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 ,提出“心理教育———教育的心理目的”命题 ,心理教育要防止可能的教育学“妒羡” ,从教育学的视野对心理教育的价值回归、困惑与争论、万能与无能等问题进行反思 ,认为“育人为本”是心理教育的教育学走向。  相似文献   

2.
30年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孕育、萌生、成长,其学科意识也经历了“鉴别比较”“比较研究”“跨文化对话”的更替过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要通过“聚焦居间研究”“发掘文化设定”“觉悟自身实践品质”的方式深化和践履“跨文化对话”的学科意识,并在归正学科规范、正视学科地位的学科意识自觉中内在地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后期发育和成熟。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在扩展、充盈并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成果的发展路径上前途光明。 高度“中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应当在其科学化过程中经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研究成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3.
由于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叉学科的兴起 ,引发了传统教育学“大厦”的震荡和晕眩 ,使人不得不反思教育学。当前 ,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宽泛 ,研究方向的迷失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需要给它正确“把脉” ,找准继续运行方向 ,实现学科理论的合理价值。通过教育学的整合性研究 ,建立一门有别于传统教育学的教育发展学 ,不失为新常态教育学研究的可行取向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地理专业的师范生,“地理学”与“教育学”是我学习的关键词。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习的四年里,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一次次走向野外,面对山山水水,在既轻松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着专业知识。如今,我正在运用自己的所学,真正走上讲台,传道授业。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哲学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的影响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时代的教育学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哲学发展。存在主义被纳入我国教育学研究者的视野,是教育学研究主动向其他学科寻求滋养、不断走向开放性使然。存在主义在我国教育学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从排斥到开放融合的转变,从研究价值取向、话语表达和写作方式及研究方法上对当前教育学研究予以观照。教育理论研究者应具有多元、包容、开放的情怀,既要防止研究的意识形态化,又要警惕虚假的繁荣,多元开放是教育学研究未来之路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学从历史上看是移植过来的,“先天性不足”加上发展过程中的“营养不良”造成了教育学的贫困与迷惘。为此,教育学的发展要打破大而全的陈旧体系,实现话语的更新,教育研究要面向教育生活,教育研究主体要以追求教育科学为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学 ,缘何如此2 1世纪 ,人类的教育事业掀开了新篇章。“满目疮夷”的教育学在新的时代何去何从 ,应该进行冷静的理性思考了。回眸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如 :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孟子、朱熹、洛克、卢梭、赫尔巴特…… ,这些思想巨擘的教育理论和学说对现代教育学的发生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 ,由于他们之间思想和理念的迥异 ,又为后世教育学领域的无穷争论埋下了“可怕”的伏笔 ,就连作为教育学奠基人的赫尔巴特恐怕也不会想到 ,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自以为“无缝”“科学”的教育学体系 ,至今竟然沦落到“千夫所…  相似文献   

8.
现实化:教育学理论发展的成熟境界辜伟节教育学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我国教育学理论发展的改革,几经“阴晴圆缺”,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学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从不同层面对教育学理论作过各有千秋的论述,使教育学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与...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经典的滋养,需要不断学习经典的教育情怀与建构教育学的方式.笔者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重读柏拉图与卢梭的教育思想,对教育学的建构有三重意义:从自然正义到自然权利——教育思想价值取向的转换;从“统一”到“公意”——教育理论思维的传统与创新;从“隐微”到“直白”——教育思想叙述范式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从“政治化教育”到“经济化教育”,再到“人本化教育”的转型;教育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政治形态的教育学”到“经济形态的教育学”,再到“人学形态的教育学”的转型.育人为本,是当前教育自觉转型的方向所在;人学形态的教育学,也是当代教育学的追求.建构人学形态的教育学,要求教育轴心由社会转向人,教育目的由培养社会工具人转向培养社会主体人,教育内容由社会的形态转向人的生活形态,教育方法由被动接受转向主体的自觉,教育过程由认知关系转向交往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