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本文从教材语言的特点来探讨大学语文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与教材编写问题.首先,结合教材语言的基础性与功能性特点来分析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结合教材语言的有线性、有序性、通用性与专业性特点来具体探讨教材对象语言的选择问题;最后,结合大学语文教材语言的特点和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来谈谈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文学科有语文知识、语文智能和语文教育三个层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美育是大学语文的灵魂,对学生汉语言听说读写实用技能的提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是其目的。  相似文献   

3.
1980年代以来,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们基于"文选"核心地位的前提下,在体例创新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较大扩展了教材的审美内涵和实践应用价值。综观目前教材体例,大致呈现出文史型、主题型、专题型、模块型和文体型等多元发展的态势。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之百家争鸣,根源于人们关乎大学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差异性认知,与时代文化对大学语文逼迫性的功能赋予有着密切关联。同时,教材编写者们在关注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时,也应关注"审美性"的问题,并将这种理念熔铸进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夏中义、王步高、温儒敏、陈洪、张介明等人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或以人文主题为特色,或对文学史编排体例进行新探索,或以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结构内容,或引入数字化资源构筑教材新形态,或导入比较文学视野更新知识构成,大力变革传统编排方式,有力推动了大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在大学中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双重功能,是其他任何课程不能替代的。上好大学语文课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选择最适当的教材和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现行大学语文教材存在诸多的问题。通过对《新视野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优缺点分析,提出对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性质争论多年来歧义纷出,很难得出建设性成果,而从教材历史生成的角度考察可能是一条较为清晰的道路.通过教材编写理念的历史化、问题化回溯,大致可以看到大学语文教材分别经历了侧重"语文"、"文学"、"人文"的不同时期,他们分别代表了大学语文发展的工具化阶段、审美化阶段、和伦理化阶段.在三个阶段演进中,"语文"、"文学"、"人文"三维虽有共时交错,但历时发展已成为主要线索,这个过程虽然缓慢、艰难,但其方向不可逆转,共同勾勒了大学语文课程整体功能转变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 ,语文教育结束了古代作为综合性学科 ,文史哲不分的历史 ,开始独立设科。综观 2 0世纪前期中国近现代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 ,可以看出它具有四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9.
《大学语文》教材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多多,各有类型,各具特色,是编者们对“大学语文”定位不同认识的产物。《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要“求精”、“求新”,而不必“求全”、“求广”;选文与中学教材允许有少量重复,但教师要讲出与中学课程不同的套路。体制的问题是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古文偏多、主体性欠缺、体例编排变化小等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其对大学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即少选古文,满足大学生对人文知识和审美修养的需要,体例不求千篇一律,而是要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语文》课程与教材的定位问题,应超越一般中文学者原有的思维定势,直接着眼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互渗互动,直接着眼于人文科学系统中各门具体学科之间的互渗互动,直接着眼于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与其为非中文专业学生讲授中文专业的语言文字知识或语言文学知识,还不如为他们讲授汉语言文化的基本知识,拓展他们的汉语言文化的学术眼光;对于这门公共课程及其教材,与其定名为《大学语文》,还不如名之日:《汉语言文化读本》。  相似文献   

13.
微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标志着一元表达、单向话语空间的结束。微博所具有的即时性、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与多元性等特征,让个体的表达与多元的思维成为可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该积极应潮流而动,借微博之长,补大学语文教材之短,为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塑造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白城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实例,充分论证了在"发展的教育"这一科学的理念指导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该采取的措施,具体体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学校实际和编写实践 ,阐述了教材编写的重要性和实用意义 ;提出了吸纳最新知识、积极进行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等搞好新时期教材编写的观点 ;为搞好学校教材编写工作 ,建议实行政策倾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加强编写队伍建设等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取材、释义诸方面 ,多有可取之处。然大醇微  我国现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概观            疵 ,尚有不足 :文字编排的正确性有所疏忽 ,知识介绍的科学性有所不足 ,标点运用的规范性有所欠缺 ,语言表述的严谨性有待加强 ,词语诠释的精确性有待提高 ,内容安排的统一性有待协调 ,出处标引的可行性有待商榷。倘能改进 ,则一定能更臻完美  相似文献   

17.
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之本,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保障。在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应明确学科培养目标,发挥学科特优势色,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以多种教学方式,为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和督导体系,确保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质量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是地方综合性大学教材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分析和探讨如何将该原则贯彻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教材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9.
齐齐哈尔大学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充分利用地缘区位优势、利用黑龙江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文化积淀,发挥学科研究领域的特色,从打造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加强教学体系建设、优化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入手,形成独具特色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不断提高俄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传承传统文化和陶冶情操、培育人文精神为基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培养语言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语言的训练在根本上是思维的训练,是思想能力的培养,而大学时代是人思维走向定型、思想迈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传承文化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是为了认识、了解我们自己,认清我们的当下现实,为发展新(传统)文化,为社会的进步、为未来服务;而所谓人文精神的培养,则一方面是要学生认识到人文学科(首先就是“大学语文”本身)的重要性并乐于去学习,另一方面是以引导、熏陶、涵养的方式去进行教育,要让学生大量地阅读人文性作品,在这种广泛阅读中逐渐养成人文素质、人文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