0 0 1年第 4期…  相似文献   

9.
<正>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主编的新著《中国儒学思想史》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张岂之教授继《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国家教委审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之后,又一部力作。如果说,作者的《中国思想史》和《宋明理学史》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系统地  相似文献   

10.
严家炎,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北京大学副博士研究生肄业。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语言文学学科评议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亨利·卢斯学者,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与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客座教授。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论鲁迅的复调小说》、《金庸小说论稿》、《知春集》、《求实集》、《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论中国现代文学及其他》、《世纪的足音》、《五四的误读》、《人生的驿站》、《严家炎论小说》及与…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1,(4):120
<正>经过历时近半年的严格评选,《文史哲》2009年"年度名篇奖"揭晓。郭延礼《20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四大作家群体考论》(第4期)、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第6期)、杜保瑞《中国哲学的基本哲学问题与概念范畴》(第4期)三篇佳作入选。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小说中出现了具有基督教色彩的作品:史铁生《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钟声》叙述新中国成立后牧师放弃宗教信仰的命运;竹林《地狱与天堂》、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描写文革期间主人公对基督教的暗暗皈依;北村《施洗的河》、张行健《田野上的教堂》反映改革开放后信教的自由与宗教的影响力。这些作品生动勾勒出基督宗教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的曲折与沉浮,赓续了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表现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实践论》与《矛盾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辩证法,《实践论》主要讨论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矛盾论》则主要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两者各有侧重但又相互联系,都是世界观与历史观、认识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整体解读《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内容和联系,不难发现和体会到"两论"通过对世界存在本质的把握所体现出来的极富智慧的实践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我们也有重要的启示:一是应重视对哲学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克服教条主义的束缚;二是应以继承与发展的辩证态度对待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三是立足于具体现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去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刊作者     
杨斌1957年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和经济学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马克思主义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等发表研究报告、论文100余篇。撰写、出版个人专著3部,合作撰写、出版专著8部。主要代表作有:《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美国隐蔽经济金融战争》、<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当前重大国际问题》、《海外归来谈新自由主义的危害》、《从停止国有股减持到理论反思>、《国有企业改革误区与金融安全隐患》。在本刊发表论文《美欧债务危机与中国的应对》(2012年第5期)。马汉广1963年生。现任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  相似文献   

15.
王俊才 《河北学刊》2006,26(3):118-122
明清之际学案体的成熟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体例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史学体裁的一大创新。《圣学宗传》、《理学宗传》和《明儒学案》即为该时期学案体的趋新与定型之作。《圣学宗传》具有明显的禅学风味,系为儒学正本清源而作;《理学宗传》系师宗理学传承及学理演变,摒弃门户之争的大作;《明儒学案》则是该时期学术史讨论的总结,不仅是17世纪学案体成熟的标志,而且也是中国古代学术史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羊芙葳 《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32-133,136
本文考察了《马氏文通》语词中心说与语词“向”理论在国内的继承和发展。《中国文法要略》继承了《马氏文通》的语词中心说与语词“向”理论且使之明朗化 ;《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进一步发展了《中国文法要略》的动词中心说 ,并以此为指导具体分析句法问题 ;《“的”字结构和判断句》正式宣告动词“向”理论的诞生。自此至今 ,动词中心说与动词“向”理论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且成果卓著。  相似文献   

17.
当代学林     
《学术研究》2013,(3):2
李义平,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首位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发展、经济与文化、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他给研究生讲授三门跨度很大的课程:《资本论》、《经济学百年》、《当代中国经济时评》;在《新华文摘》、《经济学动态》、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2006,(3)
本刊讯3月18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首批优秀成果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首批优秀成果的10部专著(《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20世纪的历史巨变》、《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华侨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周易经传研究》、《中国墨学通史》、《归纳逻辑百年历程》)近日问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3月18日在京举行《文库》出版座谈会。首都社科界部分知名学者、部分高校负责同志、省委…  相似文献   

19.
<正> 田昌五教授,河南人,1925年生,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等职。1956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所,1978年任研究员,1986年被评为博士导师。1987年调来山东大学,现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导师、山大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导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田先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30多年,成绩卓著,出版了《王充及其论衡》、《中国农民革命史》(第1卷)、《古代社会形态研究》、《古代社会断代新论》、《古代社会形态析论》、《历史学概论》、《论衡导读》、《中国原始文化论集》(与石兴邦教授合编)等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华夏文明》系列专集(已出版2辑);郭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1822年以李渔作品《十二楼》中的《三与楼》《夺锦楼》与《合影楼》为原本翻译的《中国小说集》是其代表性译作。在英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德庇时均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他选择小说《十二楼》译介受到预备规范的影响;他在英译中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减少译文的异质性,受到起始规范的作用;他在处理小说情节时采取删节、增补与改写等具体翻译方法,则是操作规范规约译者实际翻译过程的体现。德庇时英译《中国小说集》在英语世界的广泛传播,是译者主动适应翻译规范的结果,对当前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