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球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碳排放问题,发达国家正在考虑通过对不实施减排的国家征收碳关税。从碳关税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低碳经济背景下碳关税壁垒的相关特征,运用局部均衡法分析碳关税对我国整体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碳关税的征收将对我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建议我国企业要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加快研究和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概述国内学者对碳关税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运用客观数据,分析了碳关税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影响和对各行业的具体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大产业和各行业在当前条件下应对碳关税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带头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政策,在环境保护的大幌子下限制我国的各项出口。"碳关税"的开征必然对占据我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高碳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主动采取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技术等措施应对"碳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4.
碳关税背景下中国主动减排策略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连标  朱磊  范英 《管理科学》2013,26(1):101-111
针对中国能否主动减排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提出一种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在该政策下碳税给不同国家带来的成本压力几乎相当,中美两国间总的竞争优势在碳税政策实施前后变化不大.通过设置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以及中美两国差异化碳税3种政策情景,运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探讨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主动减排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应对美国碳关税威胁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不是一个有效的减排政策,其促进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的作用非常有限;居民福利和碳排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自主减排优于被美国征收碳关税,并可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碳关税,成为全球议题,引发各个国家、学者的关注和争议,其中涉及到法律、经济、环保等多方内容。本文从环境法的视角,结合国环境法浅议碳关税的提出背景、合理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欧美发达国家提出的征收碳关税的背景下,对碳关税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分析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提出我国可以通过利用WTO规则进行合理申诉,推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国际碳排放规则的制定等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农产品征收碳关税所产生的影响,短期会有抑制效应,长期则有促进作用。中国政府和相关农产品企业应理性看待征收碳关税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引发的经济后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实现我国"十二五"期间减排目标的现实背景,构建了一个省际排放权交易模型,重点探讨了在实现各省减排目标的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发挥的成本节约效应。研究设置了无碳交易市场(NETS)、仅包含北京等六个碳交易试点省市的碳交易市场(PETS)和全国范围内实施碳排放权交易(CETS)三种政策情景。通过模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为实现"十二五"碳强度减排目标,扣除自然下降率,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减少约6.39亿吨,占当年总碳排放的6.65%;无碳排放交易时全国需要付出约157.62亿元的减排成本,占当年GDP的0.04%;六省市参与碳交易情景下,全国总的减排成本约为150.66亿元,节约减排成本4.42%,碳交易量为0.22亿吨CO2,占总减排量的3.39%,均衡碳价约为70.55元/吨CO2;全国碳市场情景下,全国总的减排成本约为120.68亿元,相比于无碳排放交易情景节约减排成本23.44%,碳交易量为1.21亿吨CO2,占总减排量的18.98%,均衡碳价约为38.17元/吨CO2;(2)碳交易市场对参与交易的省份的成本节约效应各不相同,总的来看,东、西部地区成本节约较为明显,部分西部地区能够在完成自身减排目标前提下,通过加入碳交易市场而获取正的收益。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铜价5600美元/吨。此前两月,铜价还徘徊在7600美元/吨。与铜相同的是,其他有色金属,诸如铝的价格也在同一时期大幅回落。铜铝等有色金属是电力设备的重要原材料,特别是铜在电力设备行业应用非常广泛。业内人士分析,如果铜价继续回落或者维持目前价位,2007年电力设备行业整体毛利率将会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12月 11日入世后 ,中国汽车业在国民待遇和非歧视原则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1、进口配额量 :从 2 0 0 0年 1月 1日的 6 0亿美元 ,到 2 0 0 2年 1月 1日的 79.35亿美元 ,直至 2 0 0 5年 1月 1日取消配额 (2 0 0 5年达到 12 0 .6 8亿美元 )。2 0 0 2年 1月 1日 15项专用汽车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措施将取消。2、轿车关税 :从 2 0 0 2年 1月 1日 ,3升或 3升以上轿车关税将下降至 5 0 .70 % ,3升以下轿车将下降至 4 3.85 % ,至 2 0 0 6年 7月 1日起降至 2 5 %。3、载货车和专用车 :至 2 0 0 2年 1月 1日的最终关税分别为 2 0 % - 2 5 …  相似文献   

