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现代空间理论认为,空间与社会通过主体相互建构.在现代城市,主体以时空方式存在于城市文化之中.主体通过建构具有层级性的社会文化空间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语境建设,并促使高等教育物质基础日趋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成及城市主体的层级性形成.同时,现代技术的发展使空间得以拓展,"人"得以全面延伸.在媒介和各种教育技术的运用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公共性空间得以形成.这种城市文化空间及主体层次结构与高等教育国际化互动模式理论框架的形成,为其实证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乡村空心化问题实质上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非均衡发展状态的一种空间表现.在城乡经济互通导向下,空心村产业规划中应为来自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留有空间;而空心村也应借助科技和信息平台更直接的为城市经济服务.城乡空间互置使得在更便捷的城镇用地开拓乡村工业发展空间和将空心村综合开发形成市民游憩空间甚至生活空间成为可能.城乡文化互融有利于城市文化经营理念带动乡村文化复兴与产业化,也有利于城市文化因为传统乡村文化的融入而找到民族性的根基.城乡风貌互补倡导在保持洁净安全前提下,城市风貌和乡村风貌各自的特色塑造.以上方法已经应用于小南京村美好乡村综合示范区总体规划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意义指向,应以开放与革新为主旋律,以融合与提升为方向标,实现从传统的小码头文化向现代大码头文化的转型.促进文化内涵的变革性提升和重塑式新构.传统武汉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形成了以开放、包容、灵变、趋新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个性.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武汉大码头文化体系,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此,应在厘清武汉码头文化历史源流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认识武汉码头文化现代转型的发展趋势,遵循文化创新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强化符合社会转型要求的大开放观念和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革新理念,将构建武汉大码头文化融入全民创业活动之中,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之中,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4.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命题。运用社会互构论对张掖市柳新区党组织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以党建引领为基础的农业组织化实践,柳新区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互构式“惠农共同体”,不仅打通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渠道,也促进了党建链与产业链的有机整合;从互构主体及其互构关系、互构过程及方式、互构域、互构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解析,探讨了柳新区各级党组织与小农户形成的“互构、共在、共生”状态,以期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路径提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从“乡村中国”转向“城市中国”,赵本夫的《无土时代》对中国“无土时代”的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书写,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的文学寓言意义.小说在城乡文化时空的结构体中,内中含有城乡视角、文化时空、情感结构的叙说,表征的是传统与现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空间归属与文化身份、城乡游走与家园归依等小说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城市文化的有力支撑。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过程中既关注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致力于高品质的城市文化建设。河南省城市文化空间构建中虽然出现了情感生产不足及负面的情感体验,但通过建设“以人为本”的中原城市文化、构建中原城市美学及创新中原艺术传播等途径,可以实现河南省城市文化与主体情感的正向互构,彰显人文城市的魅力,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社会互构论的基本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即是城市和农村两主体互构共变的机制,包括城乡互构的主体、互构动力、互构方式和互构域四个要素。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探索日益丰富,"城乡整体互构共生"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逐渐显现出其优越性和合理性。该模式主张城市和农村是互构共生的,互动地位将趋于平等合作,双方相互关系的维持依赖于利益需要的满足,互构结果将是互惠双赢。惠州的实践证明,各地在深入把握城乡互构机制的基础上,建构既有自己特点又遵从普适规律的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新世纪以来,黄石地区的地域文化发展迅速,其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特色不断显现。矿冶文化资源的挖掘与青铜文化之乡的定位,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热潮的兴起以及现代广场文化的大力推广,大大推动了黄石的城市发展步伐,它们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组织发展的内在机制,实际上是现代大学组织与学术人力资源的互构,这种互构关系呈现出同向谐变、逆向冲突、相互构建的特点。而战略学术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大学组织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关联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结构、文化、声望、制度五个方面。以战略学术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构建新型现代大学组织模式,形成组织的持续竞争力,是实现现代大学组织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以往关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研究体现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割裂,或关注个体行动者的个人资源、理性选择和积极行动,或强调制度安排等宏观因素的结构性制约,导致割裂的根源在于这些研究在基本的理论层面上没有搞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大连市为例,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出发,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进行研究,既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的制度因素,也研究制度制约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行为选择。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社会结构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城市融入状况,同样社会结构也随其城市融入行为的发展而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行为是能动的主体和社会制度二者互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