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熊波  石人炳 《南方人口》2007,22(2):52-57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是影响农民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农业人口的转变过程中和制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本文首先对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交互分类分析和相关性检验,接着通过相关性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职业类别、收入状况和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跟踪调查”的数据,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和婚姻差异。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家庭经济流动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子女补贴、月平均收入和住院天数等因素对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流动类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是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文章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分类Logit回归模型比较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分析发现城市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受个体、家庭、社区三类因素的共同影响,呈现多元化特点,而对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则基本集中于家庭因素.结果表明城市老年人更趋向于独立居住或入住养老机构,而农村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支持程度.  相似文献   

4.
对长沙大河西4个典型土地流转示范村进行农户土地转出意愿问卷调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在5%水平下。对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因素有中介组织、就业类型、家庭总收入、土地流转合同和家庭总人口,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参保人数等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北四省936位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单位性质、对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对城市青年的态度和户籍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有显著影响,此外,婚姻状况、月储蓄、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和原住地经济水平也对新生代农民工迁移城市的意愿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家庭结构迅速小型化及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社会形势下,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的入住意愿正在发生变化。以江苏省为例,运用 Logistic 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入住意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的入住意愿主要受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健康状况、存活女儿数、共同生活人数以及晚年生活满意度等因素的影响。政策含义在于,尊重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院的入住意愿,推动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养老机构的层次和规模进行战略规划;从农村地区实际出发,对农村养老院功能定位进行适当的引导。  相似文献   

7.
肖云  吕倩  漆敏 《西北人口》2012,33(2):27-30,35
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主要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对养老机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市主城九区实地调研,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住地、年龄、家庭规模、家庭年净收入、设施完善程度、服务质量好坏等因素对高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视农村地区机构养老模式发展、加快养老机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梁 《南方人口》2006,21(1):27-32
本文基于一项在扬州、南京、镇江、泰州四城市进行的老年生活状况调查,描述了这四城市居民理想养老居住方式的选择情况,并且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试图研究影响居民理想养老居住方式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人们在年老时,其理想的居住方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观念因素、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其中观念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程度变量上,是影响居民选择意愿的最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和体制因素体现在个人月收入和职业变量上,体制因素比经济因素在影响居民的选择意愿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投资决策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为基础,建立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投资决策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以武汉市的抽样调研数据为依据,对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相关成本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参加就业培训后的收益是影响农民工就业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采用交叉表和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就业培训决策的个人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打工年限等个人特征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民工就业培训意愿。  相似文献   

10.
陈延  ;金晓彤 《西北人口》2014,(4):105-111
本文基于全国198个城市的样本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三个维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人力资本中是否参加过培训、培训次数、拥有的技能数以及技术等级四个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的影响。而学历水平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社会资本中的外地同学亲戚数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数量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当地同学亲戚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心理资本中城市归属感、本地人态度、对城市同龄人看法三个变量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对未来变化的预期及生活满意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培育要切合其市民化发展的需要,增加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引导,促进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的心理转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0年上半年进行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及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运用二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从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受教育程度一般、接受过就业培训、工作经验较丰富的流动人口,其实现就业的可能性较大;流动人口迁入地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比值越高、城镇居民粮食支出比例越低,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可能性越大。最后提出了旨在促进流动人口实现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城镇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第二,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城镇就业的促进作用有限,然而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第三,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对城镇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并且要滞后两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为了促进就业增长,应当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主,同时辅之以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夯实就业增长的基础.鉴于利率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应当保持利率政策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杨雪  王瑜龙 《人口学刊》2020,42(3):66-77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常态,老年人口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针对老年人口社交活动难以量化的问题,构建"社交活跃度"指标,利用OLS回归和IV-regress二阶段回归模型分析社交活动对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老年人社交活动水平整体呈现低活跃型特征,社交形式比较单一。第二,社交活动确实会对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在各影响因素不同水平下表现出显著差异,尤其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状况较好以及较高的社交活跃度会对老年人健康产生积极正向影响。第三,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能够显著改善其健康状况,参与多项社交活动且参与活动频率高对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优化作用尤其明显。因此,我们应提升中国老年人口的社交活跃度。老年人应积极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社区、基层政府及社会企业应构建并完善与老年人社交活动及健康保障相配套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国家层面则应更加积极地完善相关的老龄化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4.
The issue of health status and care for the elderly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in the rapid context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The paper analyzed the health status of urban and rural elderly in China in the two-week morbidity rate,prevalenc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 disability status,self-rated health and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of the elderly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2006 Sampling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Urban/ Rural Aged Population in China,the Fourth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Survey and the 2006 Second China National Sample Survey on Disability,to explore the current provision of sources of care for the elderly and try to make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bout to improve the health and care for the elderly population facing the crisis of population aging.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000~2008年国内有关生育意愿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文献分析,对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现状、差异及变化特征进行概括。城乡居民意愿生育子女数的差异逐渐缩小,但意愿生育性别的差异仍然显著;城市青年的生育意愿渐趋一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生育意愿差异不显著;外出流动对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影响较大,无论是生育意愿,还是生育行为,外出流动人口都更接近于目的地城市人口;生育年龄呈继续后移趋势;生育成本增高已成为生育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险等因素对城乡老年人劳动参与可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缓解经济压力是老年人劳动的主要原因,但社会参与成为高学历城市老年人群参与劳动的重要动机;良好的身体状况提高了老年人劳动的可能性,对农村和男性老人的影响尤为突出,经济状况较差的老年人表现出更强的劳动参与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分析讨论了我国 2 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 (一 )高速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从目前的 7%增加到 2 0 5 0年的 2 3%左右。 (二 )高龄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以大约等于 65岁及以上老人增长速度的两倍超高速增长。 (三 )老人数量大 :本世纪中叶我国 65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 3 3亿 ,80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 1亿。 (四 )老年抚养比大 :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将等于目前的 3~ 4倍。 (五 )地区差异大 :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 ,我国农村老人比例将高于城镇 ,相当一部分欠发达省区的老人比例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还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充分发扬家庭养老优良传统、老年照料政策应适当向女性老人倾斜等方面阐述了对策性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福利需求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中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利用联合国人口预测资料,对2050年以前的中国老年人口身体健康状况及其对养老机构床位数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老年人口中"不能正常工作或生活不能自理"者占15.02%,规模达2 169万人。不同性别、年龄与城乡的老年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使得未来中国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量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