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海洋,瑶族风情荡漾 沿青连公路,从市区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进入连坪瑶族乡境内,蔚蓝的天空下,满眼都是绿色的海洋。一条条通村公路蜿蜒在群山怀抱,一栋栋新房安享在群山的怀抱,一辆辆车、一个个人转眼消失在群山的怀抱。  相似文献   

2.
吴端 《民族论坛》2012,(11):10-11
初冬,清晨的阳光,掠过树梢,穿过薄雾,洒向一个个欣欣然睁开双眼的村庄:看那平坦的水泥马路一直通到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门前;一栋栋果木簇拥的砖混结构小洋楼整齐列队在马路两旁;房子里,早起的妇女们拧开龙头,正用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洗菜淘米;马路上,  相似文献   

3.
一栋栋崭新的民房依山而建,一条条盘山公路通往农家小院,一块块碧绿的茶园、果园在山凸上一一展现……2012年元旦前夕,笔者走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泉峪村,与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黎克望站  相似文献   

4.
茅坪村是保靖县特贫村之一,去年12月8日,中保险产湖南省分公司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他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6万多元,在“温饱工程”中办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一是新修了一条1000多米的“幸福渠”和400多米倒虹吸管,除解决100多亩水田旱涝保收外,还可新开稻田150亩。同时,无偿提供化肥3吨,使全村粮食增产1.85万公斤,人平粮食从1996年的225公斤,增加到去年人平粮食300公斤;人均纯收人从1996年280元,增加到去年485元。二是修了一座通往三组的水泥桥,原来是独木桥,村民行走十分困难,曾跌死五头耕牛。三是为村委会买了彩…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领导人论扶贫江泽民到本世纪末,我们解决了8000万穷人的温饱问题,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的生存权这个最大最基本的人权问题,从此就彻底解决了。这不仅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一件大事,而且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一个壮举。──江泽民·邓小平·贫穷不...  相似文献   

6.
贫穷困扰了中国农民数千年。而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伴随着贫困的阴影。但历史终于将摆脱贫困的使命严肃地摆到了我们这一代人面前。于是在贫困大峡谷中进行苦苦的探索之后,终于踩出了一条条缤纷的充满希望的路。三年三大步步步扎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和田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这个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有着130万人口(维吾尔族占97.2%)的地区,在1979年,全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仅53.54元,1985年被列为国家扶贫的重点地区。经过三年努力,到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5.77亿元,较1980年的2.68亿元翻了一番多,较1985年的4.27亿元增长了35.05%;农村人均纯收入为304.8元,较1985年的227.54元增加了33.5%。原按农区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20元、牧区不  相似文献   

7.
结婚1953年在我15岁的时候,逊河一带的鄂伦春人正式下山定居。到1953年6月为止,新鄂乡一共盖了6O多栋房子。人口少的两家合住一栋,人口多的一家住一栋。我们莫氏家族开始分家单过,两个当过土匪的堂哥(莫东生、莫金生)也都从山上回来了。房子的窗户都镶着玻璃,屋里的桌椅板凳都是现成的,人搬进去就能住。但很多鄂伦春人习惯住仙仁柱,不愿搬到房子里住,一是怕房子倒塌砸着人,二是房子里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其实这些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当日寸的鄂伦春人眼界不宽,根本不了解房子的构造,“容易倒塌”的想法只是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正>利川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将特色村寨建设融入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践活动之中,聚合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市级层面统筹推进,群众共谋共建共享共评,在13个乡镇17个村提档升级民居624栋,提档升级面积达24.96万平方米,走出一条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民居提质增效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湘西大山里的泸溪县黑塘村,居住着苗、土家、汉等民族:长期以来,这里的山民用山林来换油盐,结果森林被破环,灾害连年。改革大潮在湘西大地涌动时,黑塘人利用世行贷款,大搞山地开发,创造“黑塘椪柑”品牌,闯出一条致富之路。黑塘人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沿着沙溪新城至浦市公路南行,两旁是满山遍野碧绿的桔园,其间夹杂着一栋栋崭新的小洋楼,楼中不时传来优美动听的歌声,鸡鸭在房前屋后忙碌寻食,公路上人来人往,车辆穿梭不断…… 这景色不是画中的田园牧歌,而是泸溪县黑塘村的真实写照。要问黑塘人的致富秘诀,村…  相似文献   

10.
正在展开的角逐──“光彩事业”扶贫记天粒,学锋“光彩事业”以与往常社会无偿捐赠完全不同的方式出现了。它采取了一条崭新的扶贫思路: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用一系列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进行开发性扶贫……在广大的民族地区,我们看到在服从于价值规律前提下展开的一场新...  相似文献   

