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1992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数据构建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的动态均衡及风险状况。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与财政赤字率所构成的系统存在稳定的均衡点;扩大财政赤字,将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率与财政赤字率的均衡值将会增大;缩小财政赤字,情况正好相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财政赤字率水平还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不存在发生较大风险的可能。但是,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变大时,财政赤字政策也要愈加积极;只要经济增长稳定,财政赤字率风险就会处于安全状态。此研究将对中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及其增长效益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钦礼 《统计研究》2007,24(11):8-14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源泉。本文通过对Feder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建立了一个可同时测度经济结构变化的增长效益和投资数量及其效率的增长效益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模型的分析也表明,投资建设中的浪费和资本使用效率的低下,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关注GDP的增长,更应该关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  相似文献   

3.
正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是国家能源安全研究的重中之重。对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际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与能源供应有着固定的联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可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调整经济结构等措施控制对能源的需求,经济增长并不一定需要能源供给的同步增长,因此能源供给和经济增长不一定存在相关性。与第一种观点一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能源需求的增长是由其经济增长导致的。目前中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正确处理能源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中国乃至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是处于就业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系,本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GDP年均增长率接近 10 %的高增长 ,其中有10年的 GDP增长率超过了 10 %。在这 2 0年中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进出口额的扩大带动的 ,本文仅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和投资的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处在 6 0 %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保持持续、高速状态的基本依托点。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6.
关于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力 《统计与决策》2008,(8):127-129
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来,贵州经济一直持续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因经济增长质量有优劣之分,故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文章通过构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九个地州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因此,在评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应当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即动态变化与状态特征。 一、动态分析 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动态变化分析,主要是使用一般的动态分析法和指数法来考察各时期的评价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和长期变动的一般水平。在统计实践中的应用时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1年安徽省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处于明显的上升通道。基于修正的CASS指数评价体系可知,2011年安徽省经济总体运行、增长速度及增长质量CASS指数呈"较好"态势。但经济运行也存在如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增速放缓、出口贸易形势严峻、物价上涨过快、经济效益下滑以及财政收入增长过快等问题。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仍处于低迷甚至恶化状态,2012年及以后几年内安徽省的经济工作应保持投资的适当增长速度,注意控制物价过快增长,防范国际经济风险对安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一个案例学者李杰在《世界经济》2001年第4期上发表题为“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增长研究”的论文,通过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出计算人力资本投资均衡增长路径的方法,然后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检验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处于均衡增长路径。在这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投资导向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的财政带动的,而并不是由于各地区自身经济增长能力上升的结果.作为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能力的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情况,虽然近几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种增长很大程度是由政府的投入造成的,在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日益市场化的条件下,这种政府部门的大量投资很难长期持续下去,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投资进行深入的反思,在此,本文将尝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目前的西部投资模式中主要存在什么问题?为了实现西部地区的自我持续增长,我们应该如何引导目前的西部投资?是继续目前的模式还是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苏杨 《中国统计》2005,(9):51-5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选择的必然性主要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内因是指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在经过了多年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目前在经济总量上已经居于世界第六位(按汇率法计算)。假定保持近些年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8%左右,并且假定汇率不变,2015年前后中国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经济大国。然而,必须看到,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一的全要素生产率无法全面、正确地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为此,文章依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的具体内容设计出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和离散系数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其结论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处于上升态势,但处于初期阶段,今后还需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及改善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三次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研究中国或国内各区域的产业结构问题时候,绝大部分学者都通过研究三次产业各自的产值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的比,在结合国际上通行的一些标准来进行对照分析。通常的结论认为,三次产业的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将不断减少,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先增加后减少,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如果一个经济体处于第三产业占大部分比例,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具有这样经济结构的经济体一般认为经济处于高度发达状态。  相似文献   

14.
聂江 《统计与决策》2006,(11):74-75
关于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国内有很多研究成果,目前主要仍集中在讨论以总体或人均受教育水平衡量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贡献大小的分析.近年有学者对人力资本不平等虽然有所涉及,但主要集中在区域或性别人力资本不平等的分析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人力资本分配状况是否得到改善?人力资本分配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是怎样的?经济的发展是否自然带来人力资本不平等状况的改善?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着力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王贞茹 《统计与决策》2012,(14):138-141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因,但要素投入的结构、类型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同。文章利用1980~2010年的经济数据,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C-D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解决了其要素贡献以及地区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劳动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简称双重结构)协同的测度问题,即结构协同作为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我国的量化表现.协同测度是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有序度的变化中考察双重结构的协同状况,因而是一种动态把握与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测度双重结构协同值,得出结论:从长期而言我国双重结构正趋于协同化的轨迹方向,这一趋势对于中国短期双重结构协同的动态波动具有一种抹平机制,但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协同状态.双重结构低协同发展是导致经济、能源与环境非协调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宋安 《山西统计》2003,(12):3-4
经济增长与发展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条件下,能否实现经济增长质的提高和经济的持久发展,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与发展现状,借鉴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潜力进行分析,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腾飞提供决策依据。一、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1、经济增长实绩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统计数字显示,我国…  相似文献   

18.
冀宝生 《山西统计》1999,(11):46-46
生产和消费是密切关联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受体制和资源的双重约束,长期处于产品短缺状态,生产处于主导地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市场供求关系已由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一部分商品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目前,市场疲软,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向适应经济增长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是启动消费、扩大内需、保证国展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整体经济水平高速增长,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长沙市经济发展水平大致与中国平均发展水平相当,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要使长沙市经济增长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必须找到长沙市经济增长的原因所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关联与交互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众多学者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相应的讨论。现有的文献主要是探讨各种不同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没有系统地考虑到因素之间可以通过间接的传递作用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动态地分析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