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城镇化进入由速度型向质量型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城市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实现"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新要求的三大路径.通过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的历史节点和特征事实分析、核心概念及其内在关联解析,建立基于"效率-公平-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阐释了低碳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政策机理.研究认为,推动低碳城市高质量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现形式,强调以城市为载体和行动平台,聚焦于城镇化建设中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质量推动城市低碳发展转型,关键在于:(1)推动低碳城市发展三大变革,提高城市系统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水平;(2)构建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3)以低碳的路径,推动低碳城市高质量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态,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为了实现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走低碳发展路径,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可靠模式.文章在分析了西部城市群低碳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TIRPAT模型对产生此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城市经济规模是影响能源消费碳排量程度最深的因素这一结果.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加大城乡规划的引导作用;创新地方政府考评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体制;倡导低碳化生活方式等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山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城市等级分布不均匀、城市持续发展受限制、地区产业结构需优化、城乡二元分立较明显,并提出山西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路径选择,建设山西中部城市群、加快推进产业化转型、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为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4.
虽然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推动力、拉动力和加速力,奠定了城市发展平台,但却绝不是唯一的动力。制度同样是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城市发展的深层本质,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和重要资源,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质量、速度和规模。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条件和背景,使我国选择了与世界城镇化一般发展模式不同的制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迁,日益显露出了矛盾和问题。适时地转换和创新我国城市发展制度,及时调整和规范城市发展制度体系与内容,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是促进和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城市蔓延,形成"城市二元结构"。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应做出相应改变。人的城镇化要求城乡人口平等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服务在供给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匹配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因而,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分析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困难,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以确保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消除快速城镇化弊端、科学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利用2007—2019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城市低碳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显著抑制了城市碳排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促使试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平均下降了3.02%,并且随着政策的推进其效果逐渐增强。异质性分析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仅对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以及大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通过抑制城市蔓延、促进经济集聚、强化环境规制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考核,加大节约集约用地与环境监管力度,探索区域间差异化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最终实现城镇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新型城镇化是科学的城镇化,与传统的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形态、动力、质量、机制上都有着显著区别.在简述了芜湖市城镇化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芜湖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的发展机遇:正处在城镇化“增速提质”的发展机遇期,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以及良好的政策优势.分析了芜湖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存在的困难和制约因素:较大的县城经济差异,就业安置面临巨大挑战,资金压力制约城镇化进程,土地约束与环境压力加大.基于此,提出了芜湖市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更新理念,提升决策“智慧”;科学布局,完善城镇体系;要三化并进,强化产业支撑;加强城市的功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力;改善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共生与错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进程有着必然的共生关联,但是在实践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践事实与迅猛的城镇化进程相分离。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的经济驱动型特征与农民工市民化的经济给付型需要错位,国家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强意志与地方政府的弱反应形成反差,城市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与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存在矛盾。在城镇化发展中,要以“共享“为理念,重构农民工的城市权利;以“主体性”为依归,尊重农民工的市民化选择;以“均衡发展”为目标,拓宽农民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正在世界兴起。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化驶入快车道。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53.7%,内蒙古城镇化率达到58.5%。蒙东地区五个盟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其历史人文沿革、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区位状况等与其他地区不同。为此,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必然带有蒙东地区特点。从蒙东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中,探索蒙东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路径,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然。因此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空心村"问题就是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之一。此外,"空心村"问题也必然会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得到合理解决。因此,本文拟就黄石"空心村"问题为例,分析黄石城镇化进程中"空心村"问题的形成原因,探寻治理"空心村"问题合理、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是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安徽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对其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安徽省农村体育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二者在多方面具有互动关系,存在多条协同发展路径.建议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整体布局、统筹协调、优化路径等手段促进安徽省农村体育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高速发展使城镇化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如城镇化中出现的"城市病"和"农村病"问题。因此要走健康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政府经济行为主动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要明确行政职责,实现政府转型;约束经济职能,提升城镇化进程中的极化效应;巩固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科学规划城镇化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怎样科学发展,怎样与环境和谐相处,这是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也可从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吸取营养。作为我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古城在选址筑城、水利建设、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堪称是与环境协调的典范。城头山古城在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多个方面能为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人类只能顺应和主动地适应其周边环境,力求与环境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与改革发展是"十三五"规划两个重要内容.两大战略一个立足于构建对外开放格局,一个立足于国内区域发展新布局,两者以何种机制结合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整合分析两大战略之间关系可知,两大战略的互相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水平对"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推进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区域及部分国家城镇化发展状况可知,中欧城镇化合作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合作重要机制;从城镇化动力来源的两个主体--政府与市场这两个视角可以探讨两大战略的结合路径.通过现有文献资料的综述研究可知,从国际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本质是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完善也是城镇化问题的重要部分;从国内研究来看,中小城市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应该作为研究的重点;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省、市城镇化合作;妥善处理"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城市的产业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机遇.然而,现行的一些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存在诸多发展弊端,如城镇化中的空城现象、伪城问题、病城问题以及黑城现象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而探索人的城镇化发展将成为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就目前而言,为有效推进现代城镇化,需要在发展理念、户籍制度、城乡统筹、财政体制以及管理创新等发展路径方面不断加强人的城镇化建设,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发展开始较早,在夏朝后期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城市.秦汉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封建王朝行政体制逐步走向完善过程中,城市与国家行政体制紧密联系起来,进而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化规模扩大,这个时期的城市已经彻底打破了市坊的界线和禁夜的限制.明清时期随着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到经济体制和行政制度的影响,我国城镇化速度十分缓慢,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镇化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我国的城镇化得到全面推进,城镇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的2016流出地、2016流入地和2017流入地三项调查数据,采用双来源数据耦合比较方法,从农村和城市双向视角对当前农村家庭与城镇化的联系程度、流向以及就近城市群首位度进行了描述,对未来农村地区人口转移潜力以及城市群的产业布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近半的农村家庭已经投入到城镇化进程之中,11. 6%的农村家庭已经常住在城市,36. 1%的农村家庭有家庭成员常住在城市;未来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出意愿不足,异地城镇化路径存在阻滞风险;中、西部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不足以支撑农业劳动力就近城镇化。进一步提出思考:逐步推动常住人口城镇化向户籍人口城镇化转变;优先解决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中国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引起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必然给基层社会的治理带来问题,从而引起基层治理的转型.过渡型社区的出现及城乡关系冲突的发生,使城镇化背景下的基层治理面临问题和挑战.以建设更具包容性的社区为目标,构建面向未来的基层治理新机制,是应对挑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由原来的点状分散式发展模式向块状聚合集中型发展模式转化,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组群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出来.长吉图作为纵跨吉林省三大地区的开发开放先导区,正在主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措施以增强城市发展潜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形成综合实力更强、辐射范围更大的城市群.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是中国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造福民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的背景下,富平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小城镇,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着意识落后、框架不清、路径不明等问题。在分析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富平"建设的框架及路径,以期为"智慧富平"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也为国内尤其是中西部的智慧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