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与国家起源、文明起源息息相关。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商周城市是中国早期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都可以在商周城市中找到渊源。本文从人口积聚、防御、政治和社会、智慧和知识、祭祀和礼制、手工业生产、经济和市场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商周城市的功能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2.
论明清时期官窑与民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瓷器制造从商周时期开始及至唐代,一直属于民间手工业;五代时期,封建官府设置官窑垄断其中的精品生产为其服务,瓷器制造开始出现官民窑之分。明代中叶,随着烧造加派的增加和官窑自身弊端的日益突出,御瓷生产不得不以“官搭民烧”的形式依赖民窑。清代中期之后,官窑逐渐萎缩并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瓷器制造从民间手工业萌发,历经官民窑之分,最后终于以官衰民兴的形式完成了它的历史回归。  相似文献   

3.
<正> 史学界对商周政体问题的讨论已延续了数年之久,结果是形成了两种影响最大的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我国商周与古希腊一样,实行的是城市国家的贵族民主政体;一是认为从夏王朝创建、君主制形成开始就确立了君主专制的国家政体。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会抹煞商周政体的本质特点而使之严重扭曲。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前商周和后商周时期,还是在世界其他民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找不到与商周政体雷同的政体模式,而只能找到某些方面的相似点或相同点。商周政体的形成、它的结构形态和鲜明特点,都是由我国商周时期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内部机制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楚国的丝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织业生产是我国古代社会手工业主要部门之一,养蚕缫丝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碳化丝织物证明,远在四千几百年以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用蚕丝织造丝织物了。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丝织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以至出现了很多丝织生产中心。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栽桑育蚕织丝向称发达,如齐、鲁地区就享有“齐纨鲁缟”、“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在长江流域,作为当时诸侯列国中经济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地理学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长江中下游以东称为江左,以西称为江右。今之江西,即古之江右。江右之地,历来人文荟萃,宋明时期尤见卓著,于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占有不可替代之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在历史上江西自古即是块富庶之地,长期被称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商周时期已有灿烂夺目的青铜文化,而至唐宋以后,江西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等诸多方面皆进入了繁荣时期 。农业、手工业、造船等在全国形成了巨大的优势,成为当时国家重要的财赋来源地。在此背景下,江西在科考、商业等方面亦居全国重要地位,于是,造就了许多大思想家、大政治…  相似文献   

6.
商周时期不是神权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商周时期是神权政治时代,这是自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颇为流行的说法。论者认为:商周时期,由于受种族生产方式特殊形态的制约,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世界观统治一切,神意具有最高的支配力。那么,中国古代是否经历过神权国家的阶段?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早期国家形态与中国早期文化的研究,对于正确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鉴于现代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的实际、作品的实际已早分道扬镳,泾渭分明,而理论的界划、学术的争论却仍在难解难分、莫衷一是的境况,对古代文章文学分野理论作一历史的纵观,对于文章学理论的建树和文学学的发展也许不无好处。但因论者纷纭,且多重复,只能择其要者而述之,故曰述略。 笔者认为,古代文章文学分野的理论是与古代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古代哲学、美学思想的演进,特别是与古代文化学、语文学和古代文章、文学发展的实际密切相关的,倘要作一些粗线条的界划,大致可分萌芽时期,始分时期和大别时期。试分述如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历史画卷中,春秋战国时期是光彩夺目、激动人心的一章。此时虽然战乱频仍政局动荡,但生产力却有显著提高,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城镇商业尤其繁荣;社会文化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更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总之,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此时社会发展的动因,前人论述已相当详备,本文只想就平常较少为人所重视的两种因素——知识分子(即智能之士)和商人资本——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 史学界习惯于把商周时期称为“青铜时代”。然而,对“青铜时代”这一概念文化义蕴的理解,却并未取得共识。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演进序列中的三大阶段,商周社会处于青铜时代,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青铜器。例如,有人断言:“大量发现的商、西周、春秋时  相似文献   

10.
吴俊  寇焱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5):169-175
清代漆器的制作与生产较之元明时期更为繁盛,以官办手工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已逐渐为民营手工业所取代。从百姓日常之用度、朝廷御贡之品玩以及外销于欧洲诸国的贸易品来看,漆器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但与同时期的大宗商品如瓷、丝、茶、粮、盐等相比,漆器业往往又容易让人忽略,其贩运路途之长而广、经营手段之繁而杂,多是由江右商人进行统筹与协调,最终保障了各地漆器的商品流通。  相似文献   

