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问:乱丢垃圾该当何罪?依我们现行法律和处罚力度,我想不过是批评教育,警告、罚款也是象征性的。因为"乱丢"不是"偷排",也不是"倾倒",看不出主观恶意,只是垃圾放错了地方,改过来不就完了吗?——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想法,而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2.
语丝语录     
《决策探索》2014,(15):8-8
"大家哄堂大笑,说句实在话,我汗颜!政府是干什么的,是应该给企业服务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企业主体不敢说话啊,老鼠见猫啊,那还行啊!" ——据央广网报道,部分企业家受邀到中南海参加座谈,第一个发言的企业家的一句"您得理解我们市场主体,我们不能乱提意见",让李克强总理表示"汗颜"  相似文献   

3.
高威 《经理人》2010,(8):34-39
11年后再聚首,《经理人》社长于绍文对话张瑞敏—从"中国造"到"模式造",海尔11年的变革苦旅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人单合一",海尔模式之核有哪些内涵?  相似文献   

4.
陈丽君 《决策探索》2014,(15):46-47
由于有着诱人的高收益,中国书画在艺术品市场上往往成为藏家关注的焦点。 眼下书画投资市场日益红火,稳定的收益率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有业内专家指出,最近几年,书画投资的收益率预计将保持在30%左右。虽说拥有诱人的高收益,但是,这类"小众性"艺术品投资并不是对所有投资者都能够"锦上添花",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飞涨的价格和热闹的市场,更多的人只是"雾里看花",不知该从何入手。那么,到底该如何投资书画?初涉书画市场需要注意什么?投资者应选择怎样的作品来作为投资对象?  相似文献   

5.
要谈医学伦理学的"应该"问题,首先我们搞清楚医学道德要求和医学道德义务问题.规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有什么义务去做什么?我们不能去做什么,我们做不做什么都可以等等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上一个"人",做了什么能够对社会有益,我们应该去做.如果,我们作了某件事情之后,反而使社会更加糟糕,更加退步,那么,我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能去做,由此可见,我们坚决不做.这就是规范伦理学对我们的要求和认识,也是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医学伦理学又是怎样要求和规范的呢?在关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研究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做会对人类有益?如何做符合人类现行社会道德要求?这是一个棘手复杂而又有十分重要的探讨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王运宝  章华 《决策》2010,(10):19-22
在区域经济竞赛中,"在状态"的苏北能够实现"洼地崛起"的密码是什么?苏北究竟有什么"过人的绝招"?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家价值忧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谁才称得上是企业家?" 什么是企业家?就像什么是经济学家一样,目前有许多人的认识是不对的。厂长是不是企业家?经理是不是企业家?未必是。" 企业家起码具备以下素质:" 第一是要有眼光。" 第二是要有胆量。" 第三是要有组织能力。" 有了这三条,并且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得到社会承认,你才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家。" 在我国企业家的职务有两种途径可以得到,一种是从竞争途径得到的,一种是在特殊关照之下得到的。前者货真价实,而后者则未必。" 1999年3月,朱 基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斩钉截铁地说:搞好…  相似文献   

8.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4,(15):25-25
2014年1月1日起,邓州、汝州、长垣、固始等10个省管试点县(市)正式由省接管。这场发轫于2004年5月份的"扩大部分县(市)管理权限"探索,自此迈出重要一步。半年多过去,"省管县"新婆媳关系如何?按照中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的要求,又探索了什么新路?聚焦"省管县",探访他们"升格"后的发展故事,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国琴 《决策探索》2010,(19):10-10
所谓的"内部特供",很有可能就徘徊于"骗局"与"腐败"之间。姑且不论那些充斥于市场上假冒伪劣的"内部特供",在现实生活中,到底还有多少"货真价实"的"内部特供"呢?日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工商局对辖区内宾馆、酒店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查获了56瓶打着"接待专供"、"内部特供"、"非卖品"等字样的假茅台酒。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11,(6):116-117
"什么是你理解的完美生活?""会为了教育子女而放弃事业吗?""你认为什么是幸福的婚姻?""成功女性的榜样是谁?"清华EMBA09E班的班会"真情告白"中,男同学们抛出一大堆问题,来"拷问"班里的"八朵金花"。  相似文献   

11.
方敏  杨文明 《决策探索》2014,(21):56-57
干部一"走读",苦的是老百姓。但他们为什么要"走读"? "相关制度政策的制定,客观上导致了‘走读干部’的产生。"政策导致"走读"?面对记者的疑问,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处长杨爱民解释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涨声"与"掌声",虽然音同义不同,但是透过现象其背后还是有些联系的。 就拿最近的物价来说吧,似乎什么都在涨,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姜你军",再到近期的"糖高宗"、"油你涨"、"玉米疯"、"苹什么"、"棉里藏针"、  相似文献   

13.
闫睿 《决策探索》2014,(21):38-38
随着银行卡的大规模换"芯",我国银行卡将告别"刷卡",迎来"插卡"时代。我国现有34.42亿张银行磁条卡的主人们正面临着一个现实困境:换卡的钱,拿还是不拿?  相似文献   

14.
夏自钊 《决策》2014,(5):35-37
长江之歌,谁是主唱?是企业家! 长江经济带要崛起,关键是产业,而企业家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产业家"。一流的企业家引领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集聚起一流的产业,一流的产业支撑起一流的城市和经济带。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收到的群众举报中,90%以上是针对淫秽色情网站的。前不久,继网络"扫黄"之后的手机"扫黄",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事实上,由于手机淫秽色情危害甚大,国家一直未停止对其严厉打击。为何屡禁不绝?加强打击的难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两会",是各地各界代表委员向政府表达意见、共商国是的时刻。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来自台湾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会上格外引人好奇。他们人数不多,但参政议政的方式却曾"一鸣惊人",国家领导人也时常对他们关爱有加,他们是怎么挑选出来的?他们都提过怎样的议案提案?在不同于他们所属地区体制的大陆,他们又代表谁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杨敏 《决策》2010,(9):22-23
睢宁之行,说到底是记者职业本能产生的那份好奇心驱使的:为什么全国那么多地方禁令如山吓不倒"酒君子",唯独睢宁干部身在外地亦能恪守"无例外禁酒"?  相似文献   

18.
"想更快乐吗?请大胆说不。"近日,美国《魅力》网站指出,学会"说不",会大大提高人的快乐感和满足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要求并不都是我们愿意接受,有时候拒绝是更好选择。一、勇于说不,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程良越 《经理人》2022,(11):58-61
<正>稻盛先生的“稻盛哲学”,中国企业家可谓是如数家珍,并总能津津乐道。那么,稻盛先生的“企业家遗产”最为弥足珍贵的是什么?中国企业家到底应该向稻盛和夫先生学习什么?8月30日,稻盛和夫先生去世。作为日本乃至世界经济界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从创办的一个生产陶瓷产品的小企业——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开始起步,在短短的40年时间里创建了两个“世界500强”,拯救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0.
"问题出在哪?""政策落实的阻碍是什么?""有什么意见建议?"……每到一处,国务院督查组的督查人员都要提出类似问题,追问到底。 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是检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全社会的关注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