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克服由政府和企业包办福利的弊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互助,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扩大社会福利服务的参与,是内地与社会福利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正在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鉴于此,1995年11月7日至10日,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新华社香港分社社会工作部协办的“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三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内地的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前线社会工作者计60务人和香港社会福利界、志愿服务机构及大学的19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主题报告、大会发言、专题研讨和参观福利机构等号种形式的广泛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尤其是在文在寅政府执政时期,韩国通过实施新的福利项目、扩充既有福利制度来强化国家主导的公共福利。这种被强化的公共福利制度包括新设的儿童补贴、基础年金的提高、增强健康保险保障性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通过扩充公共设施和人力资源,强化社会服务政策。公共福利的增强使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度扩张,加速了韩国迈入福利国家的进程。未来韩国选择何种福利国家类型,目前还尚不明确,但近几年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确实抑制了韩国走向相对偏差的福利国家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我跟随单位组织的考察小组赴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以下简称圣公会)开展了为期8天的考察工作。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是香港三大社会福利组织之一,成立于1973年,下属服务机构200余家,覆盖全香港及澳门,提供的服务包括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等,而我们重点考察的是长者服务。  相似文献   

4.
孙元琪 《现代交际》2011,(11):18-18
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我国当前的必然选择。社区福利服务是社区福利的重要内容,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发展状况。然而目前我国对社区福利服务的界定尚不清晰,致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在社区福利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张加速非盈利组织的建设,通过整合民间资源促进我国社区福利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体制的转变与中国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福利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理论工作者为了研究的便利,将这一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加以不同的阶段划分。本文试以政府介入社会福利的角度为依据,按照政府对社会福利职能所承担责任的逐步增大,将社会福利观念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基本以旁观者自居,认为政府无须介入福利之行,仅限于制定最基本的福利规则;社会崇尚个人互助及民间机构施惠——政府开始介入社会福利的提供,推行个人、社会与政府三方均担福利职责的观念——政府所承担福利职责的比重远远超过个人与社会,而成为最主要的福刮承担者。持第一种福利观念的政…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对儿童社会福利的处置多数是事后补救为主、预防为辅,随着社会发展,这种补缺型的社会福利转变为预防和事后补救相结合的适度普惠型制度势在必行。据了解,目前儿童福利条例草案已起草完成,但这还远远不够。当儿童的生存权,包括生命安全权和生活保障权受到威胁时,谁来发现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是当前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质量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社会政策范式.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追求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状况的改善,更要关注社会体系的运行状况.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目前三江源生态移民构建社会福利机制有着重要意义.笔者试图从这一理论的规范性因素入手,深入考察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所具备规范性因素的现实背景,为构建社会福利机制提供契合实际的客观认知,寻求构建福利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及其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福利事业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作者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日本,以及英国、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社会福利的发展状况,从社会福利的行政、老人的福利、母子福利、残疾人福利、家庭福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介绍,并对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帆  王立 《现代妇女》2014,(12):I0108-I0108
对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的讨论与研究,对于进一步探讨当代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对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探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工人权益保障、农民权益保障、经济基础上的福利发展和社会福利立法化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并简评价了毛泽东社会福利思想的利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Gilbert的社会福利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转变历程,总结自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以来在福利政策分配基础、分配内容、服务输送和资金筹措四个方面的具体选择情况,揭示当前中国在这些方面尚存的问题,并简述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福利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无锡市民政局直属的福利事业单位、省一级福利院,是目前无锡地区集“三无”老人、代养老人、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收养、医疗、康复、教育于—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中心是民政部确定的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之一。自被确立为试点单位以来,中心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培养入手,重视全员社工理念和知识的培训,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澳大利亚,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又称为收入与资产测试,是民众获得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金,如社会保障津贴、寻工津贴、社会保障福利金、青年培训津贴、军人福利金以及收入补助补充津贴等的第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孩子大多是被父母遗弃的,从小被送到福利中心,在这里学习、生活直到长大.按照政策,已成年孤儿很多不再属于政府供养对象,即将要独立生活、成家立业.作为这些孩子的"家长",福利中心希望他们也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成家立业,因此在融入社会方面给予他们指导,并从住房、就业等方面对其提供支持.成年孤儿回归社会已经成为福利中心的一项日常工作机制,每年有3~5名孤儿通过廉租住房等形式回归社会.2009年,福利中心又申请到了5套廉租住房,根据申请情况,经过前期评估,选定了5名孩子作为当年度回归社会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三,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工程 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与完善,新加坡建立起了以中央公积金制为主体,内容涵盖养老、住房、医疗、保险、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相比,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既让人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全,又没让国家背上沉重的福利包袱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残疾人社会福利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之一,对此已达成世界共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对象从一部分群体到全体残疾人,福利内容从保障基本生活到注重残疾人全面发展,福利形式从个别化帮扶、临时性救助,发展为制度化保障、常态化服务,福利工作重心由制度完善到政策落实,福利推进路径由城乡二元分隔转向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残疾人逐步摆脱歧视走向融合,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开辟出来的,在道路选择、观念基础、组织体系、制度构成上特色鲜明.继往开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将向着"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中 ,公民权利观念的确立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变革。它把社会福利从一般的道德要求提升到了政治道德的高度 ,使福利脱离了慈善救济的人道关怀的局限性 ,变成人人拥有的经济与社会权利。在公民权利的政治理念下 ,人们把享有社会福利保障当作自己的应有权利 ,救助贫病不必再借助于人性的同情与怜悯。所有社会成员都拥有了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平等地位 ,这就改变了社会福利的慈善救济性质 ,在消除福利救助中的社会歧视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可以这样说 ,作为公民权利的社会福利观的形成 ,将现代社会福利与传统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如何应对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工为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用专业技术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服务的人。说白了,社工是向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输送福利的人。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福利比较单位化或者说垄断化的国家,社工怎样去输送福利?从社会福利和社会建设的角度看,现在在中国推行和从事社会工作有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哪些需要注意和及时跟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 自工业革命以来,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被打破,社会风险大大提升,诸多社会问题凸显。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在自由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的同时,深深地被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社会问题所困扰。为应对这些问题,英国政府采纳了《贝弗里奇报告》中有关社会福利的建议,并于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此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到来,西方发达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大多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一院两制”是近年来社会福利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件新事,是各地福利院在艰难发展中创出的一条新路,是“社会福利社会办”的一种尝试。它的产生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扎根于现实需要土壤。在众说不一的“一院两制”强劲发展之时,本文试作一点理论上的探讨。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观感于武汉市各福利院的可喜变化,深化于对佛山市10余所福利院发展展露出勃勃生机的认识。 一、“一院两制”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一院两制”?就是在一个福利院内收养两种老人,实行两种运行机制。一种是公费供养的福利对象,一种是自费寄养的社会老人;在一院中有两种运行机制,一是福利机制,面向“三无”对象,二是市场机制,面向有困难需求的社会对象。简单地说,“一院两制”是在坚持福利属性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收养社会上有困难的自费老人的福利院。“一院两制”的出现不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0.
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中,公民权利观念的确立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变革。它把社会福利从一般的道德要求提升到了政治道德的高度,使福利脱离了慈善救济的人道关怀的局限性,变成人人拥有的经济与社会权利。在公民权利的政治理念下,人们把享有社会福利保障当作自己的应有权利,救助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