11.
周光凡 《决策》2010,(1):62-63
为什么美国政府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大做文章?奥巴马政府如果推行“碳关税”,中国经济将受到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给包括中韩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随着2010年经济慢慢复苏,中韩两国贸易形成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据韩国关税厅统计,两国之间的贸易额从1992年中韩建交时的50亿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1409.5亿美元。韩国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引资国;我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韩双边贸易2010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5年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安第斯条约组织。安第斯条约签订于1969年,目前包括玻利维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及委内瑞拉。该组织共有9600万入口,GDP总额力4800亿美元,人均GDP为4989美元。1991年组织内贸易为13亿美元,1993年为29亿美元。该组织目前已完成了共同对外关税谈判,其成员国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已于1992年早期开始执行。1993年,安第斯条约组织通过了三个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定,在专利、商标、新产品及版权方面建立共同制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气候变化议题备受国际瞩目,各国及国际组织都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减排政策常与各国贸易政策相关。备受关注的碳边境调节措施(也称碳关税)正形成新型的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的产品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气候谈判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碳边境调节措施尚存争议。中国应关注其动态,以积极应对。应对碳边境调节措施,我国应重视可比性问题,并坚持“消费责任”原则,由进口国承担减排成本。  相似文献   

15.
<正> 据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今年我国应发展的出口商品是:一、罐头。国际市场需求量为100万吨,我国出口仅40万吨。二、鞋。国际市场年成交额200亿美元,主要是运动鞋、绣花鞋。三、首饰、钻石。国际市场容量为500亿元。四、陶瓷。国际市场年容量为30亿元。五、家具。国际市场年贸易额为150亿美元。我国仅1亿美元。六、玩具。国际市场年贸易颠70亿美元。我国不足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养鳗业一直是福建农业产业化最成熟的一个领域,也是农业外向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目前,福建省年产鳗鱼7~8万吨,约占全国的1/2和全球的1/3,鳗鱼及其制品年出口值达3亿多美元。10月31日《福建日报》报道,今年初以来,为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通货膨胀率和农产品的平均关说对河南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和模型的检验剔除了农产品平均关税这一因素,希望能为政策制定者对于提高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分析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美达成的关贸总协定中美方提出的中国农产品关税配额,我国粮食初始配额总量为1440万吨(大米260万吨,玉米450万吨,小麦730万吨),最终配额总量2180万吨(大米530万吨,玉米720万吨,小麦930万吨)。我国稻谷生产近十年连续获得好收成,国内稻谷供给量始终保持在1.8—2亿吨水平,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国内稻谷市场已经出现了总量过剩。在九十年代以前,我国很少进口大米,进入90年代以后,也仅有1995年的进口量达164万吨。1999年1月-10月仅进口了14万吨。加入WTO以后,逐年增…  相似文献   

19.
一、产品质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1.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按现有的经济学观点,用户满意是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而优良的碳阳极产品的质量,可以使用户达到95%以上的满意.不同企业、质量互有区别的碳阳极产品其产品售价差可高达500元吨.1吨2800元购进的碳阳极,如果质量有问题,可以直接导致铝电解过程10倍于碳阳极价值的损失.因而,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特别是欧美市场对阳极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各种理化指标的要求都高于国内标准.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7年中国农药市场销售额达到一个新的27.4亿美元,出口额达到目17.6亿美元,总产量达到173.1万吨(折百计),进口4.1万吨,出口47.7万吨,中国已经完全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制造和销售国。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的农药第一大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但现实的情况真如数据反应出来的那样令人兴奋吗?本文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分析数据背后的一些深层次信息,给中国农药企业提出一些具有可行的方案,以期对企业的战略制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