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司法裁判中,体系解释是弥补文义解释之不足的重要方法。当下体系解释的运用难题是将体系解释简单理解为"联系上下文",未关注到体系解释的"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两个方面。体系解释作为裁判者体系性思维通过法律方法的直观展现,是弥补传统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中逻辑不足的重要方式。为保证体系解释的有效运用,体系解释需要严格遵从"立足整个法律体系理解某一上下文规范"等内部体系解释规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法律、法治不是自然状态,而是一种拟制性的存在。在法律拟制与实施的过程中,体系性要求是法治思维的指引,其与体系化结合,可表征法治实现的逻辑性。体系化是指法律构成以及实施的一致性,既包括对构成法律的概念、规范、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思索,也蕴含对法律实施的体系化要求。作为法治思维原则的体系性,是指立法和法律实施的诸环节都要展现体系性的要求。体系性是塑造法学原理的指导思想,是构建法律体系以及法律实施的原则,是建构法律方法论系统的原则。关注法律的体系性,是对逻辑思维规则的重视。法治所需的形式合法性,主要来自法律的内在体系。而法治的实质合法性,则来自外部体系。体系性要求所衍生的体系化,是塑造法治思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把法律作为修辞”的命题,既是对法律碎片化的方法校正,也是法治时代的思维特征.法治时代的标志是去革命化、消除政治权威的绝对性,这就需要社会的话语系统也应随之发生变化,法律话语应该替代政治修辞的权威,所有的政治诉求都应该在法治框架内展开,法律修辞的力量应该超过其他的话语系统,从而成为最常用的思维形式.在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人们把思维的重点集中到了各种各样的创新上,但离开了法治,所有的创新都不会从根本上促动中国的进步.把法律作为修辞是筹划中国未来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完善的法律解释体系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纵观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如若长期存在必将影响我国法律解释体系功效的发挥,进而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对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其关键是调整现行立法解释、重新定位现行司法解释,从而使整个法律解释体系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但还不够完善,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工作,法律解释就是其中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完善法律体系的方式。法律解释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解释的结果不仅适用于个案,还普遍适用于所有类似案件;解释主体不仅包括法官,还包括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解释对象不仅包括法条,还包括整部法律文件甚至几部法律文件的法律精神。这使得法律解释具有明显的立法性质,并在法律概念澄清与定义、不当法律制度的微调、法律漏洞的补充和法律空白的先行探索等方面发挥着完善法律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解释与法律实践密不可分,而法律解释的含义需要正确认识,我国法律解释体系中的解释主体多元性等问题也要进一步澄清,这对重构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包括重新定位立法解释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推进依法治国面临两大任务,法与人是依法治国的两个支点。依法治国并不否定人的主体地位,而法治思维是培育和提高与实行依法治国相匹配的主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从现实层面看,将法治思维纳入研究视野是法律逻辑应该承担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研究,指出解决问题和不足的关键不在对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作细枝末节的修理,而在于对其进行重新架构,并且认为这一架构的重中之重是对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以使整个法律解释体系和谐,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前提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涵义和框架。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框架应是由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配合而构成的统一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法学对法律与法治所采取的揭弊式作业,指出了法律的不确定性、意义的流动性以及法治的不可能性。这种对所谓真相的揭弊,一方面影响了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人们探寻法治实现思维路径的热情。在对各种揭弊的回应中,人们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方法论的功能。法律方法论有多重功能,但最主要功能是寻找于法有据之法,塑造法治思维所需要的法律推理的大前提。通过法律方法以及法律思维规则的使用,可以对法律、法治的各种弊端进行修复,并确定具体的法治之法。这种努力在法治的实现途径上证成了法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按说是一个话语标记,它通常关联三个语篇单位:A.陈述某个事实依据;B.依照常理推导出一个结论命题;C.陈述与此命题相反的另一事实。按说具有表示推测的传信功能,可靠性等级居中。在语篇中,有衔接AB和BC的功能,常常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语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分为从句假设和主句假设两种类型,主要反映言者的态度或愿望,可以表达多种话语功能:有的意在实施反驳或拒绝,是根据逻辑知识和话语含意推导出来的,可称其逻辑推导式;有的意在表达建议、认同等,是由主句直接或间接表述出来的,可称其为非逻辑推导式。与其他可以表达同样话语功能的句子相比较,无标记反事实假设句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兵团话语体系是融兵团屯垦戍边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于一体的、多层次的话语系统。构建兵团话语体系是兵团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是繁荣和发展兵团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需要,也是提高兵团话语权,增强兵团意识形态吸引力的价值需要。兵团特色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开放的理念,立足屯垦戍边的生动实践,注重兵团文本挖掘。  相似文献   

14.
左向移位结构又称前置法,是指将句中的某一成分移至句首,而原来的位置则由一代名词来标记的句法结构。左向移位结构有典型的结构和特定的语篇功能。从认知角度看,左向移位结构因信息的突显所致。这一结构的使用突出了移位成分的信息,收到了显著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中国的通用航空法律制度亟待完善。中国须按照国际法规定重新界定通用航空的法律定义,完善通用航空法律法规体系,修改有关规定,规范对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通用航空活动,为通用航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保障环境。  相似文献   

16.
法律英语中名物化隐喻的语篇功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对名物化隐喻对法律英语语体的构建做语篇功能分析,论证了名物化隐喻的使用是英语书面语和正式语体的主要特征。正确使用名物化隐喻能帮助人们简练、精确、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运用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建构性。法律以语言来指涉社会和历史的起源,并把法律文本与言语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主体间通过理解与服从促成一种关于规则的共识。法律内部的道德性无法仅根据法律本身体系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严谨来判断。会话包涵的现实利益分析中涉及多元因果模型,经过拆分离析和有目的性的选择,必然在进入立法者视野下时融进导向明确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18.
内部规范与外部规范的总和构成了公务员规则之治的载体。但研究者往往聚焦于行政外部规范,而轻视内部规范。由于公务员执法行为在官民和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内部规范的形式更加贴近于公务员实际工作,使得行为规范成了当代行政法治环境下行政机关改善公务员执法状况的重要手段。其功能主要体现为迈向规则治理、提高政府质量和注入行政价值观等;而在制度建构上,尽管晚近行为规范的数量和质量都呈现出较高的增长态势,但在规范内容、立法质量和实施效力等方面仍待进一步完善。对公务员的个人利益进行约束,或者引导其服务于公共利益,是行为规范设置的核心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话语标记语是如今比较常见的研究话题.关联理论开辟了话语标记语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的认知语用功能进行了阐释,并指出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可以增加语境效果,对听话人的推理起制约和引导作用,从而使听话人寻求到最佳关联性,实现交际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体制与道德的背反——中国传统司法的背景及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司法发生于专制主义官僚政治和泛道德主义伦理双重背景之中 ,两种背景支配下的古代社会中 ,道德与体制、技术存在着严重的背反 :道德上的高调与组织和制度上的低效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这是中国传统国家和社会面临着的一个根本性挑战 ,也是司法不断走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种困境主要表现为 :司法腐败之根深蒂固、刑讯主义之无从根除以及明清时代幕友擅权之弊害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