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增长低通胀”是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特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9%的高增长态势,同时,通货膨胀率(CPI增长)由上年接近4%降至2%以下,不仅如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但一些新问题出现和一些老问题的累积发展,会对2006年和整个“十一五”平稳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相当的压力,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依然偏高;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凸现,不良后果开始显现;物价增幅进入偏低区间,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就业增长偏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外需与内需增长的不平衡问题突出。综合来看,2005年宏观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与消费需求后劲不足的共同作用,可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问题。2006年可能是此轮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其基本特征,预计GDP增长8.5%左右,投资增长和出口增长将双双放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继续回落。2006年及“十一五”初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继续坚持“双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重点是防止通货紧缩,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三大政策工具主要围绕着3个方面的政策取向进行灵活微调,即对日益显现的供给过剩问题,要继续采取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适度压缩投资需求增长,防止产能过剩的发展,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对可能面临的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要通过积极地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使内需增长保持快速稳定。为减少对外需增长的过强依赖,要逐步调整外贸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2.
<正> 一、对200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1,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按照经济学界一般观点,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个经济增长周期,1992年到1994年为经济扩张阶段,1994年以后为经济收缩阶段,其中1994—1996年为  相似文献   

3.
一、河北省宏观经济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通过实施“科教兴冀”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我省经济总量大大提高,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迅猛发展,“瓶颈”制约明显缓解,整体经济实力增强,为今后加速我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看,宏观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的特点:1.国民经济进入了适度快速、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初步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态势。“八五”期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46%的速度增长,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996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比1991年增长了1倍…  相似文献   

4.
梁逊 《经营管理者》2015,(6):161-162
2014年,受全省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宏观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所增多,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总体来看,我省工业经济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部分重要经济指标有所好转,筑底企稳的态势已有所显现。一、工业生产运行主要特点1.工业生产呈现总体平稳、小幅波动态势。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从季度走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已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这意味着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在调控目标、调控政策、调控措施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等方面,都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课题。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和对策研究,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逐步走出了低谷,宏观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但是,资源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也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7.
<正>2003年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不仅经历了“非典”的考验,而且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好势头。2004年我国经济将承接2003年的稳健发展轨迹,继续演绎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因此,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将顺势而动,在拉动经济增K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2004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呈现明显的淡出趋势,而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扭转了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GDP增长率徘徊在7%-8%之间的局面,走出了通货紧缩阴影,GDP增长率达到9.1%,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同时,随着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因素。确实,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一个使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投资过快、信贷过多、顺差过大"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总量调控和结构性调控措施.至2006年三季度,这些政策开始显现成效,下半年宏观经济开始从高位回落,全年经济运行继续呈"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根据工业和投资的增长趋向,预计四季度GDP增长10.3%,全年增长10.6%.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保持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价格比较稳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运行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目前以固定资产投资及货币信贷增长过快、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为特征的经济趋热现象与低物价、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大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由此增加了宏观调控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为了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继续保持2003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特点。从经济增长9.3%左右、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约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等宏观指标来看,当前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增长一直在平稳运行中酝酿着积极"反弹"的势头。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攀升到9 1%,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一轮具有"软扩张"性质的经济周期波动已经开始。为此,我们利用推广的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arkovs witching model)来描述我国经济增长过程的动态性质。通过模型估计和检验,发现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反弹效应",并且导致了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在当前经济周期态势下,经济政策仍然应该保持稳定的操作方向,以保证"反弹效应"充分体现出来,并促使我国经济增长"软扩张"过程的巩固、持续和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我国的宏观经济正在从偏快走向过热,投资增幅仍在高位运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流动性显著过剩;另一种看法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并未出现过热迹象,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但尚未超出安全警戒线,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而言可以承受.笔者认为:当前经济总体并未过热,但经济高位增长的约束条件在增多,潜在风险在加大.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宏观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展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提振信心,宏观调控政策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5.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特别是“九五”以来的发展,我省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基本良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如期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已加入WTO,使  相似文献   

16.
苗务生 《决策探索》2002,(11):13-14
一、河南省2002年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 (一)1-8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02年,河南省着力抓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东引西进、扩大开放,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上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以下简称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8%,第二产业增长10.2%,第三产业增长10.2%.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出口、信贷、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多项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披露,中国正在制定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拟将2001至200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王梦奎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三个标志:一、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向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尤其目前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和军事格局都发生重大变化。王梦奎认为,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十五”期间经济将是一个新的成长期,整个下世纪初叶将保持好的发展趋势,经济增长速度定为7%左右,与90年代中期制订的“1996至2000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的,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一倍的目标相吻合,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首先是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来的。1995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九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鉴于“十五”时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仍然缓慢的情况,“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首先是在制定“九五”计划时提出来的。1995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九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6年通过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储备呈大幅增长的态势,由于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对我国的整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有诸多的影响,因此探讨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国内经济的快速稳定的运行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吸收内生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另外在借鉴对外汇储备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采用了能体现时间序列数据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格朗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对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