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日本文学史上的汉诗中,表现中国传统道德的占有一定比重,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日本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忠”、“孝”思想,崇尚高雅、注重气节精神和淡泊明志、超然物外情怀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刘舸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
中国当代文学中,涉及日本军人的文学数不胜数。中国当代作家对"日本军人"的描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0年代以前,这时期的"日本军人"形象大都带有明显的公式化、政治化的倾向,被简单分为"鬼子"和"反战士兵"两极。第二阶段为80年代以来,这时期对"日本军人"的描写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惯性,走上了由政治化向文学化,概念化向人性化,公式化向深度化的转轨。 相似文献
3.
杨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1):136-140
日本汉诗是中国古代诗歌最大的海外支脉。日本人将汉诗以日语语法和训读音完整地加工成为日文汉诗,辅以日式曲调吟唱,"汉诗吟咏"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当今日本的汉诗教育有国民基础教育和专业吟诗学院教学两种主要方式,汉诗吟咏流派众多,爱好者遍及全国。尽管如此,汉诗吟咏活动仍然面临着爱好者老龄化、后继乏人的困境。加强中日两国在汉诗吟咏方面的互动交流,建立中日吟诗交流组织,积极举办吟诗交流会和开展面向学生的以诗歌为主题的修学旅行活动,是培养日本年青一代对汉诗的兴趣、帮助日本汉诗吟咏活动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5.
6.
师存勋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147-152
申纬是朝鲜李朝后期著名诗人,其汉诗有着浓郁的中国情怀。在他的笔下,充满了对中国悠久而灿烂文化的景仰之情。申纬之汉诗平易质朴,但其中所流露的对于中国的热爱却是真挚感人的。 相似文献
7.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36-43
日本汉诗是中国古诗流播海外衍生出来的一大支脉.日本汉诗诞生于天智天皇时代,其后一千多年的日本汉诗史被分为王朝、五山及战国、江户、明治后四个时期.天智天皇时代起,及整个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这五百余年被称为日本汉诗的王朝时期.<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汉诗总集,多临摹之作.平安之初,相继出现了三部汉诗总集,即<凌云集>... 相似文献
8.
郭龙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1):10-10
有一年,一批大学毕业生应聘微软公司时,遇到了一道听起来似乎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面试题(据说是比尔·盖茨亲自拟出的):怎样移动富士山? 相似文献
9.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5-43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脱亚入欧",追捧西方文化,冷落中国传统。日语诗歌,除了传统的和歌、俳句,又有自由诗崛起,汉诗则逐渐边缘化。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随着日本的国语改革,文言文被人遗忘,汉诗更进入冷宫。不过,由于一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惯性使然,雅好汉诗者仍然不少,明治初期一度甚至空前繁荣。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人常以汉诗写... 相似文献
10.
伍欣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39-42
中国现代散文中描述了丰富的日本形象,诸如日本的风俗宗教、自然风光、教育艺术、人物形象等等,从散文当中考察作者们笔下的日本形象,可以较客观真实地窥探中日文学的交流和相互关系,并且从日本形象这样一个远距离和广阔的视角来反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
江户时代二百六十余年,日本汉诗的发展呈现全盛景象,产量多且质量高。江户前期有载道派。江户中期,受抗清失败而流亡日本的中国大儒朱舜水的影响,出现了主张诗言情的古义学派和主张“文秦汉,诗盛唐”的古文辞派。江户后期,明末公安派“性灵说”大盛,汉诗不再附属于儒学。而赖山阳等的一些诗篇,抒写偏执的民族主义情绪,为后来的军国主义分子所利用。 相似文献
12.
崔致远在韩国文坛被誉为汉文学的开山鼻祖、“东国儒宗”、“百世之师”。结合崔致远西行入唐和东归祖国的生涯轨迹,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分析其汉文诗代表作,可以探寻出其中所蕴含的种种生命意识,发掘其中内在的哲学意蕴和超越性的精神品质,对后人诗性的智慧与生命的省思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68-71
镰仓幕府成立后,奖励武艺,汉诗文继续衰落。一些文人退隐山林或遁入空门,汉诗文也由宫廷转入禅院及道观,形成所谓五山文学。受中国元末明初禅林文学影响,日本五山文学出现古林派和大慧派。"应仁之乱"后,五山文学盛极而衰,接下来的战国时代,群雄并起,一些武将也不乏儒雅之气,留下不少别开生面的诗篇。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形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强调一国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展现与创造异国形象的作家主体相结合,在他者与自我的张力中去审视两国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彰显出独特的魅力。胡风在1931—1945年这段抗战时期的诗歌中,展现并刻画了大量的日本形象,这些异国形象特征以及与胡风的关系正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三方面:日军和日本士兵的形象;日本政府和日本平民的形象;日本自然和人文景观。此外,诗人将自己或愤怒、或同情、或憎恨、或悲伤的情感寓于他者形象之中,使之栩栩如生并富有感染力,从而构成了一个多重复合的日本形象。 相似文献
15.
芥川文学研究是日本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长盛不衰的显学。然而,迄今为止的芥川研究往往忽视其作为汉诗人的一个重要侧面。深入探索芥川的汉诗不仅有助于推进芥川文学研究进程,对于考察由传统向现代裂变过程中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赵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7
人类对动物的认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及其自身的态度。民族文化不同,对动物的认知也不尽相同。民间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是社会习惯的反映。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是人类对动物最直接的认知。通过对日本民间故事中猴形象的考察,分析日本人对猴的认知特点,探讨其与猴相关的民俗信仰,可以研究日本民族的自然观及其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8.
申耘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3):38-41
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在这起突发性的灾难事件中,日本政府和媒体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为我国在媒体报道中如何树立政府形象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19.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54-159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