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土地利用受到各种伦理规范的约束,因而规划土地利用的法制会受到伦理的引导与支撑.在人类中心伦理与土地伦理的两种模式之下,土地利用规划法制的创制、运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效果,不切合实际的人类中心伦理走向没落,转向土地伦理兴起的发展趋势业已无可避免.本文依据土地伦理的基本标准,窥探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现实,针对所存在“人类利益至上”倾向、“经济发展优先”偏差等严重问题,试为改进现行制度的不足提供向导.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的治理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中有关地方政府的义务规定欠缺,权力监督不足,责任体系不完善,以致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是更新治理的理念.新的治理(公共治理)包括公共协商、权力合法、组织协作、回应等观念.它可以改变制度的价值取向,弥补义务规定不足,实现权责的一致,转变传统的监督方式,从而解决因制度缺陷而导致的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失控问题.土地利用中的公共治理观念的建立,还需要一些配套制度,如权力平衡机制、绩效评估机制、责任机制、权利保障机制等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伦理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正确的土地伦理观 ,保护土地资源 ,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人类的神圣职责。考察了土地资源退化的现状及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指出人类应提倡和遵循土地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现代土地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通过研究我国土地利用伦理选择的实现途径 ,提出建立具体的运行机制 ,将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伦理规范切实落到土地利用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4.
和谐人地关系亟需树立土地伦理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土地危机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必须树立一种土地伦理道德观念,自觉地爱护和尊重土地,从根本上去协调人地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人地关系和谐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土地伦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土地伦理思想的实践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土地开发以其高强度和剧变性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而要慎重对待 ,尽可能把它置于人类理性的控制之下。土地经营是在特定用途下土地与其它生产要素相互配比的过程 ,其未来方向是对单位土地资源投入较多的劳动、资本和技术 ,实施集约经营。土地整治是为了克服土地退化或土地固有缺陷而进行的治理和改造活动 ,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影响当前土地利用持续性的重大问题。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 ,它看似柔弱 ,实则强硬 ,看似消极 ,实则积极 ,应该予以大力推崇。  相似文献   

6.
合乎伦理规范的土地流转,是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保证。贯彻落实党中央规范土地流转的"三不"政策: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土地细碎化治理是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土地细碎化问题无法通过单一的治理方式解决,需借助多种力量合力应对。中部金峨县的经验表明,土地细碎化治理应以县域为单元构建治理体系,整合地方政府、农民和市场主体等力量,使政府、社会和市场形成治理合力,实现土地细碎化治理的目标。在土地细碎化县域治理体系中,以地方政府引导为核心的行政化机制是前提条件,供给土地细碎化治理资源,引导土地细碎化治理实践;以农民自组织为核心的社会化是组织机制,村社集体统筹协调土地整合和土地流转过程,农民通过自主决策和民主协商参与实践过程;以市场耦合为核心的市场化机制是必要条件,耦合行政化机制和社会化机制,借助土地流转市场发育推动土地集中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技伦理治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及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指出由于新兴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与相关的法律、社会问题紧密缠绕在一起,涉及的社会角色增多,需要以新的方式解决,这带来了伦理治理的新思想.科技伦理治理的思想成熟于生命科学的伦理治理,在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思想和理论框架推进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以科技伦理治理是对科学技术的全过程的治理为基础,阐述了科技伦理治理及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含义及特点,提出了一个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对未来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闽、赣、湘三地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探讨土地流转背景下新土地精英阶层的形成机制和村庄治理参与行为.分析发现: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的集中,规模经营主体的身份符号和对占有资源的策略化利用,村组织衰落和土地流转后村庄常住人口的减少等因素,推动了新土地精英阶层的崛起.新土地精英具有参与村庄治理的历史必然性和主观需求性.但应当注意,新土地精英的崛起和村庄治理参与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需从加强规制入手,既发挥新土地精英作为治理主体的功能,又要避免其对村庄公共资源的攫取,以有效解决或缓解农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利奥波德创造性地提出土地伦理和土地健康的概念。土地伦理是土地健康的根本保证,土地健康是土地伦理的重要目标。缺失对土地的伦理关怀,土地就会出现生病的症状。斯坦贝克在小说《愤怒的葡萄》中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以沙尘暴和干旱为代表的土地生病症状。拟从科技和机械的滥用,不合理土地政策的误导,战争的推动,科学种植方法的欠缺和土地伦理的丧失等五大方面分析《愤怒的葡萄》中的土地健康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建构。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空间隐喻理论为框架,对《雨里的猫》中不同的空间隐喻认知模式进行分析,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解读小说隐晦的主题内涵。  相似文献   

12.
《易经》卦爻辞不是韵文,但间用韵语,这些韵语主要包括同卦诸爻用韵和同一爻辞内部相韵两种情况。查找出卦爻辞的韵语,有助于确定卦爻辞的句读和不同版本的异文,对于正确理解《易经》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区域内各国及国际组织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经贸往来及合作还拓展了云南旅游业的海外市场,交通领域的合作增强了云南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基于此,对云南旅游业在澜湄合作的历史条件下今后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管理学中人本管理的原理 ,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特点 ,提出了在学生管理中如何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使学生工作做到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河西方志方言章中的方言词汇,在书写形式上存在着因本字失考而误用同音字的现象,致误原因是撰稿者蔽于方音而对方言词的语源未能详加考察.这些误字,客观上反映了方言音系的某些特点,为我们研究地方语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有利条件.本文列举分析了河西方志方言章中的一些误字及其产生的原因,以期为第二轮方志编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宋词“女性化”倾向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词以其独特的审美情韵成为古代文学艺苑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全宋词》电子计算机检索系统”对两万余首宋词中高频字的检索结果反映出其鲜明的女性化倾向 ,而宋词女性化倾向的形成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艺术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制度>第51条规定:企业应当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从河南上市公司2000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政策执行情况可以看出,资产减值政策对这些上市公司存在着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际反"伊斯兰国"联盟是对"伊斯兰国"挑战现代国际关系秩序与现代民族国家主权这一极端意识形态的反击,"伊斯兰国"在生成国的消失已成定局,但是"伊斯兰国"在与"基地"组织从依从到脱离的发展过程中,夺得的国际恐怖主义领袖地位的影响力不会消亡,因此在"伊斯兰国"背景下提前布局推动国际合作,形成打击恐怖主义国际共识,完善我国反恐怖主义法治建设,预防后"伊斯兰国"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扩散显得尤为重要。从恐怖主义概念分歧产生的历史根源与国际意识形态矛盾根源入手,寻找以国际公约的方式推进国际反恐怖主义与反极端主义合作,并寻求实现普遍管辖权的契机,提出中国应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回流人员做出相关法律应对预案设定,同时应尽快实现安全检查的法定化标准,以消除后"伊斯兰国"背景下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对我国恶性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20.
2009年的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比以往更加紧密地与当代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以专题形式举行的研讨会和笔会较往年更加密集;对法国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者与往年相比涉及更多领域.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危机”、“艺术与革命”、“政党与社会运动”这三个主题,探讨了2009年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野.作者认为,当下的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体现了法国思想界的一个传统,即以思想的方式“介入”生活;同时,这种“介入”又具有新时代的特点,这就是“立场优先”原则越来越被“生活优先”原则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