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审计是我国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新时期我国审计环境的巨大变化,财政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需要做出重新界定。同时,应从财政支出审计、预算审计、转移支付审计、政府采购审计以及债务审计等方面对财政审计的内容进行创新。应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财政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展财政绩效审计,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对财政审计方法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审计程序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合。解决审计程序与审计任务之间矛盾的最佳办法就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有效利用审计结果。学习先进的审计方法、开展定期审计、利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结果、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等,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审计的产生、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审计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审计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因素的系统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审计环境对审计实践活动的影响。最后从构建立法型审计模式,增强审计的独立性;更新审计理念,科学定位审计目标;完善审计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不断进行审计技术方法的创新,提高审计质量与水平;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队伍综合素质;认真推进审计结果的运用和整改,强化审计工作效果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审计环境,进一步搞好审计实践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标导向审计理论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目标导向”存在着广泛的实践基础与可靠的科学依据。审计目标导向下不同表现形式的审计理论体系(审计对象分野的审计理论体系、审计职能分野的审计理论体系和统一的审计理论体系 )具有客观性 ,审计界应当站在审计科学发展的最高立场上 ,建立适合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以及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的统一的审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非审计服务是会计师事务所重要的服务领域。近年来,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引起了国际审计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文章通过分析审计独立性的含义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探讨了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及审计质量的影响,并结合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情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职能的转换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职能是内部审计本质属性的体现。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在经济监督、规范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尚处于财务监督的较低层次,其功能和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转变审计理念;调整审计目标,转换内部审计职能;实现审计目标由检查监督型审计向防范风险、提高绩效的管理导向型审计的方向转变;审计角度由关注微观执行层次向关注宏观战略层次的方向转变;审计时间由事后审计向全过程审计的方向转变;审计手段由手工查账为主向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网络审计的方向转变;审计队伍构成由财会人员为主向多元化的专业人才结构的方向转变。在推进审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量力而为,控制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独立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计法律责任的制度缺失;审计职业道德失范;审计风险意识缺乏;审计监督机制失效。产生的原因有:独立审计不独立;审计失信成本低;审计舞弊难起诉;审计违规处罚轻;审计环境比较差;地方政府的庇护。完善我国独立审计制度的基本设想是:重构独立审计的法律责任制度,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构筑独立审计职业道德体系,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建立政府监管机制,重塑独立审计的良好形象;完善行业自我监管机制,规范独立审计的执业行为。  相似文献   

8.
审计存在着风险。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结果除承担审计责任外 ,还要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 ,同时为了维护审计主体的合法权益 ,审计人员必须在审计过程中 ,合理估计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 ,正确处理审计风险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及时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以降低或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水环境审计实务要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水环境审计制度与保障机制。因此,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受托环保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我国水环境审计基本制度和应用制度的构成内容以及保障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构建的水环境审计基本制度主要包括水环境审计目标、审计主体与职责、审计客体与范围和审计评价标准。水环境审计应用制度主要包括水环境审计模式、审计程序、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报告内容与形式和审计成果利用方式等。并且还通过如何建立健全水环境审计监督机制、水环境审计信息传递与披露机制和水环境审计评价与问责机制等方面构造了水环境审计制度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组织地位、规模、职责范围、规章制度等内部审计的四个特征因素来度量内部审计质量,并检验内部审计质量及其特征因素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外部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即内部审计质量越高,外部审计费用越低。而内部审计质量各特征因素对外部审计费用的影响却存在不一致性,其中:内部审计规模和职责范围与外部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与外部审计费用虽然负相关,但不显著;内部审计组织地位却与外部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着力点主要表现为:审计应以预防性为主;建设性是审计的生命力;审计应服务于宏观性。本文从政策绩效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结果等角度,论证了"政策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的高级形式"。政策绩效审计要充分体现预防性、建设性和宏观性。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质量是企业内部审计的生命 ,其优劣直接影响审计形象、审计权威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因此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环境控制、审计人员素质控制、审计方法控制、审计过程控制、审计制度控制五个方面。应高度重视审计制度的控制 ,通过实行项目主审负责制 ,健全风险分析、质量检查、过错追查制度等项措施 ,加强内审质量控制 ,提高审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从专业角度可分为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审计实践表明工程审计并不是独立的,它与财务审计密切相关。高校内部审计中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的具体结合运用:事前审计,包括决策、概算等方面的把关工作;事中审计,包括资金、结算等方面的把关工作;事后审计,包括决算、效益等方面的把关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审计概念体系是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想审计概念体系应具备的特征有:审计概念的构成要素应当能够从审计本质出发推导或再现出来;该体系一经形成,应可以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中推导出审计实务中可以遵循的具体规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审计概念之间应有密切的联系,并形成不同层次密切结合的系统结构。从审计本质出发,以分析审计的特殊矛盾为主线,全新的审计概念体系应由核心概念和派生概念构成。核心概念包括独立性、职业谨慎、职业道德、审计证据、审计标准、审计测试、审计意见,派生概念包括专业胜任能力、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公允表达。  相似文献   

15.
审计成本控制是审计业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制约审计成本控制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审计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簿弱、审计计划管理方式粗放、审计资源整合不到位、审计程序欠科学、审计成果利用不充分、审计人员缺乏激励机制等,因此,应从相应的方面予以改正,力求以最小的审计成本最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包括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和效果性审计三个方面。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主要有跟踪审计法、制度基础审计法、多部门协作审计法、财务收支审计与技术经济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微观审计与宏观审计相结合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将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形式所体现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或特定对象予以公告的一种制度。审计公告制度具有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已形成一个大致的内容框架,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运行效果不理想,推行国家审计公告制度还存在体制障碍,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相关规定不健全。因此,需要修改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优化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外部环境,改良现行审计体制以增强国家审计独立性,并防范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8.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 ,因审计人员知识技能不足和工作上的疏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会出现审计判断偏离客观事实的可能性。因此 ,审计人员要增强法律观念 ,加强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 ,正确履行法定审计程序 ,完善审计承诺授权说明书 ,对审计结论准确定性 ,以规避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但部分高校也存在着预算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强,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审计监督不够、绩效评价缺乏、创新不足等问题。今后,在高校预算执行审计中,应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预算管理审计与支出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常用的审计方式与数字化审计方式相结合,专项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和绩效审计相结合,成果运用与整改落实相结合,以不断提高高校审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审计权威是指国家审计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国家审计监督的权威来自宪法、法律规定与制度保障、党和政府的重视、审计机关自身行为、被审计单位自觉接受等多个方面,并体现在审计对象、审计工作开展、审计结果使用等各个环节。提高国家审计监督的权威是充分发挥审计治理作用的基本保证,对实现审计全覆盖、提高审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审计权威,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具体来说,要进一步在立法上明确国家审计监督范围和审计机关的权限,加强对审计违法行为的问责,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审计整改和结果运用的强制性,加强审计与其他监督力量的协同,审计机关也应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