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俗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个体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民俗语言环境中,民俗语言作为意识的物质外壳积累着民族世代的成果,并实现着民族意识的世代遗传。人类世代延续中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在承受这种遗传的既定的人类意识——语言、概念、习俗,等等。人的情绪系统是从遗传那里获得的,情绪发生时与外界的直接联系,为民俗语言符号系统在个体那里的建构提供了基础,并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相互感应的工具。一、民俗语言符号系统在个体那里的建构人的生命不仅受到生物学上所谓个体发生法则的支配,同时也受到社会生活的民俗语言…  相似文献   

2.
明清小说中蛇毒无意中疗病母题可促进夫妻、婆媳关系改善及男女关系缔结.母题在历时性演变过程中,个案文本有一个单一叙事到民俗意蕴逐渐丰富的嬗变过程.多种异文对于接受者具有交互作用,佛经相关故事具有增殖性,在传播过程中相互触发、相互补充,故事演变过程中不断增添细节,丰富饱满.故事还往往与特定的地方区域风俗联系起来,从而更加具有现实性和真实可信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辽宁阜新地区巴拉根仓故事的蒙汉文化交融的文化特质,巴拉根仓故事中体现了蒙汉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两种文化的交融,该故事是一部口述的生活文化史记录。密切关注巴拉根仓故事滋生的空间,还原故事生成的文化语境,民间口承叙事往往成为该地区相应风俗的直接注脚。在习俗化的作用下,民间口承叙事与民俗生活水乳交融地循环互动,习俗化是连接民间口承叙事与民俗生活的纽带。故事文本成为特定区域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4.
<正> 酒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由此而形成的酒文化自然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酒文化的范畴自然也包括酒的故事.本文从我所接触有限的酒的故事,试图探讨它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想从酒的故事中,探索一下中华民族的民俗的嬗变.现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索:  相似文献   

5.
岁时节日的民俗风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宋诗的俗化倾向使得诗人对节日民俗活动有了更广泛、更深邃的关注和展示,从审美角度描绘节日民俗事象,节令诗的价值通过民俗事象与诗人主体的审美理想、人生感悟和生活思考的相互交融、吸纳,得到审美的跃升。  相似文献   

6.
民间动物造型不仅是一种民间美术,更是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层面上显示的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和发展与丰富的民俗活动紧密联系着,本文主要分析了民间动物造型艺术与生产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和装饰游艺民俗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民俗是一个国家经历了千百年累积下来的社会生活的写照,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活化石。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再加之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人员和物资往来,社会生活中必然有相似之处,文章从两国的传统节日民俗入手,分析比较其异同,从而探寻日本民俗之渊源。  相似文献   

8.
阜新地区巴拉根仓故事中“童年出家”、“佛祖赐名”等故事素的出现与该地区宗教民俗生活息息相关。还原故事生成的文化语境,民间口承叙事往往成为地方风俗和历史的直接注脚。故事文本是特定区域内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是对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广大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栖性的生活文化。它的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表现出美的特性。尤其是人生民俗和信仰民俗的超越性功能,更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同构超越的心理基础。民俗“内容”与形式结构的统一表现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生命活动不仅是原生态古朴民俗的基质,也是现代变异民俗的审美批判的基质,文艺民俗的审美价值表现在:浓染地方风采,创造独特氛围,建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西部,"老鼠嫁女"故事和民俗风习遍布山乡,自成体系,它是民众生活、文化传统和地方知识的结晶和映照.本文以"老鼠嫁女"故事为中心,兼及其他的鼠故事,从叙事类型、文化要素和信仰主题等方面剖析鄂西"老鼠嫁女"故事的风格与特征,及其在民间知识谱系当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美学角度看民俗的现代传承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12.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13.
《日本灵异记》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初期,其中记述的故事多发生在奈良时代,探究其中的故事可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风貌及民众生活,对于开展文学文化研究、历史民俗研究及中日比较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15.
民俗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民俗美作为民俗文化事象的鲜丽外观,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质,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创造精神”。优秀灿烂的中华民俗文化和民俗美不仅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也是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它为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在新的世纪,如何继往开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和民俗美精神,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刊出的四篇文章,是从美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民俗的当代建设问题所作的探索分析;同时,这些探索分析也极有可能引发对于当代中国美学建设问题的思考。我们诚恳地希望美学界和民俗学界的同仁予以关注、批评。  相似文献   

16.
民俗描写是新时期小说创作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个方面,一个阵容强大的作家群合力写出了新时期小说史上最为色彩斑烂、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页。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小说创作,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新课题。什么是文艺民俗学?文艺民俗学是文艺学与民俗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不仅适用于民间口语文学的研究,而且适用于作家书面文学的研究。人是生活在变异着的民俗之中的。民俗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民俗生活是人的生活的组成部分。作家们在构思  相似文献   

17.
“三女婿拜寿”是在我国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笑话故事。它以极具生活情趣的礼仪民俗为叙述背景 ,具有丰厚的社会文化底蕴 ,是民间生活故事中的一支奇葩。本文通过对故事进行分类 ,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出发 ,剖析故事情节背后所蕴含的群体心理、社会制度等文化内涵 ,探索故事兴盛不衰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8.
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电影作品具有人物群体身份的民间性,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体现着典型的民间色彩,故事中民俗元素得到极致的渲染和全方位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民俗是广大民众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与精神两栖性的生活文化。它的鲜丽的形式结构承载着人类的善真追求,表现出美的特性。尤其是人生民俗和信仰民俗的超越性功能,更为审美活动提供了同构超越的心理基础。本文从生命活动的理论基点出发,论述了民俗的“内容”与形式结构的关系,指出生命活动不仅是原生态古朴民俗的基质,也是现代变异民俗的审美批判的基质,并展述了民间文艺、民间竞技和文艺民俗审美类型  相似文献   

20.
采风识俗,为了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必先采风识俗。人是生活在民俗之中的。各个民族是生活在各具特色的代代传承而不断变异着的民俗之中的。瑶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向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搏斗,长期与封建王朝的压迫作斗争,形成了独特的民俗。传统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