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鸦片造成的种种危害之中,最大的一项危害就是地方财政、税收对鸦片的深度依赖。这种依赖的存在,导致历次禁烟的结果总是陷入禁而不绝、明禁暗弛、亦禁亦弛、寓禁于征的怪圈。反思近代贵州百年毒品的危害,对于当前开展的禁毒斗争,以及有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鸦片的包装     
鸦片战争前,中国烟毒泛滥。英国不法商人对华走私的鸦片,产自印度。印度酷热多雨。载有鸦片的商船经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入南海,在热带洋面上得航行数十天,为保存、运输好鸦片,鸦片制造商精心包装鸦片,“把鸦片装入为便于偷运而特制的箱子”。产于印度东部孟加拉地区的鸦片名为“公斑土”(按;有些史书写成“公班土”),装放的“箱子是用芒果木制成的,分两层,每层有二十格,每箱共四十格。浓缩烟浆制成实体圆球之后,包以罂粟花瓣(按:鸦片的原料为罂粟果汁)和劣质烟浆制成的硬壳,垫以干罂粟叶,然后放入格内,每箱放满四十个烟球。为  相似文献   

3.
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推行鸦片毒化政策,并将其作为独特的"治台经验",推广到中国大陆。由于中国各地情形不同,日人毒化手段随之发生变化,最终确立"以毒养战"、"以毒制华"的战略目标,将毒化政策演变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国家行为。日本侵华毒化政策的推行,摧残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了中国抗战力,打断了中国政府的禁烟历程,破坏了中国经济发展,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4.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东田 《云梦学刊》2004,25(4):22-23
评比是学术的鸦片!这决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我们学界的真实写照。当前,制约中国学术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学术评价的不公。而评价不公就在于我们搞的不是学术评价,而是学术评比;不是真正的学术,而是“评比学术”;不是评比为学术服务,而是学术为评比服务。毫无节制而又不断加码的学术评比,已将我们学界一歩一歩推向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一所谓“评比学术”,就是所有的学术活动都围绕着“评比”的指挥棒转。批评是学术的生命,尤其人文社会科学,只有在充分的批评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才有可能得到较为公正的评价。但是,名曰“评价”实为“评比”的…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后台湾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针对台湾的鸦片问题,后藤新平提出了他的鸦片“渐禁政策”,在台湾实行鸦片专卖。这一政策不仅稳定了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而且成为其向中国大陆推广的主要侵略伎俩。后藤新平亦因此而跻身于日本政治统治的核心,成为日本殖民统治的行政权威。  相似文献   

6.
掠夺和镇压,偏见和固执,两者结合起来迫使泰国苗人今天处于站不住脚的地位。村寨遭捣毁,承受着种族灭种战争的煎熬。强制执行的同化和融合计划,使重要而独特的苗人文化濒临绝灭。苗民被视为“鸦片生产者”、“暴动者”和“环境破坏者”。泰国官方对苗人的这三种说法是为其带摧残性和不公正政策的辩护。事实上,西方的吸毒问题不能归咎于泰国苗人,而他们被当成炝灰受到辱骂对待,对此他们并不真正明白。苗人的农耕形式并非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而以上三种虚构说法继续存在,这种指责不仅限于针对泰国的苗人,其它少数民族也被这样认…  相似文献   

7.
鸦片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社会及文化现象之一,因而近代小说对此多有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题材,近代小说的鸦片叙事呈现出一条明晰的由滥觞到发展、勃兴最终走向式微的弧形轨迹.近代小说的鸦片叙事存在着三个显著特征,展现了不同时期作家对鸦片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书写鸦片时的心理嬗变.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鸦片叙事在近代社会乃至毒品走私与消费依旧猖獗的当下中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化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回族在山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山西回族的人口及其分布山西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现有汉、回、满、蒙古、朝鲜、壮、藏等35个民族成份。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总人口为2529万人;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3805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其中回族51917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1.4%,是山西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山西省回族的分布非常广泛,全省117个县(市、区)中的111个有回民居住,主要分布在城镇,其中长治市城区13835人,太原市城区11617人,大同市城区6091人,晋城市城区2070人,阳泉、榆次、临汾、运城等市区都有千人以上,共计38949人,占全省回族总人口的75%。在农村有小聚居的回族村58个,共有人口万余人,约占全省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实施以毒养战的鸦片毒化战略,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日本不得不变换战术,表面上取消鸦片专卖,实行鸦片断禁政策,以惑视听,但实际上仍大量种植、销售鸦片,其以毒养战的鸦片政策的实质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10.
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自此以降至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在华一直进行着“北部开港运动”,企图冲破壁垒,在广州以北开辟更多商埠。英人的活动使清朝的广州独口通商政策陷入严重废弛,而开埠与反开埠的斗争在相当时段里成为中英交涉的重要内容,并使中英关系渐趋紧张,进而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12.
鸦片税收与清末警政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政建设是清末宪政改革的要项,鸦片税收则是清末警政改革的重要财源之一,各地警察创设和警政学堂的筹建经费或多或少与鸦片税收有着密切的关系。配合新政推行,清廷下决心禁绝鸦片,1908年下半年以后,鸦片禁政的速度加快,税厘收入大幅度缩减,赖以铺张的警政事业经费极受影响,清廷推行的“就地筹款”办理新政的方针受到严重挑战,各省的警政事项被迫放缓,有关宪政成绩的奏报多数是官样文章,财政制约成为宪政不举的重要成因,清廷对地方新政的督催引起地方省份的非议和敷衍,清末警政改革因鸦片禁政而呈现出复杂徘徊的态势,概见双方互动关系的复杂和多变。  相似文献   