11.
花的红光     
正一条河流,一个山坡,一座山寨。那河流就叫洗车河,是酉水河的重要支流。河面较宽河水清澈,大大小小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不时地飞来些水鸟在河边觅食,毕竟是大山里流出来的乳汁——她就是那么的纯洁。这座山寨就叫红光。她隶属湘西龙山县苗儿滩镇,离镇政府约二三公里。山寨建在山坡上,背靠大山。寨前一条清澈见底的洗车河,予山寨以灵气。前有长流水后有大靠山,按祖辈人的说法,这寨子风水好啊。的确,这寨子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岁月静好,那一栋栋依坡而建的吊脚楼、转角楼便是很好的映证。吊脚楼、转角楼是土家族特有的  相似文献   

12.
马堤原名马蹄,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一个小镇。这里地处高寒山区,千峰峭拔,众坳险奇。银矿崖,(?)崖千仞,横亘于山寨小镇的东边;桐子岭,高峰屏列,重叠西向。一股山溪从北面山腰涧壑中飞瀑聚流,形成一股碧绿澄清的溪水,自北向南奔涌而去。就在这山溪之畔,一座船似的山寨小镇,屹立在重峦迭翠的山(山弄)之间。木楼栋栋,新屋排排,一条公路穿镇而过,两厢店铺百货琳琅,使僻静的山寨小镇,四季都呈现出勃勃生  相似文献   

13.
从“穷人银行”到扶贫经济合作社□耿栋良河北省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成立于1993年10月,由中国社科院和易县人民政府共同组建。该社不但从孟加拉国引进了该国乡村“穷人银行”的扶贫模式(即GB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模式,结合我国贫困乡村的实际,找到了一条...  相似文献   

14.
天使的光芒     
江航 《民族论坛》2006,(1):60-60
两年前,我和太太从北方的一座小城辞职来到杭州。太太在一家报社做编辑,我则继续做着我的老本行——电台的DJ。我们借住在朋友的一栋老宅里,很老的房子,在离西湖不远的一条小弄堂里,已经有3年的时间。里面还有四五户人家,叽叽喳喳讲着软软的南方方言,我们之间少有往来。院子里有一个大大的铁门,上面有一把巨大的锁,院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有一把铁门钥匙。我们家的钥匙一直都在太太手中。也不知道是怎样形成的习惯,每一个住在院子里的人,从外面奔波回来,把自行车推进院子后,哪怕是在大白天,也要顺手把院门锁上。有时我想,这是否是因为南方人…  相似文献   

15.
由扶贫公司为贫困农户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及产品的供销等一条龙服务体系,解决了他们缺少资金。不懂种养技术、信息不灵、销路不畅的困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帮助贫困山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一几十平方公里的一个行政乡,却只有寥寥几个村庄,几百户人家,一千多人口,这是西藏自治区某乡的真实情况。这个乡除了乡政府所在地有一条简易公路到达之外,所有的村都没有通公路,它们分散在海拔4000多米的深山峡谷里,终年云笼雾罩,难见天日,每到汛期,峡谷里溪水暴涨,山体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群众生活危险重重,极为困难……这个座落在西藏高原上的乡村是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这类因自然条件恶劣导致群众异常贫困的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不罕见。笔者工作过的湘西花垣县两河乡,地处湘黔边境,10000多人口,全部分散在大山…  相似文献   

17.
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大路坝,有一处被著名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誉为"人世仙居"的地方,它就是享誉鄂、渝边区的"千年古寨"茶林堡. 一 暮春时节,我与同事踏进了神往已久的茶林堡.走出蛇盘溪集镇街头,最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茶林堡的标志——酸枣树.树傍山腰,民居错落,瓦面相衔.堡上,一栋栋檐角飞翘、亮柱高悬的吊脚楼亭亭玉立,一排排特色民居轮廓清晰,婀娜多姿.  相似文献   

18.
扶贫治病造福人类闫美连中国牛黄技术开发公司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它已经走过10个年头。1990年划归国家民委。委党组为我们制定的发展方针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服务。我们公司是靠牛体育黄起家的。牛黄是一种稀有...  相似文献   

19.
茅草房:世纪末的告别/郑有基等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到海南岛中南部的民族山区走一走,你会发现昔日黎村苗寨中那低矮、破旧的茅草房,正在被一排排、一栋栋错落有致、崭新整洁的砖瓦或混凝土平顶房所取代。这可是一个划时代的变迁呵!然而,数年前,这里的情形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我们军分区驻地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是一块凝合着历史的光荣和脱贫的梦想的土地。全州6县2市,其中有5个市县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对象。1985年,贫困人口达210万,占当时总人口的66.8%。 1985年,我们在上级军事机关和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发动广大民兵积极投入到扶贫济困的活动中。几年来,我们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中心培训农村科技骨干600多人,免收费用1万多元。修便民路780公里,架便民桥552座,建蓄水池2200多个,改灶降氟152000多口。战士自有战士的办法,扶贫也不例外,我们开展了“一三一”活动扶贫济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