11.
陈莉 《兰州学刊》2011,(8):185-189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其厚重的造型、繁复的纹饰,传达着统治者的意志,形成了一种狞厉之美。但是作为青铜器扳手、提梁或器盖装饰的动物形雕塑,却小巧可爱,充满着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形成了青铜器审美的另一个侧面。青铜器上的动物雕塑是史前明朗、活泼的审美文化精神在商周时期的延续,只是在鬼神和等级观念浓厚的商周社会,这种灵动之美只能退居器物的从属部位。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山东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山东纺织手工业有其悠久的历史。早就有“齐冠带衣履天下”的记载。秦汉,山东纺织手工业达到鼎盛时期。我们应该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发挥山东地方优势,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秦汉时期山东纺织手工业的发展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沃野千里,气候温和,适于桑麻的生长。史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鲁地是“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齐、鲁千亩桑麻。”这就为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这些客观条件,必须和主观条件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据历史记载,齐国从一建国就很重视手工业、特别是纺织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轨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土地私有制的演进阶段战国中叶的商鞅变法,魏晋时期的占田荫客制和中唐杨炎两税法,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历程中的三大转捩点.以此为界标,可相应划出四个发展段落来:第一阶段:夏商周三代井田时期.以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斗争为该时期的中心内容.战国商鞅变法前,是井田制度占统治地位.所谓井田,按赵俪生先生的科学界说,是原始共产制社会遗留下来的农村公社土地制度在阶级社会初期的次生形态(《有关井田制的一些辨析》,《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封建手工业中,纺织业历来是最重要的部门。六朝时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加速开发,纺织业亦有令人瞩目的发展。它是上升中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产生相当影响。以往论者对其成就意义多语焉未详,似未予以充分评价。本文就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古代山东漆器手工业的发展问题,由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不多,很少有人研究。建国初期,山东古代漆器始有发现;七十年代后,又陆续出土了几批漆器。本文根据现有的资料,仅就两汉时期山东漆器手工业的发展问题,试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汉代山东漆器制地问题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两汉时期,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川,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都发现了大量的漆器。漆器的制造地点,有成都、扬州、长沙、广州等地,都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那末,处于黄河下游的山东是否也有漆器制造业呢?  相似文献   

16.
研究楚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成就特征,这不仅是楚史研究中需要着力开拓的课题,而且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特别是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必须拓展的一个领域。湖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青年学者刘玉堂先生所著《楚国经济史》《“楚学文库”之一,下文简称“刘著”》一书可称得上是这一领域中的一部拓新之作,该书的出版把楚国经济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一、内容丰富。刘著全书共列十章,凡23万余字.尽展楚地失民创榛辟莽之伟绩。不仅系统探讨了楚国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轨迹、社会经济制度(如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手工业与商业管理制度以及度…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对于“石器一青铜器一铁器三分期”提出尖锐的批评,认为“三分期理论”必须修正,并提出与此不同的、更进一步的分期法。半个世纪以后,考古学家柴尔德和布雷伍德阐述了“农业革命”的观点。学术界公认:“农业革命是文明之母。”但在“新石器”与“农业革命”两个不同的重大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相关性。“石器时代”学说暴露了严重缺陷。必须认识到:史前几乎所有的文明要素如弓箭的发明、农耕和家畜饲养业的出现、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陶器的发明、定居生活等等,都是在“木石复合工具时期”奠定的。该文作者提出:“木一石器时代”至少可以分为五个时期:(1)混合木一石器时期。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初级蒙昧社会;(2)简单的木一石结合时期——绳索捆绑或胶结的木石长矛、木石投枪等,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中级蒙昧社会;(3)木石复合工具时期——即弓矢阶段,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高级蒙昧社会;(4)复杂的木石工具时期,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初级半开化社会以及“早期智人”阶段;(5)综合的木石工具时期,相当于摩尔根《古代社会》的中高级半开化社会以及“后期智人”阶段。由此,必须加强“木石复合工具时期”的研究。该文进一步讨论了“五模式论”和“莫维斯论’’的缺陷,并且指出石犁与大石铲(香)都是祭祀用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进入商周奴隶社会后,仍残留着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这是从公有制转向私有制的“中间阶段”的公社所有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经济结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等,也影响了城市发展形态。商周的城市不是商业发展和人口聚集的结果,而仅仅是封藩建卫、武装殖民的据点。从其规模大小、人口数量、城市布局、居民成分、内部经济生活及城市关系看,都说明它们是初级阶段的城市。西周末年,由于王畿内铁农具的使用,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井田制开始走上解体道路。与此同时,城市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渐兴盛。到了战国,才形成繁荣的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19.
四、“礼”的属性、结构形态与价值意蕴如上所述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儒家的“礼”或礼教伦理维系的社会 ,而不是如西方社会那样主要是依靠“法律”(law)治理的社会。与西方意义上的法律作比较 ,我们将会发现 ,夏商周三代的“礼”(法 )似乎是法律 ,但又不仅仅是法律。说“礼”是法律 ,因为它确实具有某些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且在古代社会承担着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秩序之和谐的法律功能 ;但礼又决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行政法 ,不是习惯法 ,也不是民法 ;说“礼”不仅仅是法律 ,因为“礼”是社会秩序的最佳安排 ,是古代君主专制统治者建构的一…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是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开始加速的时期,手工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越)之剑”,闻名于当世,说明此流域不少地方形成了公认的特色手工业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