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创业史》的研究内容应该开拓。本文试图从《创业史》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经济方面的成败得失,对柳青的经济观点略作探讨。《创业史》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科学等各方面的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看,它首先反映了柳青对农民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梁生宝买稻种》是从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里节选来的。《创业史》是反映我国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走合作化道路,艰苦创社会主义大业的优秀作品。它以波澜壮阔、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生动地展现了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塑造了梁生宝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上搏风击雨、奋勇前进的英雄形象。《梁生宝买稻种》就是其中展示梁生宝革命风采的一个动人的画面。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代文学的画廊里,柳青同志的《创业史》占有引人瞩目的地位。它那深刻扎实的思想内容,精湛完整的艺术形式,高亢豪迈的风采格调,力广大读者提供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社会主义文学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柳青的创作意图是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全面地、完整地概括这个“带有极其伟大的世界意义”的单命群众运动,有说服力地揭示这场革命发展的内在动力,表现我国农民的新的生活道路和新的历史命运,从而向  相似文献   

4.
《创业史》中的韩培生这一人物凝聚着柳青对“农业技术”与“合作化运动”之间关系的思考。与20世纪50年代同类题材的小说不同,柳青的《创业史》试图从根本的伦理维度上把握“合作化运动”,并激活“技术话语”的政治语境。从这一视野审视,韩培生的农业技术推广叙事呈现出多重维度,并形成了科学实践、社会实践、政治实践与伦理实践四个彼此相关的层次。借助这种叙事,柳青展示出“合作化运动”中“伦理”与“技术”的深层张力,也对“国家—乡村”二元结构中的现代化想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巩固新政权和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柳青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并塑造了梁生宝这一全新的英雄人物。柳青和他的《创业史》对合作化小说和陕西作家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为"十七年"农村合作化文学代表性作家,柳青与赵树理的文学叙事,既具有着社会时代共性特征,亦存在着艺术个性特征。从叙事观念、叙事伦理、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叙事立场等方面,对《狠透铁》与《锻炼锻炼》进行重新解读,不仅可见出他们的文学叙事的差异性,亦在重构他们合作化文学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住在农村的柳青亲身经历了合作化运动的过程,深刻认识到农业合作化道路对改变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的重要意义。他的《创业史》以非凡的气势、精巧的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杰出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8.
吴家丕同志所著《中国农民与农业现代化》一书(中原农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是一本资料丰富、观点明确、史论有机结合、视野开阔并有独立见解的学术著作。 该书全面论述了中国农民和农业问题的历史发展及其极端重要性;深刻地阐明了中国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客观地对合作化以来党领导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一分为二的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因而它对我们进行国情教育,特别是对进一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具体道路和贯彻实施“十年规划”,“八五计划”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的合作化,是五亿多农村人口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对农村的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这个问题,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1894)一文中,列宁在《论合作制》(1923)一文中,都是讲得很明白的。斯大林并且把这个理论付诸实践,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农业集体化的胜利。我们搞农业合作化,是依据了马列的指示,也参照了苏联的经验的,并不是自己的新发明。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50-70年代农村合作化题材小说中,《山乡巨变》具有突出的范式意义。在小说叙述话语安排上,拥有权威力量的叙述者赋予小说叙事以明确现实意义的方式,奠定了基本的话语规范;在结构安排上,以运动发生的线性时间过程,讲述农民从分散的小农经济个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主体的必然,剖析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大大小小的矛盾与冲突,成为该类题材小说的基本结构模式;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为主要矛盾冲突焦点,次要矛盾服从且围绕主要矛盾展开的冲突方式,已成为农村合作化题材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文学史上,柳青是取得了卓著成就的作家之一。这位受人尊敬的作家,“是从诗和散文开始写作的”。然而,他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大的还是集中反映在小说创作上。一九五九年发表的他的长篇小说《创业史》,被公认为史诗性的杰作,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评论者都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评价。但是,人们多从他的长篇创作中,研究柳青的创作道路,对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的研究,尚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有雷加同志在评论和回忆柳青写作农民史诗的道路时,认为柳青在延安写作短篇小说,已是“他进行巨著《创业史》前的探索时期”。这一评论是颇有见地的。一部杰作,绝不是偶然产生出来的,它需要作家进行长时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既有上世纪五十年代以集体化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的快速发展,也有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合作运动的停滞与衰退,更有当代农民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新中国农村兴起的两次合作化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动逻辑,也预示着不同的发展前景。推动农村合作化运动健康发展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利,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创新互利合作模式,同时加强政府对合作化的规范与引导。  相似文献   

13.
本书收集了 1 980年以来我在报刊上发表过的部分文章 ,也有少量是工作中的讲话。由于大部分内容与农村产权问题有关 ,故取名“农村产权问题研究”。回顾农村 5 0年走过来的“路” ,从产权角度看 ,从农民实际占有生产资料的状况角度看 ,从农民高兴不高兴的角度看 ,是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走了三种“路”。土地改革以后到合作化前为一个阶段 ,是一种“路” ;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为一个阶段 ,是一种“路” ;改革开放 2 0年为一个阶段 ,又是一种“路”。从土地改革以后合作化前这一阶段来看 ,这一阶段 ,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实现了从无产者…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后期,我国广大农村先后实现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一方面许多农民子女,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小学毕业后没钱上中学失学在家;一方面农村的生产队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会计、记工员、保管员,于是在一些农村里出现了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农民们叫它“农业中学”。自它一诞生,就受到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和支持,并且表现出它特有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列宁《论合作社》对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提出了通过合作社把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合作社计划,提出了合作化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原则。这些思想和原则对于目前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重大的启示作用。深刻领会列宁《论合作社》一文的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积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柳青,姓刘,名蕴华,字东园。1916年7月2日(农历6月3日),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寺沟村一户破产的富裕农民家里。“柳青”,是他1935年冬发表散文《待车》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柳青的父亲刘仲喜,是一个很会经营而又好胜的农民,他不识字,但极力支持子女读书。母亲马氏,为一贤明的农妇,先后生过八个儿子,两个女儿。柳青在弟兄中,排行第四。  相似文献   

17.
周立波同志是我国文艺战线上的一个勤奋的战士,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作品。 《暴风骤雨》是周立波同志重要的代表作,是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所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暴风骤雨》也是作家创作的一大突破。它以东北农村的生活斗争为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翻天覆地的土改运动。真实地再现了广大翻身农民所经历的尖锐、剧烈、复杂的斗争;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它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广大贫苦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提高思想觉悟,以暴风骤雨般的力量,摧毁长期统治我国农村的封建势力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8.
智谋精粹古为今用——读《‘三国’智谋精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演义》是反映封建时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尤其作了形象的、生动的、艺术的描写。后来,清王朝的统治者把它翻译成满文,以此作为文臣武将的必读书;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者,则从《三国演义》中学习攻守进退的兵法;现  相似文献   

19.
冯晓蔚 《中华魂》2012,(11):49-51
1978年6月13日,作家柳青猝然辞世,千百万读者期待他写完《创业史》的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 柳青是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宝贵贡献的作家。1960年,他的《创业史》第一部出版,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的成熟。文艺评论家们把《创业史》列人现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中.认为它是建国以来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20.
《创业史》是柳青长期社会实践和美学思考的结晶,尽管囿于环境,柳青的创作不得不凸显“时代精神”,但在细节的丰富性方面,柳青遵循了创作规律,并以真诚的民生视角带来作品的真实品格。今天,体制的变化不应成为评价作品的重要依凭,《创业史》中体现出的身份焦虑与美学冲突,使它成为探究当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