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论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各种原因以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唐建兵 《南都学坛》2011,31(6):110-112
民族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民族发展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国情,以历史态度审视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用唯物主义探究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用辩证思维分析中国特色民族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各民族特点的民族发展路子,找到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3.
任何民族都有一个从后进到先进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靠民族自身的能力去改变现状 ,即民族自身生产力的提高。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 ,民族自身发展主要表现为民族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展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经和方式。因此 ,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来理解民族研究的三个范式危机,其一是"民族单义性"的范式危机,指出民族是多义的。近代有一个从民族国家思潮转变为"多民族共和"政体的过程,此乃当今中国国体的基本性质之一。其二是"民族问题化"的范式危机。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民族"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单元,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无问题,民族文化无问题,问题在民族之外,这是理解"民族"的基本原则。其三是"去民族"的范式危机,重要的不是"去民族",而是要让民族"去问题",避免让民族成为冲突甚至战争的牺牲品。通过阐释民族研究的三个范式危机,在学理上澄清上述民族研究范式危机,思考对民族研究和民族实践的合适研究范式,为民族研究及其民族政策的制定提出基本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民族差异和民族发展差距的长期存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间的发展呈现出交融渗透和共同繁荣的趋势,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也在不断增多,但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这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我国制定宏观政策和长期规划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和民族高校图书馆优势和劣势的分析,立足于在保持民族高校图书馆基本职能的情况下,探讨民族高校图书馆自我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院的民族成人教育是全国民族高校成人教育的一个缩影。本文从我院成人教育的办学概况、基本经验、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民族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作出分析判断,并从办学方向、招生、教学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民族问题的内涵展开讨论,认为民族自身发展是民族问题的源码,在社会交往的层面,民族自身发展问题通常会影响民族关系和国家建设,进而形成某种民族问题。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通常以阶级斗争的形式出现,因此,必须注意阶级斗争对民族问题的影响。本文认为,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民族问题显现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交往交流交融是当代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交往交流是实现民族交融的必由之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社会过程。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加快民族发展、增进国家(国族)认同和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本要求与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五十年来民族工作所处的历史时代和任务出发,认为二十世纪新中国的民族工作经历了开创和探索、转折和发展、新探索和大发展等三个时期。这是一种新的、有别于目前权威的划分方法。阐述了我国五十年民族工作的十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