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承载着历史发展记忆的传统村落和民间传统文化也在逐渐地消失.非物质文化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该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既是矛盾,又是机遇.不恰当的改造有可能会破坏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因此需要寻找适合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不能以牺牲文化生态价值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应从整体上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本文为了探析出更适合铜陵市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的出路,对铜陵市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3.
对传统村落的合理保护与利用,能够延续传统村落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保持传统价值。村民自治权的让度部分解决了古建筑修缮资金缺乏问题,但村落经济结构的改变拉大了村民的贫富差距,而资本逐利的面子工程掩盖着的村落空间有结构性塌陷的危险。在皖南地区成熟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模式下深度探究对原住民的生活影响,可知传统村落发展的长效机制应以回归尊重村民的主体性为基础,以村民的自然生活场景活态呈现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贵州苗族山地民居的建筑选址与族群历史记忆、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其村落格局是苗族社会文化空间的景观性呈现;在大众旅游时代,应注意对苗族文化空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各大传统村落中,闽南地区传统村落独具匠心。在宗族文化与华侨文化影响下,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展现出了演进规律与布局特点。现阶段,闽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并不容乐观。故而,本文从闽南传统村落价值方面着手,分析了闽南传统村落保护现实情况,并提出了增强闽南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原则,探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承载着历史发展记忆的传统村落和民间传统文化也在逐渐地消失。非物质文化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该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既是矛盾,又是机遇。不恰当的改造有可能会破坏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因此需要寻找适合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不能以牺牲文化生态价值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应从整体上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本文为了探析出更适合铜陵市地方传统村落保护的出路,对铜陵市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8.
村落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细胞及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载体。中国村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源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虽然传统上的人类学研究大多也以一个社区或一个村庄为研究区域,具体到中国的实际,尤其是当下我国西南省份的传统村落已纳入到住建部等部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民族地区特色村寨已纳入省级保护绿色发展道路之背景下,对村落的研究就有了特殊意义:其核心是保护传统文化,根本是保护人。为此,本研究立足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基于社会人类学与新近之文化熵和弗兰肯斯坦鹰理论,论证中国西南所赋予村落人类学研究的区域性、必要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王萍  陈楚寒 《民族学刊》2020,11(4):96-102, 142-143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传统村落为母体集聚的文化资源数量丰厚、价值突出,其独特性、多元性亟待保护。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模式的梳理,从保护主体、对象、方式、范围、优劣势五个方面对比分析非遗保护模式、传统村落名录保护模式、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村民自治式四种模式的成效与不足,进而在比较意义上论证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实施建档式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希冀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模式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事业.目前,广西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但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诸如申报工作相对滞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矛盾突出、“空村化”加速、开发“过度商业化”和当地居民保护意识薄弱等困局.因此,要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强化政府职责、坚持精准保护与发展一体化、协调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关系、确立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适度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强宣传推介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13.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8.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是必然的,要做好保护工作,就要发掘其自身的生长要素,从而采取相宜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提高民众的自觉意识、实现可能的功能转换、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等几个方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防止只做“搭台”的角色、搞“官员工程”、脱离群众、不看对象搞“一刀切”、过度开发和文化造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笔者的回顾,记述了民族研究所成立2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其成长的过程,从中总结出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以资其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