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两廊一圈"建立的背景,中国西南与东盟经济环境的比较,来探讨"两廊一圈"与东盟的关系以及双方可以开展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素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作为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广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多方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之一的越南毗邻,双方对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尚显缓慢。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构建和“两廊一圈”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广西的旅游业应当抓住机遇,实现“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成立前,京族传统生产方式的特征在于生态适应。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京族生产方式的转型经历了由"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的变迁,并认为"多元推动"转型格局的优点在于其可替代性,不足在于政府力量的"弱化"与"错位"。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两廊一圈"建设给京族生产方式转型带来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4.
对瑶族村落--广西田东县L屯的剖析,揭示了外出务工对民族村落通婚圈的影响.认为在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人们的交往范围非常有限,方圆不过几十公里,因此村民通婚的范围非常狭窄.在外出务工成为一种潮流之后,村民们走出大山,到各地打工,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于是人们交往的范围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通婚的范围也逐渐增大.较之30年前,民族村落的通婚圈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内卷"和"扩大"并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各地人们对盘古的崇拜在地理上相连成片,形成了盘古信仰圈.盘古信仰圈的出现说明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和南越民族世居地都可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盘古信仰圈的凝聚力出发,就地理、堪舆、图腾、敬祖、活化石、民俗等六个方面论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所记的南海"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的具体位置就在古代南海的中心区域广西桂中地区的大明山上.具有显赫景观形象和浓厚礼法含义的广西桂中大明山其人文地理特征与南朝梁任防<述异记>卷上所记录的"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相吻合,古代西瓯骆越世居地的广西大明山是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6.
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广西大明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人们时盘古的崇拜在地理上相连成片,形成了盘古信仰圈.盘古信仰圈的出现说明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和南越民族世居地都可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盘古信仰圈的凝聚力出发,就地理、堪舆、图腾、敬祖、活化石、民俗等六个方面论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所记的南海"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的具体位置就在北回归线经过的中国南方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壮侗语族民族中的壮族居住的古南海的中心区域广西桂中平原地区的大明山上.具有显赫景现形象和浓厚礼法含义的广西桂中大明山其人文地理特征与南朝梁任防<述异记>卷上所记录的"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相吻合,古代西瓯、骆越世居地的广西大明山是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7.
广西钦廉一带的"天涯海角"是我国历史上有地物为证和确切空间范围的"天涯海角"之一,这种地物标志就是天涯亭和海角亭.自宋至清末,有大量吟咏广西"天涯海角"的律诗和文论.广西的"天涯海角",实有恢复和旅游开发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广西金秀大瑶山以其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而被人们誉称为"世界和中国瑶族文化研究的中心."为打造"世界瑶都"文化品牌,充分展示金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扩大金秀大瑶山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知名度,从而在传统文化资源与经济利益之间找到一条可持续富民的民生理路,2010年5月22日至24日首届"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暨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节"在广西金秀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并展开了热烈探讨.论坛哲引了金秀瑶族文化具体科学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助推了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新桂系在治理广西的过程中,实施了"特种部族教育",这是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桂系在创办和实施"特种部族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质--创建特师、编辑乡土教材、推行多元文化融合、突出实用性等."特种部族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考察其得失,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总结近10年来广西民族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广西民族团结"四个模范"的原因与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民族研究工作的新任务、新思路和新方法,开拓广西民族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为了完成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理事会和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由广西民族研究学会、广西壮学学会共同主办的会员代表大会暨"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7月31日至8月1日在南宁召开.  相似文献   

11.
<正>"三圈说"既是批判性的概念,又是建设性的概念。(一)作为批判性的概念,"三圈说"指向社会科学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在西方社会科学中持续起着作用,即使是在非西方社会科学中亦是如此。它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将世界划分为三个圈:以希腊—罗马—近代西方为"核心圈",以两河流  相似文献   

12.
清代广西三界庙地理分布与三界神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界庙在清代广西各府中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宁、浔州、郁林、平乐、梧州等五府(州),呈现出一种沿着西江流域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在郁江两岸分布最为密集。清代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界神祭祀圈,而这种祭祀圈的出现与三界神的现实功利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朱琦是近代广西诗歌史上的一位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诗人,"岭西五家"和"杉湖十子"之一.他的诗以杜甫为法,从各个角度全面地反映了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前后的社会现实,寄予了深沉的感叹,具有浓厚的"诗史"特征,风格沉郁悲壮,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可谓杜甫诗歌的传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西宣武镇国画石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其具有画面氛围感强、色彩丰富以及材质雅致的三大特性.笔者将国画石独特风光的特点与现代自然风光的实质问题结合创作出以"国画石上的风光"为主题的两个系列首饰."修复·风光"系列描述现代风光被人为破坏,警示人们应该爱护环境的情感体现."欣赏·风光"系列主要以山水的情景变化来体...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诗歌多元发展的态势下,"相思湖诗群"依凭"相思湖作家群"的人文传统,其诗歌创作受到诗坛的关注.在诗歌创作上"尊重个性"的同时,诗学主张不断形成共识,具体表现为:诗歌,作为生活的"一种建制";以暴制暴,从思维上强化语言的生命旨归;诗歌要考虑"隐匿者"的存在,学会召唤读者相应的情绪;诗歌伦理学:诗歌与大地合一.  相似文献   

17.
广西那坡县黑衣壮特有的多声部民歌"虽敏"的音乐风格深沉、古朴,极具个性."虽敏"的产生和发展与黑衣壮的历史背景、族群性格及审美意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农业强省与农业大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强省的农业即特色农业。广西要建成农业强省,必须走发展特色农业之路。文章分析了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和所具备的优越的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提出广西建设农业强省必须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要求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根据广西区的资源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状况,笔者认为,下世纪之初,广西区有望建成我国的农业强省(即以农业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只是广西区建设农业强省必须走发展特色农业之路。本文着重探讨两个问题:(l)广西…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下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凸显、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但也存在发展质量不高、同构现象存在、大型非公企业缺乏、政策壁垒依旧存在等问题.对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指标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结合广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提出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四圈两带”空间分布,新常态下走“外援式”和“内源式”相结合的“产业拉动、四化联动、内外开放、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那段沧桑的日子里做了许多事.1935年夏天,他与新婚妻子王同惠一同前往广西大瑶山研究瑶民生活,到冬天,在山里遭遇不幸,王同惠未获生还,费孝通负伤,在广州治疗之后,1936年夏天借养病之机在家乡调研.该年秋天,费孝通把所获材料带到英国,在马林诺斯基的指导下,完成了其名作<江村经济>.1938年,费孝通取道西贡进入云南,得到中英庚款资助,在该地开始研究工作,在"魁阁"创办社会学工作站,致力于"类型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