13.
晚清贵州鸦片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贵州是中国鸦片的重要产区之一.而鸦片的种植和贸易与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过去,对此研究不多,论著较少,本文拟对晚清贵州鸦片的输入和种植,贸易和路线、清政府的政策和措施等课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方家. 一、鸦片的输入及种植经过熬制、提炼,以吸食为主要功能的鸦片,早在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就输入中国,但流入内地甚少.清朝中前期,贵州并无鸦片输入记载.鸦片输入贵州是在鸦片战争前不久.据《贵州烟毒流行回忆录》称:"作为吸食毒品的鸦片自何时流入贵州的……可以初  相似文献   

14.
冷东 《学术研究》2012,(8):101-106
1840年,英国侵略军向中国发动了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在鸦片战争期间,基于"英夷船坚炮利"、"器不如人"的感受,清朝开始了战船的建设活动。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战船建设未能在战场上发挥制敌的效用,但成为近代中国引进西方军事技术的初次尝试,对清朝水师走向近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为鸦片战后"师夷长技"的主张提供了思想营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对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启迪和借鉴的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一 18世纪初,葡萄牙人为了挽回澳门海外贸易的衰颓形势,开始往中国贩运鸦片,从1729至1772年的几十年间,是葡萄牙人独操走私鸦片进中国的时期。他们以澳门为据点,从印度西北海岸的葡属租借地果亚和达曼源源不断地贩运鸦片至澳门,再由澳门走私进入大陆内地,初时每年约200箱之数,供中国人吸食之用。《大英百科全书·中国条》记载:“吸食鸦片当在吸食烟草之后……,而第一次关于此种嗜好的记录,则始于一七二九年,尔时输入之鸦片,纯由葡萄牙人供给。其出口年约二百箱。”1729年以后,中国吸鸦片的人不断增加,葡萄牙人运往中国的鸦片也随着逐年以20箱的速度递增,至1767年,入口的鸦片数目已达每年1000多箱。“则运一千箱,这样的数额持续了好多年,皆由葡萄牙人经营。”可见,澳门在18世纪初、中叶已成为鸦片输入中国的贸易市场、鸦片走私的基地了。  相似文献   

16.
鸦片税收是清末兴学新政的重要财源之一 ,与各省学务振兴经费关系密切。而另一方面 ,为了配合新政的推行 ,清廷下决心禁绝鸦片。 190 8年下半年以后 ,鸦片禁政的速度加快 ,税厘收入大幅度缩减 ,赖以铺张的兴学事业经费极受影响 ,清廷推行的“就地筹款”办理兴学新政的方针受到严重挑战 ,各省的兴学新政事项被迫放缓。有关宪政成绩的奏报多数是官样文章 ,财政制约成为宪政不举的重要成因。清廷对地方兴学新政的敷衍引起地方省份的非议和敷衍 ,清末新政因鸦片禁政而呈现出萎缩徘徊的态势 ,概见双方互动关系的复杂和多变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山西票号在广东所设分号共有15家,大多在广州和汕头两口岸。山西票号在广东的主要活动包括汇兑和存放款,其汇兑活动除帮助清政府上解各种饷项以解决财政危机外,更主要的是国内南北商业贸易汇兑和对外贸易汇兑,体现了晚清中国金融业从内陆向沿海延伸,从国内商业资本的汇兑走向对外贸易的投资这一新趋势;其存放款活动主要是针对广东地方政府和官员,可见山西票号与广东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关系之密切。此外,山西票号在广东还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行银两票的活动,促进了当时广东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人。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元好问所以能够取得杰出的文学艺术成就,与他的身世和经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生活在金朝濒临灭亡的变乱多事之秋,几乎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困扰窘迫的岁月中度过。笔者按照知人论世的原则,着重对元好问在山西的行踪及其创作活动作粗略的述评。据《金史·文艺传》本传与郝经《陵川集·遗山先生墓铭》记载,元氏一族本出自鲜卑族拓拔氏。西晋时,鲜卑族各部先后在今华北及西北  相似文献   

19.
鸦片在中国泛滥了一个多世纪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观 ,鸦片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是列强有中国的鸦片经营造成的本文详细考查了英、美、日对中国经营鸦片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鸦片侵略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伴随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不断扩大,鸦片侵略亦不断加强,成为对华鸦片侵略的最大的祸首,日本帝国主义对华鸦片侵略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垄断性,地域广泛,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又一笔血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