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个人互联网设备的迅速普及以及微博、微信、微会等网络传播媒介的大众化,促进了微文化的快速发展,它在给大学生自主发展提供诸多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阻滞着他们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弱化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大力加强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增强其网络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全面提升他们的网络道德修养,积极抢占其微文化消费的制高点和主阵地,构成了规范大学生微文化消费行为、充分发挥微文化对大学生自主发展正向功能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
试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既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也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提出了难题。本文拟从以全新的理念管好全新的阵地、以全方位的工作实现网络管理的全面展开和以高雅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来促进网络管理的有序进行等三个层面,来论述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团体教育辅导的可行性及其对大学生网络人际心理健康的影响 ,综合运用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理性情绪疗法等原理方法 ,结合知识讲授、网上实时心理辅导、讨论和家庭作业等方式 ,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团体辅导。通过对某高校 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这种网络心理健康团体教育辅导对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十分有效 ,有效减少了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同时 ,要注意辅导形式的互动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其成效。  相似文献   

4.
充分重视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 ,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 ,网络已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载体。同时 ,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思想道德素质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供的机遇、带来负面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对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生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消费上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不仅抑制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扼杀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强化对大学生的网络情感教育等措施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无政府主义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文化中的无政府主义倾向是伴随互联网普及而逐渐兴起的,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危害较大,在网络中已经催生了黑客、闪客、网络暴民等表现形式.它的产生有着独特的物质技术基础、社会历史和时代文化根源,目前已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工作机制和教育者的权威性等方面带来了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技术制度、教育等层面来系统应对,同时促使思想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多种途径树立权威,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并逐步形成预警、心理干预和对话机制,以建立完善解决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等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蕴藏着难得的机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等的分析,提出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大力开展网络硬件建设、大力围绕主旋律进行教育、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联网开拓了大学生的思想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但互联网这把"双刃剑”,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空间、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应尽快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监控机制,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把关意识,建立使用计算机网络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开展上网心理健康教育等对策,切实减少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及移动网络基础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交往具有的自由性、间接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一方面开拓了大学生社交的空间,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随意性、网络成瘾等负面影响。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通过加强大学生休闲教育、营造大学生健康的“亚文化”等措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虚拟社区及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也引起了他们认识、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为此,必须利用互联网从三个方面,即网络建设、学校管理、自我教育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文章首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环境进行了具体分析,继而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恋爱是时下高校德育绕不开的热点。对大学生恋爱的教育问题 ,如何面对 ?本文认为需尊重性引导。尊重性引导以人为本、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质体现 ;尊重性引导所留的宽容空间 ,就是留给学生的恋爱道德责任 ;尊重性引导也要辅之以纪律教育 ,但尊重学生的权利是我们制定相关纪律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努力使个人与他人、与群体、与学校的权利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文化给大学带来了快捷的学习手段,丰富的学习内容,多彩的学习界面;但同时也使许多大学生消极沉沦、误入歧途,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冲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及其影响,积极抢占思想阵地,大力倡导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即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要加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建立健全学生党建工作的队伍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文化品位提升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的影响与日俱增,大众传媒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消极的影响直接阻碍了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探讨其构成负面影响的多种因素,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克服传媒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构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手机上网对高校大课堂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上网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作为追求时尚、接受能力较快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手机上网对他们的影响是必然的,这种影响会延伸到高校的大课堂教学中。为了积极应对和利用这一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和探讨其对高校大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如何避免其负面影响,合理利用正面影响,对高校大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社会上形成了很多歪曲的女大学生媒体形象。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不甚清晰,女性观也渐渐发 生了一些变化。当然,随着新媒体的监管加强,主流媒体传播的女大学生正面信息也逐渐增多,女大学生在择业择偶方面也发 生着变化。通过分析原因,对其中正面的影响加以深入引导,一些负面的影响提出了切实的对策,让女大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 的女性观,从而提高自身社会价值,重塑社会荣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也是大学生可否成为社会所需人才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一方面,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业负担逐渐增加,而快节奏的生活条件,使得大学生会产生过于求成、渴望提高能力而不注重结果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一些社会风气闯入大学校园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社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关注。本文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产生的一些心理行为、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进行分析,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有利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如同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正视这种影响,构建政府、高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应对体系,采取多种措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将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虚拟咨询中的心理疏导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大多在主页上增设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以加强与读者的沟通。虚拟参考咨询以其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在虚拟咨询平台上,读者的留言除了有关文献信息方面的询问外,有相当一部分反映出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困惑,这对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在虚拟参考咨询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育人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