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下研究装备远程技术支援保障体系,并运用其方法论--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研究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将雷达装备远程技术支援保障体系构建成一个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智能化综合集成研讨厅.文中提出了3层结构的雷达装备远程技术支援保障综合集成研讨厅分布式网络环境,并论述了各层的组成及功能;给出了研讨厅MAS组织结构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多Agent和B/S结构的研讨厅系统模型,同时论述了研讨厅系统模型中各层功能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为复杂群决策提供了开放的平台支持,不同的群体可以在分布的终端通过多种形式登录研讨厅系统获取决策研讨任务后,经过个人独立思考、共享信息和专家知识、群体商讨、达成共识几个阶段实现群体决策。在这些阶段中,获取群体研讨者理性知识非常重要。针对独立思考阶段决策者的想法、意见、观点、知识等分散、获取难的特点,提出用意群方法来提取分散的决策主体对决策问题思考的理性知识,并通过例证来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学森将还原论方法和整体论方法辩证统一起来,并从系统整体出发将系统进行分解,再综合集成到系统整体实现1 1>2的整体涌现,最终是从整体上研究和解决问题。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程构成了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这个体系必将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科学技术向综合性整体化方向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不仅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学会科学方法论,用新的思维方法解决科学技术复杂性问题。综合与集成是近几十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也是解决复杂问题和计算机网络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对科学技术复杂性问题进行综合集成研究,就有希望产生新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首先提出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总体集成概念模型,然后从项目目标、全寿命期、参与各方这三个维度综合考虑提出一个综合集成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项目管理要素集成概念模型。该模型中增加了工程建设项目现在普遍重视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Health,Safety&Environment,简称HSE)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系统作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传统的还原论的研究方法不能更为贴切分析和演绎其发展过程。在分析综合集成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基础上,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系统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阐明了综合集成方法在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中具有决策系统性、知识广泛性和学科综合性等优势,更有利于全面、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7.
建模与优化是流程工业GIMS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智能决策技术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集成技术的智能决策支持技术。它以数据仓库为平台 ,以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 ,综合应用机器学习、计算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 )、模式识别、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等技术 ,以解决生产过程工业过程建模及优化等问题知识获取的技术瓶颈为目标 ,实现工业生产过程决策支持与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8.
综合集成战略: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方高校的发展面临自身难以解决的两大难题,一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使地方高校的资源占有严重不足;二是长期封闭的自我发展传统使地方高校有效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弱,因此综合集成战略就是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校际间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从而达到优势集成,使地方高校科研的突破能力加强,社会的服务能力得到扩张,并使其社会影响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主,人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钱学森先生对系统科学的杰出贡献,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以人为主,人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指出其实质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不同领域专家掌握的专业知识、各种统计数据资料、专家的实际经验和各种直感式的体会综合集成起来,从而获得关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整体定量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格技术的发展对钱学森先生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发展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学科的集成、技术的集成、组织机构的集成、服务功能的集成、人才组合与知识结构的集成等方面全面地剖析了图书情报学出现的综合集成的现象及趋势,指出综合集成是信息时代指导图书情报学发展的科学哲理,是图书情报学思维工作方法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论文提出了地铁项目系统集成管理的思路,采用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建立了地铁可融资性问题的系统分析框架;进而,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系统因果分析图;它们将为地铁项目融资的实际操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加高效准确地评估地铁换乘站发生火灾事故的等级,文章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FDS)模拟了宁波市某地铁换乘站的火灾现场,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改进了地铁换乘站火灾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糊分析法对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进行了评价,并且在模拟现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人员撤离方案。结果表明,该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风险综合评价为一般安全,影响疏散的各种因素导致各个出口的可用疏散时间只有4~7分钟左右。研究证明FDS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地铁换乘站的火灾预防中,有利于火灾风险的评价与火灾来临时人员撤离方案的规划。本研究为特定环境范围中的火灾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风险评价是房地产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专家打分法,基于房地产项目开发阶段建立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多准则决策理论,建立基于不确定语言变量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方法。实证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有效的,为房地产企业开展投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国际工程项目投标对象的选择是一类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针对多目标、多标准决策中对多个选择项目的优劣判断较困难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以效用作为统一各目标的评判标准的项目选择方法。效用理论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基本理论,在决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效用理论及其对国际工程项目评价实用性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其在国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因素的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企业竞争开始从以产品为重心转向以项目为重心,以及投资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的现象,环境因素在企业项目投资决策中占有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折现现金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环境因素的企业项目投资决策方法.通过熵权法将企业项目财务收益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结合,为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BT模式下工程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T模式及工程投资控制的相关理论,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BT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该项目采用改良BT模式的动因与特点,总结了其采用改良BT模式下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5号线BT项目在工程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的过程、重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今后工程建设前期的投资控制提供了实证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决策缺乏科学性操作,给项目造成潜在风险。科学决策的规范运用使项目风险降低,成功概率大大提升。效用理论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基本理论,在决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历史观的方法,对效用理论的创立、发展及改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现代效用理论在房地产中基本应用的探讨,建立项目决策的效用公式,并进行了效用决策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设工程质量竣工备案评价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设工程质量竣工备案评价是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能力和水平的全过程的总体把握,本文根据对建设工程质量竣工备案进行产品质量、物质质量和监督过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所形成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实现有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与过程,阐述了竣工备案综合评价的三个基本功能:反映功能、监测预测功能和比较功能,分析了评价的五个特点:具体性、模糊量化性、解释说明性、时间性、综合性,构架了有效评价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对于提高政府质量监督竣工备案决策的科学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物期权方法在新技术投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技术投资是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以最终提供新的产品为手段,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的投资活动。它的风险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NPV法)往往会低估项目价值,存在很大的缺陷与不足。引入实物期权理论,建立新技术投资的期权评价模型,将使新技术投资项目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地铁成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我国许多城市开始了地铁工程建设,其中地铁隧道施工大多采用盾构技术。在城市地铁建设中一般建(构)筑物较为密集,地铁隧道不可避免的正穿或旁穿各类建(构)筑物,各个建(构)筑物又有各自的安全标准和特点,盾构通过时,怎样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成为地铁隧道施工中一个重要技术。结合天津地铁二号线沙柳路站—博山道站区间盾构穿越祁连桥桥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