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闭上双眼,想象一下你最亲密的友人。也许你能“看到”她的一头棕发、深邃的眼瞳,甚下描绘出她的笑容。当你心里装着这幅画面,与她在街上偶偶,你会立刻认出她。但如果你做不到呢?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是广东第一个获得长寿之乡美誉的地区,而三水区年龄最长的老人就居住在福利中心,现年109岁,还耳聪目明。福利中心342位老人个个健康快乐,以中心为家。近年来,福利中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职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环境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行风建设为突破口,倡导敬老爱幼、扶弱助残,坚持老有所托、幼有所养、残有所助、病有所医的服务承诺,深入扎实地开展老人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是广东第一个获得长寿之乡美誉的地区,而三水区年龄最长的老人就居住在福利中心,现年109岁,还耳聪目明。福利中心342位老人个个健康快乐,以中心为家。近年来,福利中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职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环境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行风建设为突破口,倡导敬老爱幼、扶弱助残,坚持老有所托、幼有所养、残有所助、病有所医的服务承诺,深入扎实地开展老人服务工作,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模式,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树立行业品牌服务,给老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相似文献
6.
法的合法性从何而来——关于哈贝马斯法律思想的一个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罗尔斯、卢曼、韦伯等人有关法的合法性思想观点的梳理和评述 ,哈贝马斯指出法律有效的条件是它必须是事实性和有效性的统一体 ;在今天这后形而上学时代 ,这种统一只能寄希望于沟通理性 ;又由于沟通理性得以实现的前提即自由的人民因“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而不复存在 ,为此 ,必须通过“人权”和“人民主权”互为前提的程序民主来为沟通行动的开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的对话空间提供保证 ,进而为法律的合法性提供基础和来源 相似文献
7.
正无锡市儿童福利院是无锡市唯一收养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孤残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和社会弃婴为主要任务的社会福利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福利院的条件不断改善,儿童养育理念和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儿童福利院正在从单一的供养功能向集养育、医疗、保健、康复、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转变;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在提高,孤残儿童包括养育、保健、医疗、康复、教育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生活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彩票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彩票业究竟要不要得到较大的发展?发展的方向是否可以与国际接轨?如何实现这种国际化的接轨?需要确定一个基本政策,而这个政策方向决定于中国彩票业的行政管理界、行业界和理论界的一些理念,或者说一些共识。 相似文献
9.
本体论是哲学的内核 ,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按着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去建构哲学的历史。但在现代 ,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却受到了置疑 ,由内容的合理性走向了程序的合理性。面对本体论的危机 ,要厘清本体论的内容和本体论形式的不同。批判形式 ,改造内容 ,把内容的理论意蕴和达到总体人的形上维度的追求与现实历史运动的分析结合起来 ,这正是马克思所开创的“此岸世界”的现实性思维的独特构思。可称之为“不在场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0.
11.
论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时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包括生活、价值、理想三个层面.在生活层面上,人文关怀以消除贫困为奋斗目标;在价值层面上,人文关怀以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奋斗目标;在理想层面上,人文关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由生活层面到价值层面再到理想层面,人文关怀不仅要实现自身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而且要达到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印度古代哲学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世界关系的问题是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哲学史上所讨论的基本问题。对它的考察应是我们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印度哲学中这方面的内容很多。较完整的叙述自然需要较大的篇幅。本文只能简要地叙述和分析古代印度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念。这里所谓“基本观念”指该国哲学在这方面的主要或影响较大的理论。一、早期宗教哲学文献中的基本观念现存印度最早的宗教历史文献是吠陀 (Veda) ,而较早大量叙述印度哲学思想的典籍是奥义书 1。在吠陀和奥义书中 ,都记述了古代印度哲人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在吠陀中 ,叙述这方面内容较典型的赞歌是… 相似文献
13.
后工业社会西方的高度物质文明导致了外部价值标准瓦解的困扰和价值观念丧失的精神危机,"生存危机和科技的负效应"、"文化生态失衡与社会道德滑坡"和"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内涵与人性危机"成为西方教育价值取向发生新变化的主要因素,促使人们针对现代社会和教育自身潜在的问题,对现代教育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建构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范型应运而生.建构主义思潮根据新的知识哲学观,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诠释,唤起了对学习者主体性的真正关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需要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转型是建立在经济转型基础上的涵盖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一场综合性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时代.但我们也需清醒地看到,在这一宏伟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从精神层面看,社会转型震撼着我们精神存在的基础,冲击着精神生活的秩序,造成了一部分人的精神需要的危机.显然,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认真对待和仔细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需要理论出发,通过对精神需要问题及其成因的深入剖析,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